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听力理解的非语言因素

2020-09-10 06:24蔡品珠
高考·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听力因素

蔡品珠

摘 要:对学生来说,要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首先要先培养听的能力。要经过大量的听力训练。不但要教会学生语言的基础知识。听力技巧、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心理因素等非语言因素也不可忽视。在听力训练中也要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听力训练;听力技能

听力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 大致分为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探讨非语言因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非语言因素是指听力技能、文化背景知识和心理因素。

一、听力技能因素:

听力技巧大致有预期联想与推断、抓住要点、连贯记忆和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学生们在听力上存在某些差异, 但一般耒说,不是智力上的差异,尤其对初学者耒说,主要是听力技巧方面的问题。

1.预期联想与推断

如何进行预期联想和推断呢?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标题和主题句获取初步的信息。如材料的标题是smoking 学生听到这一标题就可能联想到air pollution/dirty/illness/money/ fire等与之有关的词。又如,当学生听到Christmas这一标题,便联想到Santa Claus/present/Christmas cards/Christmas tree等与圣诞节有关的其他事物。这样学生对所听到的内容大致有所了解,理解就容易多了。此外,还可以通过下文获取信息矫正、补充前面不准确和不完整的信息。因此,预期是跨越时空,反复进行的思维活动。在听力训练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预期联想和推断能力。

2.抓住要点:

听力理解主要是听懂材料的基本思想。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对词和句等语言知识理解,听音时不需要力求听出每个词、每句话。可以忽略对话语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关键词、句和语篇上。抓住主要信息是关键。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略全文了。这样才会抓住中心思想。而不是获得零零碎碎的信息。因此,在听力训练阶段要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抓住含主要信息的关键词的思维习惯。如有这样的一段话:

A:There is a limit of three books each person. Do you still want to have them.

B:Fine,thanks, I ‘ll return them on time.

Q:Where did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当学生听到“a limit of three books, return , on time”等主要信息的词后,就不难联系到对话是发生在图书馆(in the library).

对于配有练习的听力材料,听音前应浏览一下题目,以便能够抓住关键信息,如:where, when, why,who,what,how这样的句子更应注意。 有些名字,地名,数字等不能一听而过,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这样才能记住所听的内容。以下面为例:

A:I hope that the bank will be open.

B: The sign says: nine AM to five PM weekdays.

nine AM to noon Saturdays

close Sundays.

Q:When will the bank be open on Saturday.

a. It is closed    b.12 at noon to 9PM

c.9 AM to 5PM      d.9 AM to 12 at noon

如果有记录,听后很容易判断选择。 如果你在听之前仔细看一下这个话题,并快速记录下关于时间的单词,你一定会选择答案。 是的 专注和熟练的录音。 字数要用阿拉伯数字记录;人名用代码;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住主要成分 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全文。

3.连贯记忆

连贯记忆指的是要善于把听到的信息连续不断地记在大脑里。学生在听音时。即使听懂其中的句子,但往往听了后面忘了前面,无法在听完整个材料之后,记住全部信息。如果在听力中掌握记忆的技巧。 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因此,培养学生连贯的记忆能力。实际上大脑的储存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它超过高级精密的电脑。在学习中,只要我们调节好大脑的各个细胞,并使它们发挥自己的效力,即使很长的材料也能记住。

4.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要注意在短期和长期记忆中培养学生的技能。  人脑记忆信息的能力是在短时间内变得强大。 语音,语法和词汇练习是机械练习,可以用是或否的形式回答,判断选择等。例如:Unit4Listening Test: choose the one you hear.

(1)He ______nothing

A. saw   B.said   C.sold  D. showed

(2)She is_______(15/50) years old.

听力训练开始时,需要进行一定的以上形式的练习,培养短期记忆能力。  在倾听的过程中,识别 发音、语法、单词、理解单词的结构和意义是通过长期记忆来完成的。 因此,长期记忆技能使学生能够应用知识和语言经验 他们已经学会了听力练习技能。

二、文化背景知识因素

语言是以文化为基础的。 要听懂英语,如果听者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语言习惯、风土人情等社会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这将给听力理解带来困难。 因此,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提高听力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rest room 与汉语中“休息室”字面意义相同。表面上看两者完全相同,实际上rest room 在美国的英语中是指公共建筑物内的公共厕所、盥洗室,是厕所的委婉语。又如“A dirty dog” 是指坏小孩和”A sad dog”是指放荡的人、易闯祸的人,而不是单纯的表面意思。又如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常常有不同的联想和象征。拿blue 一词耒说吧,它除了指“蓝色”外,还常常含有一些贬义,可表示“悲伤的、忧郁的、沮丧的” be blue about prospects“对前景悲观”法国名曲“love is blue”译为“爱是忧郁的”另外, 还有“下流的, 色情的”意思,如a blue movie.

Spill the beans不是“散落的豆子”而是“桃李满天下”“in the big apple”不是指在大苹果里而是纽约的意思。

我们还发现,如果我们对背景有一些了解,即使听力材料很难,我们也可以推断出没有听清楚的单词和短语。如:听到有关Thanksgiving 的材料,如果学生对感恩节的知识(感恩节的时间、火鸡、谈论的话题)有所了解, 便可以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除外,文化还包括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如water –clock,美国的航空快件业务等。 第二语言学习者很难完全理解他们完全依赖语言而没有相应的知识。   因此, 教师要把背景知识以及科技知识、专业知识的讲授融入到听力训练中,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去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才能依靠文化背景知识以一定的内容和语境做参照物去感知话语的确切含义。减少学生因缺乏相关的知识造成理解困难,从而达到最佳的听力效果。

三、心理因素

教学实践证明,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听力效果。如果学生怀着良好的心理状态,充满信心,毫无压力地听,就会最大限度发挥应有的听力水平。因此,把听力分成几部分,或者中间穿插1-2分钟其他活动。使他们保持良好状态,发挥正常的聽力水平。

综上所述,要提高听力水平,既要重视语言因素,而且还要重视非语言因素,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经过长期、系统的听力训练,促进学生听的能力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听力因素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哈哈镜
哈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