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识图、画图与析图能力培养

2020-09-10 04:23袁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9期
关键词:画图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袁聪

摘要:基于几何直观主要是利用图形生动形象地描述数学现象、问题,有助于学生直观地分析问题,有效地架起数学抽象与学生思维直观之间的桥梁。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关注学生识图、作图与析图能力的培养。纵观当下很多课堂,教师虽然能运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但更多的只是教师单向式的解析与引导,很少关注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与运用。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识图;画图;析图;能力培养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也是为学生奠定学习基础的重要时期。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其学习效果往往会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及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造成直接影响。图形与几何为小学数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该章節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也是教学难度及学生学习难度增大。尤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及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定改变,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同时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思维能力及数学思维观念,从而达到综合发展的效果。因此,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质量一直是小学教学关注的重点。

一、利用教学平台深化学生读图能力

随着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将多媒体教学平台引入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识图环境。比如,传统图片的题目展示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兴趣,进而不愿意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将静态的图片动态化,充分发掘学生对动画的喜爱,可以在图画短片的最后引入问题,将学生引入认真思考的氛围中。

比如,教师在教授“认识数字”这一课的时候,可以以小猪佩奇的一家作为学生兴趣的激发点,让学生数一数佩奇家有多少位成员,然后在动画放映的过程中继续延伸这个话题:佩奇一家比图片中的兔子多多少?数一数图片上的胡萝卜,对应兔子的数量,帮助佩奇想一想,能不能满足每一只兔子至少有一根胡萝卜?以一个兴趣点为教学出发点,利用网络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提升识图能力。

二、呈现多样图形变化,建立图形之间内在联系

“图形变换”是学生最常用于解决几何图形的重要数学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灵活打通各种图形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巧妙地运用平移、旋转、翻转、割补等方法来多样地呈现图形变化,从而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启发学生将梯形进行割补,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还可以通过画辅助线方法来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等等。同一图形不同变化推导出同样的面积计算公式,打通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识图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线段图的使用

线段图在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方面是比较常用的,同时也是比较基础的一种方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熟悉这种方法的使用。通常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用一个例题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

例如,我们在教学“追击相遇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给学生出一道比较经典的例题,然后给学生一些时间做题,让学生上台分别讲解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教师再讲解,这样的方式是目前在实践中效果最好的。题目:有A、B两城相距30千米,甲骑自行车从A往B,出发1小时30分钟后,乙骑摩托车也从A到B,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5倍,且乙比甲早到1小时,求甲的速度。这种类型的题目在教师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我们要学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逐步建立形象思维能力。给学生大概十几分钟的时间,然后让学生上台讲解。一位学生说可以用“单位1”的思想做题,题目中表达的是乙比甲早到1小时,就可以假设乙用的时间是“1”,然后甲用的时间是2小时,这样就可以求解了,这个方法沿用了之前讲到的“单位1”的思想。这位学生讲解的方法比较复杂,不适合其他学生使用,但是很多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做这道题目。这时候教师讲解线段法如何使用,给学生展示图1,此处可以一笔一笔在黑板上呈现然后给学生画出来,图中的甲和乙的速度先用问号或者其他符号标注,然后给学生讲解,蓝色线代表的是乙,乙是在甲走1.5小时之后开始走的,也就是图中的细箭头,当乙走完全程(到达终点)的时候乙还有一个小时才可以到达,如图中的虚线箭头。学生通过这个图对整个运动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此处提醒学生画图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相同较粗的有向线段表示同时性,这样不仅表达出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的路程),而且有利于我们联想出“相同时间内,路程比=速度比”,为解答此题提供依据,还要注意虚线表达时间的长短,这样可以对题目的描述更加清晰,便于之后展开相应的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但要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使学生从直观的图形中获取数学信息,而且要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致力于数学思维可视化,更要提升学生的析图能力,掌握文字语言与图形语言的相互转换,从而使数学素养的培养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

[1]朱春华.小学数学学生画图能力培养[J].教育,2020(09):42.

[2]林晓双.小学数学识图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2):61-65.

[3]沈飞,谢进军.小学数学低段读图能力培养的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2018(07):35-36.

四川旺苍县国华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画图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低段教学如何妙用画图策略
思考物理问题之“画图法”策略
画图找答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