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0 07:22陈逊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4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应用分析初中数学

陈逊

摘要:问题教学法自古以来就已形成,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更加全面和成熟。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引导学生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素养的教学目的。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思维,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思考、提问和探索。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数学;应用分析。

问题教学法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适当的情境,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又会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想要探究其中的奥秘。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恰恰有很多人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难以理解书本上的数学公式和定理定义,甚至还有畏惧心理,不愿意去钻研数学知识,加上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更加提不起学习兴趣。那么,教师能否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变得尤為重要,而问题教学法就是结合教学知识点,通过设置连贯性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在一问一答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会更加通畅,活跃了课堂氛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1、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教学法自古以来就有,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更加全面和成熟。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在寻找、探索、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素养的教学目的。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思维,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思考、提问和探索。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和发散学生思维应该强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时因人提出问题,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引导方式要因人而异,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提出适宜的问题。同时,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提出问题。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因材施教,注意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循其“序”而导引,可以使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

3、提高教师提问技巧,注重强化反馈

课堂教学过程由学生和教师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时,应注意“听其言,观其行”,注意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控制和调整。同时,对于学生做出的反馈信息,教师要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价,提高提问技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坚持以人为本,适当表扬学生的答案,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积极加强。同样,教师也要适当批评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

三、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几点注意事项

1、要结合教学实际,设置合理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就是“问题的合理性”能否切合实际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综合考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提出合理的问题,让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学习不等式时,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学进度设置合适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将教学内容深化拓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运用之前已经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等,让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及其解集、性质”等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要挖掘学生潜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应用问题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引导他们去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本身就有爱玩的天性,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引导,让他们把兴趣爱好放在学习上,他们很容易就会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从而丧失学习兴趣,甚至误入歧途。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更何况是处于发育期的初中生,他们本身都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有时只需要恰当地点拨一下,就会触类旁通,掌握知识的窍门。同时,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广泛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融洽师生关系,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学会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3、要紧密贴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我们是否察觉,但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都或多或少会接触到数学知识,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的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不被数学包围着。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他们才会更爱这门学科。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启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应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必要和实用的,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加强对问题合理性的探究,避免因问题不当而导致学生参与不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只要我们以适当的问题为导向,注重问题的趣味性,贴近现实生活,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和欲望,不再害怕数学,学会探索各种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主动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储开德.初中数学问题式教学法应用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1(22).

[2] 钟燕芳.初中数学的问题解决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20).

四川省南部县东坝中学 四川省南充市 637300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应用分析初中数学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