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相关技巧

2020-09-10 07:22曹生根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提问交流评价

曹生根

摘要: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优化课堂、组织课堂、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提问方面加强思考,不断提高课堂上提问的有效性。在此,基于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精心设计,提高问题的有效性”“交流讨论,积极地碰撞思维”“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促使学生保持思考热情”几方面出发,对于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技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交流;评价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不仅能活跃数学课堂气氛,而且能引发学生深思所学,深化学生的理解。但是提问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教师有效设计提问,需要教师整合资源,分析数学教学内容的需要,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特点,提升问题的有效性,从而不断点燃学生的思维热情,达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下面,本文对于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技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精心设计,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与问题的质量密切相关。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需要对于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巧妙的预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数学课堂上的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以确保问题的质量。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认真分析过去的教学经验,围绕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设计问题,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设计有趣的问题,尽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设计问题时,要把握问题之间的连续性,注意问题的难易度。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利用这一问题来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即“你的出生年月是什么呢?谁愿意告诉老师”。结合这一问题,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引出这节课的内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观察年历,在观察的过程中提问学生思考:“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让学生去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又如,在教学“千克、克、吨”这部分时,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从而促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去加强思考,比如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如问1千克等于多少克?这种不需要转换形式的问题可以促使基础较差的学生积极回答。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需要稍微拐一下弯才能回答正确的问题,如2吨等于多少克?这样可以更好地促使不同的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从而促使更多学生体会到回答问题的乐趣。

二、交流讨论,积极地碰撞思维

为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独立思考或者合作思考,从而能够对于数学知识产生更为深入的认识。一方面,围绕所学内容抛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来判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通过一定的评价来使学生认识到回答问题时存在的不足以及存在的理解误区,并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及时弥补不足,走出理解的误区。另一方面,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的交流讨论活动,促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了解他人对于问题的不同认知,弥补自己思维方面的不足。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同的物体形状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力。经过一番思考后,部分学生可以总结出一些物体的特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都去观察讲台上的实物,鼓励学生将从自己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画下来,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加强交流,说一说从自己的角度看到的物体是什么样的,并给小组成员展示一下自己所画出的物体图形。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去推断物体的整体形状。并且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物体的三视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探究答案。最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整理出最终的答案。这样的过程有效提高学生思考力和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三、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促使学生保持思考热情

提问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教师也需要针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进行一定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所以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如果不注意评价的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让学生害怕回答问题,害怕受到教师的批评。久而久之,导致课堂教学陷入“一潭死水”状态。为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例如,在学生回答错问题、得出错误答案后,数学教师先不要急于去批评、否定学生,而是可以给学生说:“你再想想,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让学生去对自己的答案进行重新思考,避免去运用一些批评性的语言,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听到错误就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样做不仅不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教师不妨和学生一起去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得到有效的调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疑惑、问题。而在传统的以教师为权威的课堂上,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疑惑,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在开展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師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提问,重视学生的动态生成,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给敢于提问的学生一定的奖励,以充分激发学生质疑的精神。

总而言之,提问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使其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数学知识,促进数学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注重提问在课堂上的应用,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小学数学课程增添光彩。以上即是本文的相关论述,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出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舒小芳.问题导入,深化理解——论小学数学提问式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J].数码设计,2017,6(11):243.

[2]李艾蔓.启思促学习,点拨为高效——略论小学数学的提问教学艺[J].教育现代化,2016,3(38):113-114+120.

[3]孟淑琴.建立有效的数学提问式的课堂教学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08):181.

猜你喜欢
提问交流评价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