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09-10 07:22杨仙君
教学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低段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杨仙君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更加艰巨,尤其是阅读教学。在开展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因此,小学低段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要秉承创新的教学理念,优化及改进以往的教学模式,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

由于小学低段的学生年纪尚小、活泼好动,且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相对比教材中文本性的阅读内容,学生更容易对具有画面感的趣味性事物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将具有画面感的趣味性事物与阅读教学充分结合,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不仅可以丰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内容,又可以促进小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且还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而全面的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将对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开展阅读教学进行粗浅的分析与研究。

一、借助动画视频开展阅读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动画视频进行阅读教学,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能。在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入动画视频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吸引,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阅读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依照阅读教学内容筛选适宜的动画视频。语文教师在筛选视频时还要控制好播放时间,不宜过长,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不可以过多的占用课堂时间,并且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放在动画视频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对《揠苗助长》这一课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揠苗助长》的一部分动画视频。由于小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并不能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因此,语文教师在正式教学前可以先向学生播放有关此篇课文的一段动画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快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在学生观看视频后对其提出问题,如“禾苗全部蔫了的原因是什么?农夫盼望禾苗快速长大是否正确?”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有着不同的答案,然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课文,通过有效的阅读后,再让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回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地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动画视频开展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借助生活事物开展阅读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低段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事物开展阅读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进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合理的融入生活事物,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阅读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应该合理的将生活事物融入其中,为学生营造相应的生活情境、呈现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提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实际生活与阅读学习的关系,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授《太空生活趣事多》这部分教学内容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小游戏。在实际生活中一件特别简单的事,而在太空中却很难做到。为了能让学生体验到在太空生活的困难,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先做一些生活中经常做的动作,游戏的名称为“我说你做”,教师说睡觉,学生要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说喝水,学生也要做出喝水的动作。语文教师在游戏结束后可以引出一个问题,如“想一想,在太空中是怎样做这些动作的?”,从而调动学生对此篇课文的阅读欲望,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融入生活中的事物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课堂阅读的教学质量。

三、借助趣味故事开展阅读教学,锻炼学生想象力

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故事开展阅读教学,同时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性故事,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创造及想象能力,调动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依照实际的阅读教学内容筛选与其相符的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依照阅读内容对故事进行拓编或改编,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例如,在讲授《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拓编或改编。由于此篇课文比较有趣,学生在阅读时都非常喜欢,并且有种未读够的感觉,因此,语文教师便可以倡导学生对此篇课文继续拓编或改编,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此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借助音乐作品开展阅读教学,唤起学生好奇心

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品开展阅读教学,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融入音乐作品,既可以使阅读课堂变得更为灵动,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正式阅读教学前播放适宜的音乐,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音乐作为背景,还可以在阅读教学结束后应用音乐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讲授《找春天》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儿歌,同时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即“同学们想一下,春天应该在哪里?”由于大多数学生都对这首儿歌比较熟悉,所以很容易就会找到答案“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时,语文教师便可以告知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还会有其他不同的答案,从而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學语文教师在创设低段阅读教学方法时,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生各方面的特征,以语文课本的内容为基础融入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使语文阅读课堂变得灵动起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思维发散能力,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敬棠.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5):5-7.

[2]高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1):127.

[3]冯旭龙.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1):118.

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312000

猜你喜欢
低段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中低段“语用”型作文教学的运用策略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