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全民新闻摄影传播分析

2020-09-10 07:22袁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全媒体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社会传播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现代媒体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全民新闻摄影热潮更是成为当前社会传播的一股新力量,为社会传播提供大量新闻摄影图片。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各种问题,对社会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全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全民新闻摄影的社会价值以及全民新闻摄影传播的特点,进而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合理引导全民新闻摄影行为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民新闻摄影;全媒体;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007-02

一、引言

全媒体时代是一个媒体技术、媒体平台、媒体资源高度整合、发展的传播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格局,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全媒体发展过程中,媒体传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某些传播机构,任何个人在具备媒体传播技术条件的基础上都可以进行信息传播,由此形成了一个媒体大发展、大融合的格局[1]。全媒体时代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全民都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在新闻摄影方面,全民新闻摄影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传播形式,而这也为全媒体时代贡献了更多有价值的新闻摄影内容。

二、全媒体发展背景下全民新闻摄影的社会价值

全民新闻摄影即百姓通过摄影反映社会现状,记录生活百态,表达自身见解的一种摄影形态。相较于传统的新闻摄影,全民新闻摄影产生了更多具有价值的图片内容,能够通过百姓的视角反映社会问题,从而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此外,全民新闻摄影也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使摄影这种艺术形式更加平民化。百姓在新闻摄影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心灵的洗涤,实现精神的升华,因此全民新闻摄影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而全民新闻摄影所创造出的大量有价值的图片内容,又进一步满足了广大百姓的信息需求与精神需求,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由此可见,全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全民新闻摄影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三、全媒体发展背景下全民新闻摄影传播的特点

全民新闻摄影与传统新闻摄影工作相比,具有许多时代特征,这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全民新闻摄影具有大众化特点。全民新闻摄影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全民都可以参与,因此其具有大众化特征。新闻摄影大众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现代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单反相机、卡片机等摄影设备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另外,现代手机日益强大的摄影功能,也为普通百姓的摄影创作提供了先进的技術条件。在此情况下,人人都可以利用便携式的摄影工具随手记录生活,抓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影像,从而使新闻摄影真正成为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摄影形态。此外,在摄影图片的传播方面,现代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性能的提升,使得利用笔记本、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传输十分便捷,随手拍、随手传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这种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全民新闻摄影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使得百姓拍摄的新闻图片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其次,全民新闻摄影具有自主化特点。以往新闻媒体开展新闻摄影工作时,需要专门制定拍摄计划,预留版面,然后由摄影记者根据需求进行新闻摄影,另外在传播发布时还要进行相关审核,因此新闻摄影工作受到了诸多限制。而在全民新闻摄影背景下,传统媒体开始有意识地为百姓的新闻摄影作品提供发布渠道,并开设了专门版块吸引百姓为其供稿[3]。此外,许多摄影爱好者也会利用全媒体时代的各种自媒体平台搭建自己的新闻摄影传播空间,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摄影作品。这些新闻摄影的创作动机相较以往更自主化,约束也更少,这使得全民新闻摄影成为一种更为自由的新闻传播形态。

最后,全民新闻摄影具有潮流化特点。在全媒体背景下,社会传播更加开放、多元,各种传播形态渐渐形成一种潮流,即在极短的时间内,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普遍共识,从而诞生出一种潮流。在全媒体背景下,全民新闻摄影也具有这种潮流化特点,如所见必拍、高兴就拍、跟风拍摄等都是全民新闻摄影形成的潮流。而这也为全民新闻摄影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四、全媒体发展背景下全民新闻摄影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摄影者的艺术素养普遍偏低

新闻摄影属于摄影艺术的一个分支,其本身是讲求艺术性的,即必须符合一定的艺术标准,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传统媒体新闻摄影工作者基本都是科班出身,或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因此其摄影作品往往能带给受众良好的视觉体验。而全民新闻摄影的拍摄主体是广大百姓,大多数普通百姓并未接受过专业摄影培训,因此百姓在拍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构图,从而导致拍摄的新闻摄影图片往往达不到摄影艺术的基本要求,不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

(二)侵犯社会伦理道德的问题时有发生

摄影能够对社会中的真实影像进行记录,因此其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但并非社会生活中的所有内容都可以进行拍摄记录和传播,如涉及个人隐私、商业机密的内容就不能随意进行拍摄。这些内容一旦被记录下来并得到广泛传播,将对个人造成侵害,给企业带来损失。然而在全民参与新闻摄影的过程中,许多人不重视这一问题,毫无底线地拍摄和传播隐私内容,打破了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埋下隐患。此外,现代媒体技术的高度发达也使得图片弄虚作假更为容易,因此网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经过处理的虚假新闻图片,这对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造成了巨大影响,违背了新闻传播的价值标准。

(三)大众审美趣味低级化

随着全媒体的发展,社会中的信息资源更为丰富,信息的传播共享也更为便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在全民新闻摄影的发展过程中,受网络流量经济的影响,一些人开始从事各种低俗信息的拍摄和传播活动,从而使网络中逐渐充斥媚俗、暴力、丑恶、色情、血腥等摄影作品,这必然会拉低大众的审美趣味,使整个社会的风气受到影响。

(四)全民新闻摄影的社会责任缺失

新闻本身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因此新闻传播必须考虑其社会责任,要对社会进步具有积极影响。基于此,新闻摄影人员应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挖掘对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价值的内容。然而全民新闻摄影由于参与的人员十分广泛,许多人都是因為兴趣进行拍摄的,并不具备新闻摄影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注重新闻摄影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这就导致全民新闻摄影提供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较少[4]。由此可见,全民新闻摄影背景下,大众的社会责任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全民摄影教育需要加快建设

全民新闻摄影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尤其随着全媒体的持续发展,这种摄影形态的社会参与度仍在进一步提升。在此情况下,摄影教育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从当前的情况看,摄影教育在我国各阶段教育工作中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社会上所提供的摄影教育培训也较少,难以满足全民新闻摄影发展过程中提升全民摄影素质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百姓为全媒体传播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有价值的、高质量新闻摄影图片。

五、全媒体发展背景下全民新闻摄影传播发展的指导性建议

(一)制定全民新闻摄影传播发展的制度规范

鉴于当前全民新闻摄影传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且其对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对其制定相关的规范性制度,提出指导性意见,确保大众所传播的摄影内容符合一定的伦理道德标准与新闻标准。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图片信息审核标准,对新闻图片的内容进行规范,避免各种不良图片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应针对全民新闻摄影的发展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如加大对优质新闻图片的宣传推广力度、开展优质大众新闻摄影图片竞赛、鼓励相关媒体开创更多优质新闻图片展示专栏等,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输出高质量新闻摄影图片的氛围。

(二)媒体应加强对全民新闻摄影传播的审核把关

塑造健康的全民新闻摄影传播环境,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难以为继的,因此作为传播载体的媒体必须发挥自身的舆论引导作用,将全民摄影传播引向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各网络媒体必须健全新闻图片审核机制,结合国家相关要求制定媒体平台图片的上传与传播标准,组建专门的图片审核部门,加大人工审核力度,并建立起对违规图片的处罚办法,确保使用媒体发布新闻图片的用户都能够在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传播新闻图片。

(三)专业新闻摄影人员应以高质量图片提升受众审美层次

在融媒体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传统媒体的新闻摄影受到了较大冲击,但其专业的优势仍在,其作为媒体人的责任仍在。因此,传统媒体专业新闻摄影人员应该积极借助融媒体进行更多高质量新闻摄影内容的输出,为受众提供更多既满足现代受众信息需求又具有较高新闻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新闻摄影图片,从而提高受众的审美层次,给全民新闻摄影传播带来积极影响。

六、结语

全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全民新闻摄影传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这对于社会传播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全民新闻摄影自身的特点以及当前全媒体传播缺少足够引导,所以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未来全民新闻摄影传播的发展需要在相关领域加快探索,开辟正确的指导路径,使全民新闻摄影发展尽快步入正轨,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振勇.融媒体时代“全民摄影”的社会担当——由《最美人梯》引发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9(26):48.

[2] 林媛,刘蕊.浅析融媒体时代手机摄影的全民狂欢现象[J].传播力研究,2019,03(15):262.

[3] 达瓦旺堆.全民摄影时代摄影记者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18(09):117-118.

[4] 刘洪超.全民皆拍对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挑战及应对建议[J].中国报业,2017(08):50-51.

作者简介:袁洁(1982—),女,安徽六安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摄影。

猜你喜欢
全媒体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全媒体传播生态下台网联动形式及价值浅析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全媒体时代微电影商业元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