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下的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革新分析

2020-09-10 07:22张亚楠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革新媒介融合

摘要: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报纸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媒体。它们在内容上可以相互兼容,在发展中相互促进,整合了诸多优质资源。本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面对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面临的困境,阐述记者采访方式革新的特点,并对记者采访方式的革新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媒介融合;采访形式;革新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8-0128-02

在媒介融合大环境的影响下,一次信息的采集、多渠道的传输以及多个分发渠道传播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台在编辑和传输新闻时主要应用的手段,但广播新闻的采集和电视新闻的采集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广播新闻主要通过声音让受众获取信息,对新闻内容的采访也有着更多的要求。但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受制于人员和经费的困扰,当下许多广播电视台合并了广播和电视的新闻记者队伍,这就导致在电视新闻采集和编辑工作中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对记者采访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深入的分析十分有必要[1]。

一、传统采访形式面临的困境

(一)采访途径的转型

媒介融合下的记者采访途径和方式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新环境对记者采访的专业水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方面,他们要坚持真实性以及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兼顾新闻现场的画面感,在新闻画面的选取和场景的捕捉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采访途径的转型势在必行。

(二)采访技术的壁垒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设备的应用促进了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随着新媒体技术在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广播电视行业的数字化升级也发展迅猛,技术升级的同时对从业记者的图片拍摄能力、文字编辑能力、新媒体设备应用能力、信息处理平台运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新技术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对于已经熟悉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记者来讲,需要摆脱陈旧的采访方式,不断接纳新的技术,突破自身技术上的壁垒。

(三)采访理念的制约

媒介融合的背景给媒体管理模式带来了种种困难,大多数广播电视台的制作过程、节目编排、采访形式等均有相对稳定的流程和标准,在这种固有模式的影响下,采访理念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不断涌现的采访新形式更是暴露出了记者在其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性上存在严重不足,并会影响报道的整体效果。

二、媒介融合下采访形式革新的特点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媒体的融合已成为广播电视台快速发展的新方向,可以使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和记者采访后信息内容的速率增加。充分开放和包容已经成为媒介融合新时期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工作的新要点。这个特点下,受众群体在接受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所表现的态度也和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少了一些顾虑并愿意积极分享自己所掌握的真实信息。对于记者而言,采访信息的传输也有了更多途径,记者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工具,通过直播APP、宣传册、图片资料、文字信息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采访,展现出了较为突出的分享性[2]。

三、采访形式的革新变化

(一)积极选用新媒体设备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要求广播电视台记者要更加合理地利用PC端、微信、QQ、短视频、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并应用手机、记录设备、数码相机等新媒体工具,改善记者采访的形式,促进记者采访形式革新的进程。例如,在报道应对各种地质灾害的过程中,记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实现在交流平台的直播发布,实时播放灾区的具体情况,使受众及时了解灾区的实时动态。另外,在现场采访中,记者还可以将自己的智能手机直接和演播室进行连线,通过现场展示向受众传送灾情以及救助的进展情况等信息。与此同时,还可以将此采访资料和数据信息以多种渠道進行保存,可实时传送或共享给其他同事,这种工作方式减少了采访视频材料后期整理和编辑以及转存的时间,体现了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革新优势。此外,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利用权威媒体来整合新时代的媒体技术,并将新的工具应用到记者采访。以《今日美国》为例,其借助网络战略的指引,打造了核心技术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实现了各种热点新闻和信息的自动接受和发布,还可以与图片、报纸、杂志、电视等进行结合,实现跨媒体信息报道内容的共享[3]。因此,记者可以进入电视台的播出平台网站,根据新闻信息的内容进行资源采集,并实现新闻内容主题和网络转换的全过程,同时通过多种路径进行内容分发。

(二)注重广播与电视新闻的差异性

首先,要明确的是采访工作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的关键,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真实的记录。记者可以根据现有的客观事实分离出信息中有关声音及图片的元素,并将以往工作中需多次进行的采访过程整合为一次采访的革新,同时应用新闻素材的中央厨房,结合广播电台和电视新闻的不同侧重点,通过二次加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充分反映采访形式一次采集、多元发布的特点,体现媒介融合对革新记者采访形式的重要作用。其次,广播记者采访不仅存在收集热点新闻信息的侧重点差异,而且报道的形式与电视新闻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例如,在社会新闻来源中,电视记者用摄像机镜头就可以记录相关信息,广播记者却只有通过对信息源涉及者的采访,并通过对他们描述的事件进行整理后报道。因此,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可以根据新闻采访信息的侧重点,鉴于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现象,结合广播电视的差异性特点,力求合理组合采访方式。如在《绍兴广播早新闻》的“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专栏,广播记者在当地企业利用文字描述和图片采集形式记录了企业的生态系统规划和建设。然后,电视记者以视频影像的形式直观地播报了其报道主题的相关内容,突出了独特的个性和吸引力。最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广播电视台发挥更大的生产力优势来完成相应的目标,使得其职责和分工更加明确,只有这样,传统的权威媒体和新媒体才能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实现对高质量采访资源的有效整合。因此,广播记者可以按照分工开展具体工作,加强对视频播放器、摄像机等设备应用的不断优化,并重新整合采集资源。以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为例,记者在广播内容中设置了跨平台编辑岗位,目的是帮助广播电视台记者实现由传统单一的形式向全媒体采访形式的升华,即协调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差异,并将其整合到广播电视节目中。其主要形式是以激发记者潜力为核心的新媒体直播平台以及时下流行的短视频媒体采访,从而为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提供依据[4]。

(三)完善采访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记者采访环节中,容易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记者需要保持足够的新闻敏感度。在采访的前期阶段,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对采访的人物和事件有一个详尽而全面的了解,以确保采访环节的质量和效率。首先,要充分认识媒介融合下的新媒体对记者采访环节的推动作用,在融合共赢、优势互补的目标下,通过内容新颖、制作精良、品牌建设以及覆盖范围增加等融合带来的优势分析,重视广播电视采访前期对信息内容的准备方案这一理念。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并转变观念,按照理念优先的原则,积极让自身突破传统的记者采访形式。同时,采访过程的设计需更具创新性,即采访前准备的方案要能为充分满足受众群体多样化需求提供更多的新颖内容。例如,记者要积极应用媒介融合的采访新形式,借助在线平台的便利,结合自身的识别能力来查找和整理新闻线索。不仅如此,还要根据整理的新闻线索,确认新闻发起人的信息内容,同时对发布者进行采访。在做好这一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对舆论的监督管理,积极分析热点舆论以及新闻事件的发展导向,以疏导社会舆论,产生积极的影响,确保后续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更具针对性。其次,记者在前期采访准备计划的阶段中,应转变报道思路,以服务为核心,从在播平台、线上和线下服务3个方面来合理制定方案。同时,广播电视新闻要根据采访计划中有关信息内容,做好和上级以及平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做好新闻采访的保障工作。此外,还可以基于记者对信息的整理思路和渠道,借助新媒体技术,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以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内容和数据。并以此为根本,持续增加面向普通用户的服务、对产业发展链的关注以及与其他目标受众群体紧密对应的信息内容,并开发详细的服务方案,以促进产业链的发展。例如,可以将汽车等生活服务的核心作为报道内容,为受众群体提供生活服务等。最后,面对媒介融合下广播电视行业的重大变化,广播电视台应主动完善对行业信息内容渠道的协调和管理机制,着眼于新媒体的质量,逐步提高对各种媒体平台的认识。具体来说,应致力于提升对各种媒体平台不同热点新闻的采访技能,为其特定的采访形式提供基础,以满足广播电视台受众群体多样化的需求[5]。为此,记者可以以手機和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结合受众群体的需求变化和社会需求的总体趋势,制定个性化的采访前期准备方案,从而大大提高采访的整体效率。

四、结语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必须以新的方式传播相关信息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特而明显的优势。虽然广播电视台记者的采访面临途径、技术、理念的困难,但结合媒体采访新形式的鲜明特点,以二者的差异为起点,进行全面改革媒体采访的具体形式,势必会为提高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的质量提供借鉴,为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程娟娟.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记者采访的革新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20(05):96-97.

[2] 胡缤月.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记者采访形式的革新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9(24):124-125.

[3] 杨国涛.新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J].传媒论坛,2018(20):74-75.

[4] 李晓旭.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记者采访形式的有效革新[J].传媒论坛,2018 (19):120-121.

[5] 李智国.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记者采访形式的革新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14):132.

作者简介:张亚楠(1992—),女,河南郑州人,学士,助理记者,研究方向:电视节目制作。

猜你喜欢
革新媒介融合
复旧运转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制度会否走向“末路”?
《小世界》的现实主义革新之我见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千金碎琴
文学遗产怎样“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