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020-09-10 07:22齐伟辰张涛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齐伟辰 张涛

摘要: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类专业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根据课程特点构建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多种教育信息及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将传统的理论、实验、实践内容单独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理论与实验教学同时在互动实验室进行,同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注重实践,具有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能力,进一步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以培养具备创新、合作、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R9-4;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8-0123-03

基金项目院本文为2020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一般课题“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JX2020D145);“基于BOPPPS+PBL结合的药用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JX2020D178)研究成果之一。

药用植物学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把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作为它的研究对象,运用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分类等的一门应用型学科。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类专业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然而,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是“先讲后看”模式,结果教师很辛苦,学生听不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在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构建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期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注重实践、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进一步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具备创新、合作、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一、药用植物学教学现状

现阶段的全国药用植物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实践性教学[1],在药用植物学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与实践、互动教学、开放式教学、数字网络显微互动等方面开展诸多研究和应用探讨[2]。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實践能力为导向,可采用多样化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课堂内外一体化、多学科融合的多元化综合实验教学体系。互动显微实验室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数字网络技术,互动显微教学系统可数字成像和网络传输及多媒体教学,替代了以往功能单一的普通光学显微镜,为药用植物学实验和实践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和高效率的沟通手段。

“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改革也在持续推进[3]。针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需借助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明确药用植物学课程模式改革的方向,提出药用植物学课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改革措施。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实践性是课程的主要特色。为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有研究者创立实地实物教学法,并全过程融入教学环节中[4]。整合教学资源,构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识药”能力培养体系,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整体观的识药思维。

高等学校的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教授内容需要科学选择和高度凝练,教授过程需要合理安排和精心设计。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和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初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构架,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理论、实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套药用植物学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药用植物学教学质量,为我国创新型药学相关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分段式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立是否可以将多种教育信息及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获得符合实际教学特点的教学成果评价,从而进一步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需要进行比较研究。线上教学资源“中国大学MOOC”[5],可以对学生学习数据进行情况统计与分析,包括课程课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测试题正确率、讨论积极性等方面[6]。我们将新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生的学习数据和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二者的教学质量比较结果;同时,还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等形式,调研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感受和学习效果,从而得出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结果。

三、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新教学模式建立策略

(一)整合药用植物学教学内容

药用植物学教学内容分为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和药用植物分类三大部分[7],传统教学通常采用分段式的教学方式,这种理论知识积累和实验、实践能力分离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觉理论和实践的衔接性较差,内容抽象不直观,同时造成教学体系不完整。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可以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连贯式的教学形式会使学生听得懂、记得牢,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可将药用植物学结构部分从细胞、组织到器官的显微结构内容的理论课和实验课融合在一起,讲解的同时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自主在显微镜下找到结果。其次,可以将理论课内容“药用植物的形态及分类”部分和实验、腊叶标本制作、鉴定及野外实习有机结合,讲解到每个部位时,学生都能直接验证,不会感觉枯燥难懂,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典型实物引入教学,让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认识由宏观逐渐向微观的过渡,将药用植物的形态与其内部结构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药用植物各部分的教学效果。

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调整线下教学内容,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将网络信息技术和授课内容有机结合。将传统的授课教师讲台上讲学生听的模式,转变成部分授课内容由学生在线上自主完成[8]。比如教师可将药用植物分类的理论部分制作成慕课,让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完成学习,实现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对于药用植物学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拟再现真实的药用植物实训场景,将虚拟现实应用到实际教学培训中,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教学形式改革

要实现药用植物学教学内容整合式教学,就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变原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地点、实践教学工具及技术等,并重新分配药用植物学课程授课学时比例,将一部分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合并,建立一体化的新模式。教学地点由教室改变为互动显微实验室,在互动显微实验室中授课,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传输、数字成像技术等把现代信息技术融进课堂,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式教学[9]。药用植物实验课教学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互动实验室可以贮存图像信息、语音系统相互交流,共享清晰图像,通过网络实现图像和资讯的异地共享等功能。同时,药用植物学实验课使教学变得高效,将有利于搭建手段更为多样、交流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的教学新平台。

对药用植物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并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学生学习数据,学生测试成绩,讨论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其研究结果有利于药用植物学课程在教学质量和效果上的提升。首次将药用植物学做一体化授课教学,根据授课内容调整教学模式与地点;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教学资源,采用一体化的构建方式,并竭力打造易用、高效、优质、实践性强的教学体系;改变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的现状,建立多媒体、立体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课程新模式。

四、结论

构建“药用植物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多种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单独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成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在互动实验室进行,同时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有助于学生增强实践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進一步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以培养具备实践、创新、学习合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新慧,冯军,王建寰.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07):93-95.

[2]齐伟辰,朱妮娜,张天柱,等.《药用植物学》多重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6):26-29.

[3]吴晓毅,刘长利,藤李利,等.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0(01):60-63.

[4]高长久,孟令锴,梁启超,等.理实一体化模式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6,19(03):132-134.

[5]郭庆梅,张文玉,张永清.基于MOOC的药用植物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06):57-59.

[6]林双泉.国内高校MOOC建设与教学的反思[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5):49-54.

[7]刘春生.论《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6):1-3.

[8]贺润丽,刘计权,樊杰,等.药用植物学全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20(10):759-762.

[9]李润美,杜勤,澎光天,等.显微互动系统在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成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09):232-234.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关于本科生纳米概念教育的探讨
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浅谈中职汽车商务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