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助力深度融合

2020-09-10 07:22郭卿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短视频媒体融合机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社交表达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当前快速消费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短视频短小精悍、碎片化、吸引眼球的特性,使其成为了深化媒体融合的关键要素。本文从短视频平台新的结构机制、功能机制、互动机制、创新机制等内部层面入手,研究短视频在媒体深度融合中的重要性,尝试确定融合出版的视频战略新思路。如果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只了解短视频在时长上的行业优势、制作上的专业差异、渠道上的便捷优势,可能会导致短视频的融合在实际操作中效果不佳。因此,本文探讨短视频的深度融合机制,抓住深度融合的具体关键,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短视频;媒体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8-0122-02

一、引言

当前媒体行业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短视频平台作为最活跃的移动平台之一,是现阶段各大媒体机构发展的标配。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应用将在移动社交媒体中得到进一步普及和丰富。据艾瑞数据调查显示,基于短视频的生存、自我表达和转化是多媒体表达和融合生态发生质变的关键。本文基于短视频的特点,对媒体融合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

二、短视频助力深度融合的现实机制

(一)以结构机制促进短视频实现融合价值

在谈及短视频在媒体融合中的重要性时,往往会用“全媒体表达”一词来描述短视频在深度融合中的特点和优势,即体现了从静态融合到动态融合、从再现性融合到可视化融合、从一维融合到多维融合的转变[1]。短视频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视听资料,它将所有媒体的表现元素集合在一起,形成面对观众直观生动的强烈吸引力。因此,短视频内容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文字内容相比,更具有吸引力,能有效提高用户的参与度与黏性。

短视频的出现以及病毒式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流”形式的内容结构,打破了时间的限制,短视频可以在多地对同一内容进行阐述。短视频可以由用户随意编辑,无论时长是短还是长、内容包含的信息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可以方便地与任何场景或媒体进行整合和连接。对用户来说,上传自己制作的短视频几乎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创造了新的非线性媒介意义流。在短视频的运作机制下,越来越多的关联因素渗透到人们的传播体系中,短视频也得以发展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沟通方式。短视频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在阅读上的碎片化、移动化、社交化等需求,还可以被文本机制截取、整合、重构,深度影响社会表达,创造新的叙事价值。

(二)以功能机制强化短视频的口语化属性

短视频在形态上,对用户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和随意性,因为它不像电视节目那样复杂和高度组织化,短视频的内容由用户上传,直接取材于生活,表现出直接的口语化属性,与观众的互动性强,内容不拘一格,结构上没有限制[2]。

电视语言是规范的、专业的,强调节目内容的连续性、完整性、严谨性和价值性,相比短视频是作为书面语言视频而存在的。而口语化的短视频,在视频内容方面没有复杂的东西,就像是与观众用口语进行一场你问我答的对话互动。这些看似没有内容的短视频之所以在短视频平台上如此受欢迎,并不是因为它们表达了一些内容,而是因为它们具有情感連接功能,随着短视频与其他媒体形式的不断深度融合,这一功能将不断强化。

在很多情况下,短视频的力量不在于它的信息价值,而在于它的情感共鸣或保持沟通的能力。如果不了解这种新的表达形式及其包含的社会逻辑,就必然会对这种新的文化形式及其传播效果失去控制。短视频内容通俗,但并不意味着短视频的内容质量应该很差,事实上,有创意的高质量短视频同样容易获得用户的喜欢。短视频的传播满足了用户人际交往、自我表达、情感依恋的需要,并在交际环境中创造一种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短视频的价值和功能,可以找到了解新的社会需求的新方法,实现有效的社会沟通。

(三)以交流机制促进用户互动

传媒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在促进和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播的最开始是以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为传播手段的,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流互动范围逐渐扩大,交流形式逐渐还原了人从声音、图像、动态影像到生活情境的传播形式,最后由于互联网特别是短视频的出现,人们可以在远距离上回到面对面的交流情境,对深度融合传播有很大帮助[3]。

首先,短视频在视觉上将知识等抽象对象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空间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网络与现实是相互联系的,内容生产者、传播者、内容接受者和视频形式所代表的信息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传播体系。生产者本身也成为内容的一部分,使其具有个人和情境的吸引力。这种传播内容不再是平面的、抽象的、难懂的,而是立体的、直观的、活生生的。短视频所具有的内容信息和口述属性,使人们日常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变得丝毫不费力。

其次,短视频中所展现的传播情境不再只是一个人的动作,而是几个人、几个场景、多任务、开放性、协作性的实践。因此,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中心。除了作为媒体的技术创新外,媒体深度融合的问题依然存在,即如何深入理解、把握视频消费者对内容的使用和他们的情感预期,并与之保持一致,这决定了传播的效果和效率。

(四)以创新机制促进开放交流

短视频对社会和社会创新的最大价值和重要性在于,其对人们生活的空间进行了延伸和技术更新。短视频连接了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将广义上的所有人的活动,包括之前被忽略的活动全部都汇集在一起;深度上,短视频将所有活动的细节和差异以更详细、更可视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描述人类活动和服务生活需求、表达社会观念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方面,都比以前好很多[4]。

可以说,视频交流的出现是新旧视听传播的一个转折点。能否理解新媒体社会化的本质,能否使公众参与到内容的生产和转载中来,将决定用户的接受程度。这种参与、交流和使用方式对社会态度和生活需求有深刻的影响,其主要含义是面向全社会的公开竞争。这就对媒体提出了深刻的问题,即如何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下创造内容,如何激发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将用户的生产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深度融合媒体来说,联合创作、联合编辑、联合出版是短视频时代下的趋势。这意味着一种新的价值共创理念,旨在通过引导公众参与价值共创,提升用户体验价值和认可度。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定位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从内容生产者变成价值创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驾驭自身资源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通过多方协作,集中资源,创造价值。

三、短视频助力深度融合的关键作用

(一)观念层次的关键作用

短视频会导致传播渠道和方法发生变化,但这本质上是传播关系的变化,是一个方法论和观念问题。从分享到共享,这些都是社交网络的特点和好处。短视频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视觉行为,而是多人、多场景、多任务、开放协作的过程。因此,媒体在深度融合时只有与受众进行密切的互动,才能产生广泛而有效的影响。对这种新机制及其深刻变化的认识和理解,將决定媒体在深度融合中能否更自觉、更有效地把握这一变化的潮流。

(二)语态层面的关键作用

短视频中存在很多看起来没有任何内容价值的视频,但是对用户来说却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这是因为这些短视频的价值不是有价值的信息,而是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重点不在于问答之间是否有有用的信息,而是如何与对方交流。短视频创造了真实的交流情境,其魅力不仅在于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更在于参与到相互交融、情感连接的情境中。如果继续忽视这些新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形式背后的逻辑,不重视和不理解这些元素,就必然无法控制这些新的形式和传播效果。

(三)技术层面的关键作用

短视频的深度融合发展是一个不断结合新技术、不断消除技术门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塑造新应用的过程。深度融合的关键一步是除了技术进步外,还需要了解、捕捉视频消费者对场景的使用深度及其情感预期,这决定了短视频的传播效果。从理论上讲,通过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传统媒体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更快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应对媒体融合,但在实践中对人才的挑战特别大。鉴于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影响,挑战始终是观念创新和人们塑造观念的动力。因此,技术赋能就是更好地利用技术。

(四)内容层面的关键技术

在短视频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具有专业能力的主流媒体从业者始终是优质短视频内容的创作者,由专业人士创作的短视频内容始终对当前的社会负责。因此,可以看出短视频的产生有助于媒体的深度融合,根本途径就是对视频的内容进行根本性创新,需要从业者们以质量胜过流量,以流量撬动人心。

四、结语

对媒体融合的探索已经从新旧媒体的“互不相容”过渡到“不分彼此”的阶段,但离实现真正的融合,还有一段路程。而在此过程中,短视频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促进媒体融合、加快新旧媒体“合而为一”有重要作用,在媒体融合的生产方式、内容定位、传播方法、技术突破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因此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加强对短视频的深度解读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短视频助力深度融合的关键机制——以融合出版为视角[J].现代出版,2020(01):54-58.

[2] 王晓红.短视频助力深度融合的四个关键[J].青年记者,2019(36):5.

[3] 王莉.政务新媒体与抖音短视频的融合方式及价值探讨——以“人民网”为例[J].艺苑,2019(03):92-94.

[4] 欧阳晖,鲍新文.短视频助力电视媒体提升新闻影响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3):41-43.

作者简介:郭卿宇(1989—),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短视频媒体融合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