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20-09-10 05:24魏宏杰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3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魏宏杰

【摘要】 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社会和高中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历史教师在选考教学中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挖掘历史学科中职业生涯教育内容,构建科学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并采用多种途径切实落实教育内容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现状;缘由;路径

美国职业教育学会在1972年推广教育工作报告书中指出:“生涯教育是针对所有国民,从孩提时代至成年的整个教育过程。” 高中生处于生涯发展阶段的探索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自我概念与职业概念、自我检视、角色尝试、学校中的职业探索、休闲活动与兼职活动”。本着对高中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应及早让学生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现状分析

(一)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年级不同班级129人,发放问卷129份,其中有效问卷125份,有效率为96.15%。男生61人,占总人数的48.8%,女生64人,占总人数的51.2%。

(二)研究结果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占比83.2%,认为不重要的仅有7人。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大多数学生都是处于“知道,但不是很了解”状态,占比57.6%,仅有6.4%的学生非常了解,有11.2%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一点也不了解,很陌生”。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来源渠道有59.2%的学生是“凭自己的经验认知或从网络、书籍上获得”,有27.2%的学生是从“与父母谈论工作问题”中得到的,从学校和老师那里得到的有13.6%。

(三)研究結论

1.高中生对未来的目标与计划对其职业规划有重要的影响,可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从目标与计划入手。

2.高中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大多数学生都是处于“知道,但不是很了解”状态,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应该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

3.高中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是“凭自己的经验认知或从网络、书籍上获得”,因此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很多可以做。

二、对历史教学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缘由分析

(一)我国普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滞后的原因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少独立的课程、教师、教材等,其影响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1.传统教育的影响

高中教学依旧偏向于以老师作为课堂主体,课堂上更多的由老师讲授课本内容。

2.教育体制的制约

我国教育是应试教育,教师往往只重视锻炼学生的应试技巧,忽略了对学生以后发展的指导。

3.学校的重视不够

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但是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主要精力放在高考必考的学科上,在对于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却关心不足。

(二)选考教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我国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导致学生缺少对自我、社会和职业的基本认知。                

1.有利于学校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的着眼“面向全体,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本理念包括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2.有利于学生真正找到学习的动力

职业生涯规划能让他们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应该努力的方向,真正达到提升自身内驱力的目的。

3.有利于减少高考志愿的盲目性

我省选考选课相当部分的学生并不是依据自身的兴趣特长来选择,很多时候是围绕着高考指挥棒来选择的。高考填报志愿时盲目跟风填报所谓的热门专业,没有认真考虑自己是否喜欢、是否适合等。

三、对历史选考教学中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渗透概念,引导历史选考学生确立生涯职业目标

历史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挖掘历史课程资源,打造生动课堂,使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巧妙地融人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认识和定位自己的专业,便于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瞄准社会,帮助历史选考学生落实生涯教育内容

高一年级为探索性教育阶段,在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高二年级为准备性教育阶段,重在指导学生熟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专业、各职业的信息,初步确定专业或职业目标。高三年级为预备性教育阶段,历史教师要开展升学就业相关指导,加强心理辅导,修正和牢固职业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

(三)潜入学科,指导历史选考学生熟知生涯教育方式

1.课堂教学是学科生涯渗透的主阵地。历史课对选考学生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可采取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介绍、故事(案例)分享、观看视频、讨论分析、角色扮演等。

2.课后作业是学科生涯渗透的延续。教师可利用教材“探究活动”等拓展性知识和课后练习中的素材渗透生涯教育。也可在假期,布置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历史学家、科学家、工匠的成长历程,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士或相关专业学习的学长进行访谈等生涯任务。

3.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使生涯渗透更加丰富多彩。历史教师可利用研究性学习、研学考察、学访交流活动等机会,开展学科专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党史纪念馆,走访企事业单位等。笔者曾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从中渗透生涯教育,其中成果《对美丽剡溪与嵊州振兴关系的思考》(作者袁栩婷)获得了绍兴市一等奖。

(四)拓展渠道,丰富历史选考学生生涯教学途径

1.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相关职业。

历史教师可借助多种资源,如电视、网络、讲座、报刊等途径,也可建立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题的网站,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职业信息情况。

2.设立校本课程,实行拓展教育。

教师可开发有本地特色或者学校特色的历史选修课程,并将职业生涯教育渗透到课堂中,体现出生涯规划课程的价值和地位,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地区培养专业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3.聘请专家指导,提升规划技能。

教师可通过邀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对学生家长以及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利用学校的网络系统对学生进行网络测评,包括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等。对高三学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

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明确了目标。历史学科教师作为学科生涯渗透的实践者,必须充分重视生涯教育,理解生涯教育的意义,努力提升生涯教育意识,主动学习生涯教育理论,掌握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方法,真正有效的实施学科生涯渗透。

参考文献

[1]郝从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浅议.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 秦琴.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涯教育的实践. 教学与管理.2012年2月

浙江省嵊州市高级中学  312400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进行中学地理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德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