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0-09-10 06:53王光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应用

王光霞

摘要:基于新课改背景之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优化途径受到众多教师的关注。在实际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贯彻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将生物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融合和贯通,进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生物素养。同时,教师也应当根据当前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优化,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进一步契合新课程初中生物教育改革的理念,提升生物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应用

在实际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生硬、刻板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应当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与日常授课相结合,在导入、授课、实验操作及后续的作业延伸等各个环节开展生活式教学,让学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加以应用。进而,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强化对生物知识的应用与理解,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生物素养。

一、实现情境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热情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生物兴趣以及学习能动性的激发。而为了进一步实现初中生物的高效授课,教师应当在导入环节积极选用契合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开展授课,为学生营造一个熟悉的环境,有效提升学生生物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发现生物学习的乐趣,进而为后续正式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比如,教师可以引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置相关问题进行导入,来进一步让学生开展与之相关的讨论,以此来加深对于所要学习生物知识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给予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讨论,来有效掌握课前导入相关的知识。而学生合作探究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担任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循循善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总而言之,通过有趣且高效的生活化导入方式能够拉近学生与“生物学习”的距离,进而,使其更加专心的投入到生物课程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的性别和遗传》这部分知识教学时,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提问引入:“生男还是生女取决于母亲还是父亲?在生物界中,所有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都和人一样吗?”这一基本话题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很迷惑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X染色体”与“Y染色体”动图演示的方式创设情境,并借助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观看“人类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组合情况”。通过“X染色体”与“Y染色体”随机结合和展示,来逐步让学生理解“人类染色体的特点以及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而通过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快速的投入到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中,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二、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科学设题巩固理论知识

在生物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科学设题来激发学生的生物讨论热情,在设题过程中不应当仅局限于课上教材,更应当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延展生物学习的广度,充分实现生物教学的生活化。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主动发问,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进行讨论,通过合作探索的形式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掌握课上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更为高效提升生物应用能力,发现生物探究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抓住生活化的教学契机来巧妙的与课本素材相融合,并借助有价值的题目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生活、热爱生物的习惯。

例如,教师在开展《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部分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并能够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其原因”,教师在课上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问题引导的方式来为学生打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进来。比如,教师可先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过‘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样一句农谚呢?农民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通过与生活中实际情境且有针对性的设題来引发学生对此节课内容的思考,并让学生相互讨论来分析这两句话的含义;而后,通过课堂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晓“这里的肥”就是我们说的无机盐。植物的根不仅能吸收水,还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那么,“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呢?”从而,层层深入,从生活现象引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思考,加深其对这节课知识的理解。

三、促进实验器材生活化,增强学生生物操作技能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生物学其实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而,实验作为初中生物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也应当在课堂生物实验基础之上进一步促进实验器材生活化,让学生能够借助身边生活素材来开展生物实验,从而发现生物实验探究的乐趣,并且让学生在小组的实验操作过程当中提升操作技能。在生活化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把握两个原则,首先应当要紧密围绕课上内容进行合理发散,通过让学生结合生活化的素材来验证实验原理,加深对于生物原理的认识;其次,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当中勇于发现问题,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提升生物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有关“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时,在为学生讲解完基本原理之后,为进一步使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可让学生为主体来讨论实验设计方案,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分析可以借助哪些生活化的素材进行简便实验。这时,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质”这部分内容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提出“把植物的叶、茎放入广口瓶中并盖上玻片,用盖子封住,而后用黑布把整个广口瓶罩住,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把燃烧的火柴棒伸入瓶内,观察现象。”而后,再通过具体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再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让学生借助易得性强的如“易拉罐、植物嫩芽、蜡烛”等材料自行开展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最后,教师再可让学生思考诸如“为什么在种植物时要常给作物松土、排水?为什么要把收获的蔬菜,果实等存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加大对“植物呼吸作用”在生活中实际案例的应用认识。

四、确保迁移作业生活化,提升学生生物应用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师还应当切实提升学生生物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授课基础之上,还应当确保迁移作业生活化。换言之,教师应当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延伸之下,以生活化、开放性的方式巧妙掌握生物知识,而非以往书本式的写作来完成课下作业。生物课程本身就有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实用性等,因而,教师要摒弃以往单纯布置书面作业的枯燥形式,而应当借助生活化的作业来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并能够以这种形式让学生真正爱上生物学习,为学生后续生物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教师在讲授完《生态系统的组成》这部分知识后,为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以及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作用及相关联系”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开放性作业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应用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鼓励学生成立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结合课本素材来制作微型“生态系统模型”,并且让学生通过相关素材收集以及制作强化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部分的认识,以及也认识到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等的重要价值;之后,鼓励小组成员口述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最后,还可鼓励学生将自己小组的制作方案以及过程写成实践报告的形式进行上交,教师公布优秀作品,进一步激励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之下开展教学有助于打造高效、可持续的初中生物课堂,也有助于学生生物运用能力与生物实践技能的提升。所以,一线生物教师更应反思目前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与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相融合,真正提高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水平。从而,切实提升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凤玲.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9.

[2]刘晓彤.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19(06):42.

[3]王崇健.探究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开展[J].农家参谋,2019(09):147.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生活化应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