初中科学问题化教学模式探究

2020-09-10 18:53洪美君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科学情境探究

洪美君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试行提高了初中科学的教学地位,使的我们得以借助科学的逻辑性与实践性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化教学是非常适应的一种选择。不仅仅在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让学生培养一种科学思考问题的习惯与精神,能够从实际情况着手,应用所学知识,突破问题现状,提升自身的思维积极性与生活挑战能力。

关键词:初中科学;问题化教学模式探究

所谓问题,即是让学生通过教学情景自主发现问题,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在自我欲望的带动下去激发自身学习的积极能动性,然后产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一些列行为,从而促进知识的自我理解与自我构建。这样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也会更加深刻与牢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同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借助于现有知识探究未知,能够调动各种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学科思维与大脑思维的发展;另外,探究问题的过程也有利于促成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下面我们将详述问题式教学的概念内涵、在初中科学中的应用意义以及有效的教学策略。

问题式教学概念

问题化教学最早由杜威提出,针对在教学中学习者被动地位过于明显需要进行改善的问题进行研究。它通过强化教学中的提问模式或问题引导活动,来引发学习者自助的思考,逐步改善学习者的被动状态,实现深入的学习与教学。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包括在课程之初,通过建立科学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将焦点回归到教学内容当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做深入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将学生快速引入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中,同时引导学生开展思考探究。在学习过程中,根據具体的情况推进知识问题提及的深度,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究学习。

问题式教学意义

相较于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而言,问题式教学更能够挖掘科学学科中的趣味内涵,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同时,教师能够在学生投入学科学习的状态中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发现更多趣味的内容,感受科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对于科学的学习兴趣。其次,在问题是教学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学习。

问题式教学策略

明确教学目标,完善准备工作。

实现问题式教学首先应该建立清晰的教学目标,在初中阶段,学生历经了小学的打基础的过程,能够更轻松地接受新的科学知识,能够进一步地加深对一些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仅仅围绕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常识,构建出基础认知的范畴,而是应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理解创新能力,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构建出问题意识,强化自身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实现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其次,教师需要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立足于教学目标,应用问题式教学策略,提出有效的问题,以备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工作要准备充分,准备内容要尽量围绕两个方面开展,一是问题的设计尽量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靠拢;二是要在问题设计的基础上,丰富问题导入的过程,例如运用问题情境,极大地引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达到我们课程设计的目的。如,在物质的导电性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问题:“我们平时看到的导线的结构的怎样的,能不能将外壳和内芯材料互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发科学的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有关于问题式教学,除了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要能够涵盖关键知识点、要能够具备代表性和拓展性之外,也要在问题的情境创设上下功夫,要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开展探究,能够开发对学科的兴趣,从生活经验中来重新认识科学,了解到科学的生活指导作用。并且,通过问题情境的激发,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以初中科学的一个实验为例,我们在讲解水的形态的时候,可以通过例举生活现象,让学生分别理解水的形态,如冬天长在窗户上固态的冰凌、液态的自来水、还有蒸馒头时产生的水蒸气等。利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能够重新认识科学,并进一步根据现象,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再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科学本质。例如,我们测量冰块的体积,然后将冰块放在容器里,放在温室进行融化,融化后的液态水再测量体积,发现体积的变化,然后发现水的本质,以及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这种实验,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结合学习实践,设置教学问题。

问题的设计不仅仅要局限于课堂之中,也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生活实践与拓展研究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事情的本质,感受科学的道理。例如,“电动机”部分内容涉及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知识点。电动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他的使用和维护也成了我们的必备技能。在课后老师布置学生组装小型电动机外,还可以让学生试着去解决家里的电风扇等发生的故障。了解故障类型,及解决办法。让学生学以致用,认识到科学改善人们生活,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普及科学知识,能够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再课改不断推进的情况下,要发挥科学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需要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引入现今的教育理念,通过问题式教学,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培养起科学探究的意识与精神,并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学会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的目标任务。因此,我们需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从而促进初中科学课堂的高效构建。

参考文献

[1]蔡坤龙.问题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17):10.

[2]蒋建伟.问题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30):168+20.

[3]王本根.初中科学“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04):13-15.

浙江省金华市西苑中学

猜你喜欢
科学情境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科学拔牙
感悟三角形的高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