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之于“戏”

2020-09-10 03:53喻忠贤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9期
关键词:低段快乐提升

喻忠贤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改革和创新,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游戏的趣味性很强,能够满足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爱玩的心理需要,通过游戏开展教学,能够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玩中领会知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低段;游戏;玩;快乐;提升

数学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可以说数学就是字母加符号,这对于刚刚进入小学,活泼、好动,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小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幼儿园里以玩为主,在玩中学习。而进入小学 后,学习更加系统化,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的改变,容易使小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枯燥无味的学习更会让学生烦躁,原因就在于: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过于强调阶段性,忽略衔接性。“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是解决衔接问题的重要策略。现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的运用浅谈如下:

一、巧用游戏,组织教学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游戏似乎属于数学课堂之外,似乎应该落点于操场上、体育课上。这就对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提出了挑战,学生都是爱玩的,玩起来会忘乎所以,忘记是在课堂上,忘记有老师的存在,他们会完全投入游戏的情境中,课堂也许会只呈现混乱的玩的场景,没有纪律,没有秩序。

在刚入学的每节数学课中,我都有这样一个组织教学的小游戏----“安静游戏”。师:现在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们的头不动了,我们的肩放平了,我们的身子静下来了,我们的手不动了,我们的脚不动了,我们像块石头。我的声音越来越轻,孩子安静的动作也越来越轻。

我很重视课前3分钟的数学游戏训练。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师:我出2。生:我出8。生:2和8组成10;8和2组成10。师:我出6。生:我出4。生:6和4组成10;4和6组成10。数学课好玩,数学课个个提前做好准备,“课前三分钟”,孩子做主角,老师做帮手,我也找到了数学的快乐!

二、妙用游戏,玩中有学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科学地利用游戏来辅助教学,将枯燥乏味的学习变为生动、活泼、有趣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数学教学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卢梭曾经说过:“让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为了儿童本真快乐地学习,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需要游戏,呼唤游戏!在教学1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时,我设计游戏“找兄弟”的游戏:我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我继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轻松的掌握知识,也为今后学习有关的应用题做了铺垫。

如《左、右》的教学,学生在学习“左、右”前,对“左、右”的认识并非一张白纸。但他们常容易混淆自己的左右,我首先给孩子们编了一首带有游戏性质的儿歌----“我伸出左手去,左手收回来,我伸出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我伸出右手去,右手收回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我伸出双手去,双手收回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在孩子们和我一起做游戏的过程中,既巩固认识自身的“左、右”,同时,又要注意适当地把关于“左右相对性”的教学渗入其中,之后利用教材中“做一做”第2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玩“身边的左右”游戏,请学生找出自己左边、右边的邻居;然后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安排了在音乐声中“拍手、跺脚”的游戏,寓巩固于动作游戏之中。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感到“数学好玩,数学有用”。

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游戏,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在玩中学不容忽视。教师在学生进行游戏之前必须让他们明确玩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必须时时提醒,要求学生不要忘了游戏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进行游戏的习惯。

三、活用学具,开展游戏

在这一个学期,我们的数学学具还真的不少。小棒、数字卡、口算卡、计数器、彩珠、色子、自制七巧板……在感受数时,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的小棒,练习数数,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学习进位加法时,满10个捆一捆;还准备了小小计数器,孩子们“我说你拨”或“我拨你说”,玩的很有兴致!

当学生尽情地进行完游戏后,千万不可就此结束。必须要求学生说出对数学问题的看法,甚至可以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提出它的正确解决方法。除了解决数学问题,还应该让学生发表对数学现象、数学学习的感想,让学生畅所欲言,只有這样才能体现游戏的价值,体现儿童与游戏是息息相关的,体现儿童是需要游戏的。

四、课外游戏,丰富多彩

在课余时间,我还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多做一些智力游戏。如:口算游戏--- “谁是冠军”:两个或以上的几个小朋友,相互出口算题,答对了,先前跨一脚,答错了,先后退一步。或由一个小老师,在旁边组织,由她出题,进行抢答。抢答对的,向前跨一步,没抢到的,原地不动,抢答错误,只能后退一步。“纸牌游戏”:用学具当中的数字卡片,玩数学游戏。如:比较大小。两个小朋友,随机抽出两张卡片,同时亮相,再由数字小的一个小朋友用符号连接,然后用( )比( )多( ),( )比( )少( ),说对了,卡片归自己,说错了,就要把卡片给对方,最后比一比谁的卡片多。

在愉快的情境下,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会更高。然而孩子的天性是爱玩的,生本---就是适应了孩子好玩的天性,提倡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生本的课堂中,真正把学习的喜悦带给了孩子。看似在玩,实际孩子在玩时的收获,何止是书本上仅有的呢?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三小学校

猜你喜欢
低段快乐提升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中低段“语用”型作文教学的运用策略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巧用文本资源指导低段梯度写话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