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考地理试题浅析

2020-09-10 05:53邹静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3期
关键词:考查题目核心

邹静

【摘要】2020年高考文综全国2卷地理试题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强调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本文以全国2卷为研究文本,分析地理核心素养在试题中的体现,并就自己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些许反思。

【关键词】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地理核心素养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注重关键能力考查,落实“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要求。

从试卷的结构上说,除去选做题目,试卷含括了六个题组:地名与地理环境、巢湖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甘肃某绿洲地溫变化、乌拉尔山脉两侧差异、玉米油生产布局、金沙江金矿,也包括了六副图,综合题有七个小问,试卷结构堪称经典。从试卷的内容上看,总体上考查自然地理知识部分的试题略多于人文地理,但无论试题以何种材料出现究其背后均体现了对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下面我将依次对题目进行浅析其核心素养的体现方面:

地名与地理环境这组题目看似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实则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结合图文对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的自然环境有一个整体把握,结合日常所学塬梁峁知识选出第一题正确答案难度不大,第二题则需要在区域认知的基础上使学生综合分析,题目反映人地关系认知和地域文化衍生的发展脉络。通过这组题目的考查需要让地理人更加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也符合地理实践力要求人们能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二组巢湖平原题目无论是打沟还是翻耕都是在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通过探究农事活动中的地理原理,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我国农村农业的时代背景、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第四个选择题中我推测选错的学生容易选到B.减少水土流失 因为在学其他区域时免耕就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但在巢湖平原结合题意免耕显然不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所以在回看这个题目的时候反思一下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有没有打破思维惯性。

而绿洲冷岛效应这组题目非常直接地考查了学生的析图能力,图表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高考中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素材。这组题目的出现也为我们未来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供了明确的指向性。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温度、热量、辐射、蒸发之间的关系以及能量在区域系统中的迁移与转化,深化对地理联系的认知。

最后一组选择题乌拉尔山东西两侧差异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两个典型区域的区位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通过降水量差异比较考查大气环流和气候类型等主干内容,通过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比较考查物质、能量迁移等主干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最后一问通过区域内部比较考查水文、水循环等主干内容以此引导教学中加深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

综合题目第一组玉米油的考查背景基于今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六保”,粮食能源安全即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加之今年疫情期间老百姓大量购买储备粮油,国外一些国家对我国限制出口粮油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热点借以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合理选择。需要考生组织材料中提供的企业位置、生产工艺特点、产品运输方式等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后,对具体产业空间布局的区位进行分析。

金沙江金矿这组题目出现的时代背景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之年,西南地区的脱贫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利用其环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37题主要考察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和板块运动,从认识区域特征到反演区域特征的形成过程,用“意料之外”的情境材料,考察“情理之中”的地理主干知识、规律与原理,即考查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最后环境保护题目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旋律,考查南宁那考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的环境保护价值,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治污理念的变化及其积极作用,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对于今后教学上的思考:

重视对地理课标的研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是高考地理考试的基本依据。加强对课标的深入研读可以准确把握命题的方向,准确把握复习的重难点,在复习的过程中力求删繁就简突出重难点。关注地理学科中与核心素养有关的知识与内容,科学地将地理知识进行重组与建构,按照学科逻辑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高复习效率。

善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地理试题对知识的考查不是单面的,而是基于主题式问题考查学生对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检验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理解与把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道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可以使零散的知识体系化,抽象的原理具体化,复杂的事象图像化。引导学生从高一就要树立知识结构的意识并建立知识体系,在学习每一知识点后都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建立思维导图,这样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可视化的思维结构。

着力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说一千道一万,高考最终还是要回到试卷上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在同等的时间内高效突破地理成绩是高三教学的重点。我认为帮助学生提升信息获取解读能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分析设问,对设问动词、中心词、限定词和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合理的解读,准确把握问题的指向,避免答非所问;(2)精细阅读题干,适度展开与题意相关知识的联想,积极调用所学知识,创建所学知识与题目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任明冈.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地理试题分析[J].地理教学,2019第19期:58-64.

[3]虞文君,张文军,邓伏云,等.从“核心素养”视角赏析高考地理试题:2019高考全国文综1、2、3卷地理试题比较分析[J].地理教育,2019(8):37-45.

[4]秦鹏芬,张桂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学术情境高考试题分析:以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第9-11题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20(6):64-68.

[5]胡启华.例谈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旅游地理试题分析与复习策略:以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为例[J].地理教学,2019(11):45-48.

新疆沙雅县第二中学  新疆阿克苏  842200

猜你喜欢
考查题目核心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追根求源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