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放为幸福长沙赋予动能

2020-09-10 07:22
清风 2020年3期
关键词:长沙智能

本刊记者

一个城市具不具有幸福感,可以有很多指标来衡量,但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关键。近年来,长沙市贯彻落实湖南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经济取得高质量发展,GDP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为长沙获得最具幸福感城市提供了原动力。也就是说,对城市来说,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和生活品质等软实力都重要,而经济实力对幸福感的影响往往更大。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排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说:“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长沙亦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必不可少。酷炫“智慧公交”没有驾驶人,只有不握方向盘的安全员;每秒达5.49亿亿次计算速度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示范线……近年来频频亮相的长沙“神器”,让长沙走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除此之外,长沙围绕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科技创新成果倍出,超级杂交稻、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新型耐3000℃烧蚀陶瓷涂层等一批“长沙创造”产品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智能停车场无须人值守,用手机扫一扫即能轻松缴纳停车费;漫步路边,共享图书馆静立街头一角,分类明晰的书籍任你选阅。这些“高大上”的科创成果均已在长沙成为现实。

长沙市一直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据记者了解,2010年,长沙凭借良好的创新基础跻身国家首批20个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并正式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2014年,长沙与株洲、湘潭一道获批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科技创新的土壤更肥沃;2016年长沙将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作为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三个着力点之一;2018年,长沙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长沙發展长期依靠投资拉动是难以为继的,必须转向创新驱动。要有战略定力、有历史耐心、有舍得意识、有突破精神,把管理(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产品创新贯穿于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绩效考核等方面。”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说。

说到创新,就不能不提到长沙高新区。以2018年为例,长沙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3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9.26%。2019年6月,长沙高新区创下一个新纪录:园区新增移动互联网企业161家,平均每天新增5.4家。长沙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引进聚集各类创新平台近60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67个、省级平台370多个,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居全国高新区第4位。

而位于麓谷的中电软件园,从建成之初就积极对接国家创新驱动、“互联网+”等战略,带动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目前,该园已经引进了腾讯、微软、亚信、中兴通讯、航天科工、华为等电子信息与软件服务类企业2300余家。

2019年,湘江智谷、高新麓谷、中国V谷、种业硅谷等“四谷”即将成为长沙推动创新驱动的增长极,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引爆点”。

“智造”之城推动产业升级

一座城市的经济繁荣发达与否,关键在于产业规模的大与小及竞争力的强与弱。一个好的产业不仅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且能够拉动就业。在长沙,工程机械业堪称标杆产业,为长沙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2年,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的双重夹击下,长沙工程机械产业俯冲直下,摔得遍体鳞伤。因此,长沙将智能制造作为统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开始了一段凤凰涅槃的蜕变。

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力长沙打造工程机械之都,中联重科在长沙高新区重新选址建设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2019年1月,总投资约1000亿元的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启动建设,845亩土地分4个点同时开工。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绚烂的烟花表演令世人赞叹。为这场精彩绝伦的烟花表演提供烟花树搭建、运输高空作业设备的是来自长沙的星邦重工。星邦重工是中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的技术先驱,其自主研制的48米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三一集团最令人骄傲的是三一重工18号厂房,这个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一个小时可下线一台泵车,被称赞为“藏有中国工业未来的蓝图”,贡献了世界级的产品和品牌。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在智能制造领域,长沙密集出台相关政策。2015年,长沙发布《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2017年出台《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鲜明提出将长沙建设成为“国家智能制造中心”。随后又出台《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若干政策》等措施,为企业智能化提升改造提供全方位支持保障。胡衡华表示,要打造长沙制造业的升级版,推动长沙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变,唯一的出路在转型,发展的方向是智能,根本的动力在创新。

威胜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兼威胜集团总裁田仲平说:“为推动智能化转型,长沙市政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为企业高效生产高质量产品提供咨询服务。除此之外,政策的支持吸引许多配套设备生产商聚集到长沙,这为我们购买高质量零件提供了便利,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我们更具竞争力。”

一系列组合拳,让长沙一跃成为国内智能制造的高地,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数量达到27个,总数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长沙是一座内陆城市,并无明显的区位优势。但近年来,长沙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不仅让长沙本地人感受到了幸福,也让外地人感受到了长沙的快速发展。

2019年,居住在长沙的人有个明显感觉,就是有不少重要国际活动在这里举行,扩大了长沙的知名度。5月,首届全球高端制造业大会在长沙开幕。大会旨在了解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制造业500强企业的产业布局和投资合作新动向,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平台。

6月,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拉开帷幕,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唯一经贸活动平台落地。9月,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2019年世界计算机大会在此盛大召开,一大批最前沿的高科技汇聚湘江之滨。据悉,这一国际顶尖的行业盛会往后都将如期在长沙举办。12月,2019湖南“一带一路”绿色博览会暨绿色产业发展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

长沙的开放不仅从这些活动上有所体现,也能从经济数据上反映出来。据悉,长沙2019年上半年进出口总值831.49亿元,同比增长57%,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中西部省会城市第一。2019年上半年,长沙一般贸易进出口平稳增长,进出口额627.6亿元,增长50.7%;越来越多的长沙出口产品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上半年出口机电产品额297.9亿元,增长76.8%,占同期长沙市出口总值的51.1%;对非贸易进入历史最好阶段,上半年对非进出口额达34.9亿元,增长82.1%。

同时,长沙累计新增对外投资项目27个,累计对外投资总额4.15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极为重要。”长沙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促进长沙进一步开放的重要因素就是长沙交通的大力改善。2009年,武广高铁掀开了中国高速铁路新的一页,也让长沙迈入了高铁时代;2014年,京广、沪昆两条高铁大动脉交会,长沙高铁从“一”发展成为“十”字形,提升了长沙在整个国家战略层面的位置。据悉,长沙高铁目前可直达全国20余个省会城市。另外,长沙不断织密国际航空网络,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46条,长沙人直飞世界五大洲的愿望已成现实。同时,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的好友们越来越多,每周188个定期客运航班加速了彼此的往来,航班密度和覆盖区域位居中部第一。发达的交通无疑提升了长沙人的幸福感,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梦想,生活品质也随之提高。

猜你喜欢
长沙智能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智能烹饪机
我爱长沙
张伟大的诗
超智能插秧机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长沙第一师范附小学生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