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公共实训基地的职业培训实践

2020-09-10 18:11张荣贵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职业教育

摘要:介绍社区在职人员技能转型升级案例,借鉴德国双元制成功经验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协商 “二元制”职业教育试验,借福建省汽车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果,以社区企业为依托,达到提升社区在职人员技能等级的目的,这种联手社区职业教育的有益尝试对于高职教育发展和区域性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Abstract: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on-the-job personnel skills case is Introduced, use German dual system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utual consultation "dual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riment, borrow the car public results of practic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in fuji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community enterprises, achieve the purpose of on-the-job personnel skill level ascending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together the beneficial tri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技能提升;二元模式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training base;skill improvement;binary pattern

0  引言

在我国,社区在职人员职业技能转型升级是基于当地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因行业、企业、个体工商对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社区职业教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养和就业技能水平的新途径[1]。它正一步一步的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走向大众化,以此,国家对社区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社区教育也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期望。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正肩负在社区教育上。2017年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省级汽车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福建省教育厅审批立项,项目启动后,结合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立足福建省自贸区建设,开拓社区职业教育新领地以拓展汽车后产业后市场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将项目功能建设成为面向学校、社区(含企业)职业教育,集教学实习、生产实训、社区培训、在职人员及退伍军人转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和产品研发的开放式综合性基地,并投入运行,项目建设初见成效。现将我院创新社区职业教育的试点做法,作一个抛砖式的交流。

1  德国社区职业教育

德国是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较好的典型国家,其社区职业教育相当成熟,为欧州工业4.0的人力资源提供了重大贡献。为了探索社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福建省教育厅多次组织高职教师前往德国访学社区职业教育经验。德国在社区职业教育方面主要以职业学校为主,依托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养,60%左右的适龄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德国政府施行的是“双元制”教育,并提供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政府引导和鼓励年轻人接受职业教育,学费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学生每月可以从签约企业取得基本生活需要的津贴;学生入学前可通过双向选择与企业自主签约,毕业后可进入公司,也可选择其它企业而不受约束,职业发展比普通大学毕业生早具备几年的工作经验,因而工资高、升职快。德国把社区职业教育当作国家发展的基石,职业文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使得德国企业愿意参与社区职业教育。此外,德国政府会针对参与社区职业教育的企业提供相应减免税费政策等。

2  公共实训基地服务社区职业教育的定位

2.1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模

公共实训基地已完成970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先后配置设备总价值1900多万元,共设汽车维修基础、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营销、汽车高新技术等12个实训室,先后校企共建中德SGAVE班、奥迪学校、丰田T-TEP学校、东风标致/雪铁龙、长安福特、东风日产、五菱、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和“一带一路”肯尼亚鲁班坊等多个校企合作品牌,拓展培训基地的社区服务功能。目前项目已基本形成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定社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资源良性循环。

2.2 公共实训基地的模式定位

我院省級汽车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是在国家职教基地建设规范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国内一流、工学结合、赛培结合、技术先进”为目标,建设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双高建设特色、导向性、公益性的社区应用型公共实训平台。本基地采用功能扩展与择址新建相结合建设模式,按照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的性质特点和功能要求,集中投入资金对现有实训鉴定项目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设施设备配备水平,扩展培训鉴定功能,新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奥迪中心和仿真技术中心。把基地从面向校内实训为主转向学校与社区兼顾,以公共实训和技能鉴定为主,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社区在(下)岗人员及退伍军人技能转训,以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用。

2.3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

本基地建设目标定位是以社区就业需求为导向,为汽车行业的生产、维修、销售、服务一线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劳动者就业能力的转型升级。根据区域经济和社区职业技能型人才发展需要,立足省内汽车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行业、社区人才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在现有基地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建设成融“训、评、赛、产、研”五位一体的公共实训基地,更加注重基地中受培训者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  借鉴德国经验创新社区职业教育

社区职业教育是提高社区居民相关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体现以技能转训(升级)的社区职业教育为模式[2]。为此,通过访学借鉴德国社区职业教育“双元制”经验,我院与新奇特车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共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新奇特学院(简称新奇特学院)”的协议》,开展与新奇特车业服务股份公司校企合作,首次开办面向社区的在职职业教育试点,创新“二元制”社区在职人员的技能转训升级,并于2018年6月10日组织“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独招生考试,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录取36人,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录取33人;2019年又分别录取28名和31名学员。同时,面向社区退役军人的职业转型升级,实施了2019年退役军人高职扩招招生计划,首批社区83名退役军人入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录取56人,汽车营销与服务27人。项目建设中有关社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产学互动、办学经费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检查、指导、咨询、监督和协调。鉴于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部分在职员工适岗能力需求,针对在职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策略以激励社区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二元制”社区职业教育试点特色[3]为:

①实行学校、企业二元主体模式。学校联手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转型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作为社区职业教育的培养主体,突出职业技能学习,实行亦工亦学“双主体”育人的社区职业教育模式。

②社区在(下)岗职员工就业能力训练转型升级,体验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招生对象主要为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社区在职或下岗员工,学员配有校企双重教师,可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③社区在职师傅与教师传帮带二元式教学。选拔企业能工巧匠和学校优秀教师,并担任学生的导师、教师,采取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④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互补。学校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和社区在职学员的实际,制定相应的社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工余时间授课,采取弹性学制式学分管理,保证学生能按企业的生产管理机制做好本职工作,又保证学员能按要求学习,做到工学互补。

⑤考核评价方法采用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依托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社区职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按工作成果的优劣、职业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施行以学徒自评、双导师评价为核心的学徒学分评价机制。

⑥学员学业成果体现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经过考核,达到相应学分要求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还必须获得行业一项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以证促学、以证提技的社区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4  社区职业教育开展社会服务成果

本课题负责人负责省汽车公共实训基地的申报和建设任务。福建省汽车公共实训基地在建设开始就积极完善自身软、硬件条件并对社会开展服务工作。目前已经完成较为齐备的教学条件、经验和成果,每年为奥迪、福特、新能源、丰田、雪铁龙、标致等企业培训、考核机电维修技术员100多人次;面向行业、社区培训、鉴定汽车维修工、技师、高级技师近300人次;完成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培训1800人日;完成省内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培训1000人日;完成省内中职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培训800人日。2019年首次完成省内职业技能1+X证书师资培训60多人次,完成职业技能1+X证书考核104人次;近年来内完成社区在职人员转型升级158人,社区退伍军人的职业技能转训128人,实践了高职职业教育从学校扩伸到社区的社会服务理念。汽车学院依托汽车公共实训基地的社区职业教育进行大胆尝试,并使社区职业教育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5  结论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在职人员职业技能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因行业、企业、个体工商对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社区职业教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养和就业技能水平的新途径。从本项目的高职教育对接社区职业教育来看,项目建设推动着高职教育与社区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4]。面向社会大众普及职业技能训练,可以检验硬件建设对专业技能训练需要的符合性,检验社区职业教育变革的有效性,反过来促进汽车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服务社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转训需求[5]。本文借鉴德国双元制成功经验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协商 “二元制”职业教育试验,借福建省汽车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果,以社区企业为依托,达到提升社区在职人员技能等级的目的,这种联手社区职业教育的有益尝试对于高职教育发展和区域性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本人认为依托汽车公共实训基地的社区职业教育可以大胆开展尝试,社区职业教育一定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未来,还需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真正把社区职业教育纳入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划中,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才能更接地气、更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宏伟.职业教育之于社区再就业作用探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9(4):59-61.

[2]李甜甜.社区教育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研究[M].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243-258.

[3]张荣贵.基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校企混合办学问题及对策[J].机电技术,2019(6):114-117.

[4]劉尧.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4):143-148.

[5]贺志红.居民社区职业教育需求意愿影响因素[J].产业与科技,2018(17):145-147.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职业教育
制药技术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