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势下新闻真实性问题浅析

2020-09-10 07:22赵鹏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新媒体疫情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业态影响深远,有关疫情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假新闻和反转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方式与发布渠道、媒体平台都在发生变化,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形势下,受众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对新闻真实性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研究新闻真实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新闻真实一直存在,只是寻找的过程越来越曲折,所以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前提下,生产出更多优质的新闻作品,是对媒体、媒体从业者提出的全新要求。

关键词:疫情;新闻真实性;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8-0057-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NYJS2020JD05

一、引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人们足不出户,居家隔离,了解外界信息主要依靠新闻媒体,不仅包括传统媒体,也包括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疫情期间,新媒体平台的粉丝数量剧增,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产出方式及新闻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生产不再局限于媒体从业者,而传播过程也不再是传者和受众之间的单方面传播。新的媒介环境让受众更加接近真实,但在互联网平台上,一些“大V”或“意见领袖”在疫情形势下不负责的言论,又让受众和接近的真相之间隔了一层薄纱,无法窥见事件的原貌。因此,在疫情形势下,坚守新闻真实,还原事件本身,让受众正确认识疫情是媒体的责任与义务。

二、疫情形势下的新闻真实

(一)新闻真实一直存在

疫情来势汹汹,媒体从业者探究新闻真实不能像往常一样自如,但新闻真实一直存在。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真相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发现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即便没有发生疫情,也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些媒体对新闻真实的追求越来越弱。受众越来越愿意阅读、接受标题耸人听闻或有热点词汇的新闻,“标题党”“拼接党”“洗稿党”层出不穷。这些新闻往往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得到传播,一旦出现谣言,就会被广泛流传。其实,就算真相被篡改、质疑,真相依然是真相,只是在受众的主观意识中,真相不再是第一位的,更多人愿意相信感觉,凭感觉去判断、去评论,被表象蒙蔽了双眼。真相一直存在,只是一再被埋没而已。

(二)获取新闻真实的成本提升

疫情期间,社交网络平台用户激增。因为社交网络平台在使用的便利性和时间成本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成为了受众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受众的感官不断被刺激,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元化,被遗漏的信息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算法得到普及,平台会根据受众的喜好推送新闻,让受众只能看到自己关注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受众获取的新闻与新闻真实不成正比。特别是在疫情形势下,受众获取新闻比获取新闻真实更加容易,而媒体提供新闻真实的成本却越来越高,时间成本、渠道成本、经济成本等都是媒体需要考虑的因素。即便经过层层考虑、深度思考和理性分析得出了真相,但此时第一立场与个人情感已经代替了真相,最终的真相一旦与个人立场相违背,受众依然会保持自己的看法,因此受众虽然获取了新闻,但未必能够得到真相。

(三)疫情形势下的新闻反转

疫情形势下的新闻反转层出不穷,但是反转新闻不是因为疫情产生的,只是依托新媒体呈现出的一种新的形态,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物。新闻反转是指,因发布新闻的平台、操纵人、时效等因素,导致新闻事件的内容在报道前期和报道后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与此同时,受众的态度也会随报道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呈现出一种阶段性的舆论差异。疫情期间的社会热点为自媒体生产爆文提供了流量,但一个事件发生初期的准确性最难把控,部分自媒体为了抢占先机,将未经核实的疫情新闻发布,导致了反转新闻的产生。由此可见,反转新闻与其突发性的特点息息相关,这也是新媒体时代的普遍特性。而在内容上,反转新闻往往具有一定的话题性与争议性。由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独家性逐渐被弱化,议程设置的主体被转移,许多社会热点被自媒体操控,新闻真实往往在最后一刻才被传统媒体报道,导致许多受众被误导。

(四)媒体责任缺失导致真相被掩盖

媒体在从事新闻实践时,存在一些没有得到回答的问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作为习惯,媒体从业者不会提出新闻无法回答的问题,而要让新闻看上去毫无破绽,表现出无所不知的模样,不能表明有些事情还不知道,因此刻意回避报道中的缺陷与漏洞。但在自媒体时代,特别是在疫情受到全民关注的当下,当媒体无法完全引导受众时,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同时,个别媒体从业者为了热度,依照受众口味对原始素材进行提炼、筛选,存在明显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导致采集的新闻要素不全面,最终呈现出的新闻不能原原本本地还原真实。媒体从业者根据个人的主观臆断,将带有感情色彩的观点掺杂其中,也会造成以偏概全的情况,从而误导受众[1]。而媒体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新闻自由认识不足,片面地争夺受众的注意力,盲目追求时效性与点击率,这些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三、保证新闻真实的基本原则

(一)保证疫情信息的来源可靠

媒体从业者在追求新闻真实时,需要对信息来源作出准确的判断,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不能被信息来源误导,要多方面求证,获取更多的原始资料,从而佐证新闻事实。在提取信息的過程中,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思路,不仅要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经过,更要将事件的前因后果调查清楚,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对于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保证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的首要原则,也是媒体从业者的基本底线。媒体需要有理性的思维判断,在疫情这类敏感问题上,保证立场坚定,不随波逐流。因此,媒体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解读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引起大众的恐慌,也不能让百姓轻视,从而起到提醒民众的作用,这也是社会赋予媒体的最基本功能[2]。

(二)不规避疫情期间的矛盾与冲突

受经济压力、疫情蔓延、居家隔离等因素的影响,疫情期间,人们积攒起来的压抑情绪,很容易因为一个敏感事件而爆发。而部分媒体存在只说知道的内容,不说不知道的内容,或规避不能说的内容,导致新闻事件真假难辨,引起受众的误解,成为人们发泄情绪的导火索。媒体对部分事件进行取舍,主要是为了凸显自身的权威性,规避疫情期间可能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但却让受众失去了知晓真实事件的机会。这会让受众感觉自己不被尊重,从而质疑媒体、媒体从业者甚至是决策者。因此,对于一些敏感问题,越早公开越利于舆论的引导,只有改变观念,不规避矛盾,化解冲突,才能体现出新闻媒体的担当。

(三)新闻真实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不仅是疫情期间,平时也应该将新闻真实理解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帮助受众理解事实真相。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越来越多的事实依据被曝光,内容也不断丰富,最初的报道已经无法支撑事实真相,需要后续不断完善、补充。如果前期报道存在错误或疏漏,后续的报道可以将其纠正,重新串联,作出反应。因此,最终呈现事实真相的报道,往往不是一篇两篇,而是一个系列,这就需要媒体从业者不厌其烦地追踪探寻。疫情本身为追寻事实真相加大了难度,一线记者很难在疫情环境下深入基层,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采访,因此寻求新闻真实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部分纸媒受疫情影响休刊,转战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新闻资讯,这样的形式比报纸、杂志灵活,受众可以随时查询往期新闻,并将其串联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提高对新闻媒体的认可度。

(四)注意新闻真实与真相之间的关系

在追求新闻真实时,应该密切关注新闻真实与真相之间的关系,报道真实的新闻不易,揭示事实的真相更难。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一个事件的发生,当事人身临其境,有可能知道前因后果,但旁观者却无从考证,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别人的描述。有时候就算亲眼看见,亲耳所闻,也未必了解真相。真相往往隐藏在事件背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因此媒体从业者需要排除干扰,剔除错误信息,避开误导性信息,從中发现真实有效的信息[3]。去伪存真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与受众、当事人与媒体从业者、疫情本身的敏感性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只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耐住性子,迈开步子,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得到真相。

四、结语

对疫情形势下的新闻真实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导致反转新闻频繁产生,这和疫情本身的特殊性息息相关,也和当前的媒介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但需要肯定的是,无论在什么样的特殊环境,新闻真实都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寻找的过程越来越曲折。新闻传播方式与发布渠道、媒体平台与媒体从业者都在发生变化,受众的要求也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下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在疫情得到遏制的当下,媒体从业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前提下,生产出更多优质的新闻作品,适应当前的媒介环境。同时,媒体平台也应该联系自身实际,结合受众需求,转变运营思路,将真实的新闻事件完整地呈现给受众,自觉履行媒体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 操瑞青.作为假设的“新闻真实”:新闻报道的“知识合法性”建构[J].国际新闻界,2017(05):6-28.

[2] 赵悦怡,任志明.报纸媒体在风险沟通中的得失与作用——以《兰州晨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0(05):32-33.

[3] 周敏,林丹燕.公共卫生危机报道中隐喻的使用与反思——以甲型H1N1流感的媒体阐释现象为例[J].中国健康教育,2010(01):41-44+56.

作者简介:赵鹏(1986—),男,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传播。

猜你喜欢
新媒体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