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鸟啼》中的两类意象

2020-09-10 07:22姚琳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鸟啼严冬生机

姚琳

劳伦斯是一位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作家,在《鸟啼》这篇文章中,他使用大量丰富的意象来奏响生命的乐章,表达对自然界无数生命的无限敬畏。在作者看来,自然界中的生命都是伟大的,有着顽强拼搏精神,无论是勇敢的野鸽子还是胜利的番红花,都在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它们对自由的渴望。下面,笔者就对文章中的这两类意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品。

一、勇敢的野鸽子

“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这声音显得有些吃力,仿佛还没有从严冬的打击下缓过气来。”当寒冬渐去,海风带来暖意,野鸽子第一个发出啼叫之声,虽然它们发声时是那么的笨拙和吃力,仿佛还未从严冬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但它们还是大胆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苍穹。”这声音是对严冬的抗击,虽然微弱,却如星星之火一般点燃了整片大地,唤醒了它的同类,无数的鸟儿纷纷加入其中,清脆的鸟啼声此起彼伏,汇成人世间最优美的乐章,奏出一曲生命的特殊旋律。野鸽子的勇敢与无畏带动和鼓励了无数的鸟儿,使它们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不能进入的荆棘丛底,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早晨,都会闪动出鸟儿的啼鸣。”野鸽子就如同鸟儿们的先锋军,当严寒尚未彻底消散之时,它们便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与寒冬作着不屈不挠的斗争。这样的野鸽子是勇敢的,是无畏的。在文章当中,作者不止一次提到野鸽子,也不止一次对鸟儿们的啼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作者正是借野鸽子这一勇敢无畏的形象来赞颂鸟儿们的英勇,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礼赞。野鸽子既是鸟儿们的代表,也是自然界一切顽强生命的代表,因为只有强者才有资格跟随春天的步伐,击败冰冷的寒冬,迎来新生,在新的天地里翱翔。

二、胜利的番红花

“当冬天抑制一切的时候,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一片静默,只等着旧秩序沉重的阻碍退去。”冬天是残酷无情的,严酷的寒冬使得大地变得更加沉闷,不见半点生机,一切都被封锁在大地的深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生机。还有一些看似弱小的生命其实一直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只待冬天离去。“有一天,黑色的浪潮精力耗尽,缓缓后移,番红花就会突然间显现,胜利地摇曳。”番红花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花朵,即使是严冬的酷寒,也无法扼杀它的生命力。作者以“黑色的浪潮”来比喻严冬的寒流,而“胜利的番红花”则代表了自然界中众多的生命。“我们知道过去的是冬天,漫长、恐怖。我们知道大地被窒息、被残害。我们知道生命的肉体被撕裂,零落遍地。所有的毁害和撕裂,啊,是的,过去曾经降临在我们身上,曾经团团围住我们。它像高空中的一阵风暴,一阵浓雾,或一阵倾盆大雨。”在寒冷的冬季,万物凋零,整个大地一片沉寂,但是大地的深处却潜伏着无尽的生机,一旦寒流消逝,那些原本深埋于地底的生命便会焕发生机,宣告它们的胜利。相比于勇敢的野鸽子,番红花更显得风姿绰约,绚丽多彩,就如同阵地上的战旗,当它们开遍大地之时,就表明寒冬已经成为过去,旧的秩序被完全打破,新的秩序得以重建。在這场无声无息的战斗中,番红花最终取得了胜利,它们是骄傲的,并且有骄傲的资格与权利。

《鸟啼》是一篇具有诗化意象和哲理意味的散文。作者运用多种意象来演奏一曲特殊的生命乐曲,在这首曲子中,不同的生命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声音。细读《鸟啼》,我们不难感受到,野鸽子在歌唱,番红花也在歌唱,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坚决地与一切困难作斗争,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的生命无疑是值得歌颂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中学)

猜你喜欢
鸟啼严冬生机
生机暗涌
二则 暖阁熏香雪未晴
严冬
奉节观瞿塘峡
祈求严冬到来阿拉斯加北极熊双掌合十虔诚祷告
春讯
夜曲
植物印花回归为春色增添一份生机
鸟影 鸟啼
炫酷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