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桥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研究

2020-09-10 07:22陈栋张欣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8期

陈栋 张欣

摘要:绍兴古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作为绍兴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却面临损毁、消失的窘境。本文通过分析绍兴古桥数字化传播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绍兴古桥“数字化共同体”的新媒体途径,通过立足于社交媒体以及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数字化体验馆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播古桥文化,维持绍兴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传播;绍兴古桥;绍兴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8-0025-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绍兴古桥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研究——基于社交媒体视角”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R433003

古越多水乡,绍兴地区作为江南水乡的重要代表,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绍兴被称作水城水乡,同时也是著名的桥乡,被称为“万桥之乡”。绍兴古桥不仅数量众多、历史悠久,而且品类繁多,千姿百态,桥类齐全,是国内古桥桥型成系列完整保存唯一地区[1]。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古桥、古桥文化和古桥环境与当下城乡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经济文化的需要逐渐增加的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多以大量古桥的迁移和损毁为代价。基于此,对古代桥梁和文化整体性的传播与规划保护迫在眉睫。笔者从数字化传播的角度,通过实地调研法、文献查阅法、建立数字化数据平台等方式对如何保护绍兴古桥提出建议,以期提升人们对古桥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度。

一、概念界定

在我国桥梁的社会史划分中,《中国桥梁史纲》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划分为古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划分为近代,1949年至今则是现代[2]。《中国古桥技术史》对于旧桥定义的截止时间确定为1881年,将中国第一座铁路桥作为现代桥梁出现的标志[3]。本文认为对绍兴古桥的界定,结合两本著作更为合理,即本文中所指的古桥为建于1840年以前,被古代历史文献所记载于册的桥梁以及建于1840年至1949年之间采用传统工艺和建筑材料的古桥,结合这两种要求的古桥都可纳入文章讨论范围。

二、绍兴古桥的存在情况及相关背景介绍

绍兴古桥的现存数量难以统计,这主要有三点原因:绍兴古桥的数量过于庞大,据2001年屠剑虹主编的《绍兴古桥》记载,绍兴共有古桥523座[4]。但这其中并不非常完备地记录所有的古桥,很多古桥由于其较长的历史年代,不完善的历史特征,难以被辨别而没有被文献记录;由于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古桥在面对城市建设时被人为损坏、拆除,没有被文献记录便已消失;绍兴市下辖地区数量较多,面积广阔,很多古桥存在于人烟稀少的地区难以被发现记录,导致文献记载古桥的难度增大,资料不全面。

2019年1月1日生效的《绍兴古城保护与利用条例》规定,为了保护和利用绍兴古城,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古城区内的古桥应予修复,禁止损毁古桥。坚持优先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严格管理的原则,保持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相互依存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保持和延续古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特色[5]。

三、绍兴古桥数字化传播现状

本文通过对绍兴数十座古桥进行走访调研、数据收集和整理,发现绍兴古桥数字化传播现状如下:

(一)数字化传播形式单一、滞后

在数字化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绍兴古桥文化的传播形式却显得较为单一。以绍兴市八字桥为例,它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桥梁。其始建于南宋(1201—1204),是绍兴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在该桥所在地仅发现国务院于2001年所立石碑一块,除此之外无数字媒介传播模式的踪迹。此外,走访的著名的广宁桥、拜王桥也有此情况。笔者梳理了近年来有关绍兴古桥的数字化发布信息,有以下特征:内容多为古桥的清理修缮、古桥的保护、古桥群(十二座有名的古桥)的地理位置等,对于古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美学价值等更能引发人们关注的信息表达缺乏;其发布形式主要为图文结合的新闻、电子地图、主题会议等,形式陈旧,互动性、趣味性不高,且涉及古桥的范围不广。

(二)数字化传播体系的缺失

绍兴古桥在建设数字化传播体系方面的缺失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新媒体以及相关社交媒体的关注度不足。其发布平台主要为绍兴政府网站、绍兴文物管理局网站以及各大新闻网站,在“两微”(微博、微信)平台以及腾讯、阿里等大型社交媒体上缺乏存在感。构建数字化传播体系需要依托较多受众使用的媒体平台,因此绍兴古桥的传播渠道显得较为单一。二是人际传播的效率低下,构建数字传播体系也需要广大网民的参与,网友的评论、转发、反馈都能很好地帮助建立起该数字化体系。笔者观察2020年1月至5月的10篇微信推送文章,平均单篇文章阅读量仅有300多次,评论量单篇仅有5条,转发在看量单篇也仅有10次。

四、构建绍兴古桥的“数字化共同体”

中国物质遗产的数字传播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有效的数字传播需要协同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大众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由此构成一个由彼此联系紧密、高度合作的多元行动主体组成的物质遗产传播“数字共同体”。[6]在当今这个媒介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使绍兴古桥更好地融合新媒体,进一步提升其价值,构建绍兴古桥的“数字化共同体”。

(一)收集整合绍兴古桥资源,建立数据化资源库

通过实地探究绍兴本地的古桥,运用摄像机、无人机等电子设备,实拍古桥的整体以及细节现状。访问当地对古桥有一定了解的市民,用摄像机记录下他们对古桥历史的阐述以及对未来古桥存亡的观点和看法。查阅有关古桥的历史文献,确切了解古桥所处的时间、背景以及经历过的事件,使古桥背后存在的文化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并通过走访屠剑虹等在绍兴久居且对绍兴古桥文化有所研究、有所建树的学者,得出对某座古桥的全面理解。与此同时,还原、征集、创作一批有意义的古桥文化资源,讲好古桥故事。与绍兴市有关部门合作,调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人士的力量,发挥其专业优势,征集一批优秀的古桥文化作品。开展面向绍兴中小学以及高校的古越桥保护作品征集活动,并对所收集的作品择优在“两微一端”平台发布。另外,与绍兴市旅游局联合,对绍兴地区大学生发起古桥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征集内容包括微课视频、DV短视频、动画制作、摄影作品、绘画书法作品、原创桥类歌曲、电台类音频、H5制品、文学类稿件等作品,拓展古橋数字化宣传的渠道。通过以上步骤构建起较为庞大且全面的绍兴古桥数字资源库。

(二)巧用社交媒体,打造古桥数字化传播矩阵

通过建立相关的社交媒体平台账号来运营推广绍兴古桥,拓展传播渠道。宣传部门或者媒体应该依靠“两微”平台来发布有关古桥文化的新闻信息,并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及时、生动地传播内容。以下提供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内容构想:

3D全景观桥。运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采用先进的单反相机、鱼眼镜头、全景云台、三脚架等进行拍摄,以无人机俯拍为主的摄影手法,使受众进入后可以全景观360°观摩古桥,根据自己所定位的视角转动、调整。

在社交媒体页面添加古桥历史板块。采用文字、音频、短视频技术呈现,在文字浏览的情境下可以点击“播放”语音读白介绍,实现边观桥边听文的观赏状态。在语音及视频页面,可以通过边游览边收听以及观看相关视频的方式对该古桥的建筑历史、背景故事、经历事迹、蕴含精神、深远影响进行探求了解。

古桥地图链接,将所有已收录的古桥信息结合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将其呈现在电子地图上。受众通过社交平台查阅古桥地图,便可以在全市大范围内发现众多古桥,方便游览古桥,促进信息传播。同时,通过新媒体互动和反馈来传播古桥文化。如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古代桥梁文化的主体,而古代桥梁文化在庞大的自媒体用户群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中将产生无可比拟的作用。同时,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相关景区添加二维码标识,使游客可以通过扫描公众号二维码的方式更好更深入地了解绍兴古桥文化。

(三)构建绍兴古桥数字化体验馆

结合以上步骤后,分析并总结已构建的古橋文化的数据库与数字化处理过程。同时,在收集整理古桥相关信息的前提下,与绍兴文物局、博物馆合作,构建绍兴古桥文化的数字化展馆,对与古桥相关的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储存和管理。利用360°全景展示技术,全方位地展示场馆360°球形范围内的所有真实情况,给受众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的空间感觉,使受众可以在数字体验馆中查看绍兴市内所留存的古桥资源。最后在“两微一端”、网站等媒体平台上发布Flash、Java、Quicktime等多种观看方式。古桥数字场馆的构建,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将古桥文化资源转化成数字化的传播符号,使古桥文化呈现创新性传播。

五、结语

利用数字化新媒体强大的吸引力和传播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能推动绍兴市对古桥文化的重视与保护,也能带动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保护方面的发展。这是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和传播,从而构建一条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双赢的产业链,让绍兴古城历史不被遗忘。

参考文献:

[1] 乐振华.绍兴古桥遗产构成与保护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2.

[2] 项海帆,潘洪萱,张圣城,等.中国桥梁史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27-28.

[3] 茅以升.中国古桥技术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11.

[4] 屠剑虹.绍兴古桥[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2.

[5] 绍兴市人民政府.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DB/ OL].绍兴市政府网,http://www.sx.gov.cn/art/2018/12/ 11/art_1463245_27048980.html,2018-12-11.

[6] 薛可,龙靖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新挑战和新对策[J].文化遗产,2020(01):23-24.

作者简介:陈栋(1998—),男,浙江舟山人,本科,研究方向:新闻学。

张欣(1985—),女,辽宁建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