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地理高考备考中高阶思维的实施策略

2020-09-10 07:22张益丽
高考·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实施策略高中地理

张益丽

摘 要:高考是部分人的人生轉折点,高考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在高中的课程中,地理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科目,要想实现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在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教师可以考虑在课程中设计问题,利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为高考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高阶思维;高中地理;实施策略

高阶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要求,可提升思维方式,提高思维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方式和创新思维。问题设计是培养高层次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设计高效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进而提高高阶思维能力。在理解问题教学与高阶思维训练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高阶思维训练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要求和特点,从中得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启示。

一、问题式教学促进高阶思维的培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提出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是最关键的两个环节,在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学生的地理思维构建是关键。由此看来,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框架。假如问题的设计不够合理,就不能达到上述的效果,起不到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问题式教学就不能正常开展。分析主要原因,教师对于解题没有科学的方法及巧妙的技巧。判断设计的问题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首先,低阶与高阶思维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其次,培养学会的高阶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与积累;最后,高阶思维的培养是多种思维的累积,不是某一种思维的具体表现。

二、高阶思维培养是地理高考的必然要求

高考不断加强对学生更高层次思维的要求。以2019年地理高考为例,只有5道题测试学生的低阶思维,占25%;其余考察的都是高阶思维占75%。这说明高考对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单一的讲教材,忽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并不能满足高考的要求。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教师必须对地理知识架构和内容进行充分思考,提出一个其实可行的方案,体现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价值。目前,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还专门开设了有关的课程进行专业指导。总体来说,不管什么方式的教学,都离不开问题式教学,科学合理的问题确实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培养高阶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选取地理教材中的实例,结合具体情况,设计一些高端问题,分析并提取出关键点和问题的设计巧妙之处,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1.研究对象的选取原则

结合高中地理课的知识,选择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研究和分析其设置的问题,提取关键和有效的问题,试图得出相应的结论。

2.研究对象选择原则

确定研究对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例子应该离不开生活,可以方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交流沟通。②实例必须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③例子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符合问题式教学方法征。因此,实例为“盘锦大米”的发展前景问题探析。

3.课堂问题的提取原则

一堂课上,教师可以设置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要有技巧,筛选出无效的问题并删除掉,包括以下几类:①这个问题不需要学生回答,教师直接说出答案。②问题的回答需要教师进行提示,学生只做部分回答。③为了使教学语言和教学环节顺畅平滑,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学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④讲课过程中口头禅的问题。删除以上几种类型的问题,剩下的问题便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

4.问题设置的记录结果

对课程中的问题及结果进行记录、整理如下:

5.结论

可以发现问题设置的基本特征:①在问题设置时,高阶思维的问题也有与低阶思维兼顾,先讲低阶思维再讲高阶思维;②这节课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为重点;③所有的问题有一个核心问题,即“锦州大米”。在此基础上,分析盘锦地区大米的种植范围、自然条件、销售渠道、趋势走向,问题的设计接近于高考地理试卷。

四、启示

1.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同等重要

一堂地理课的问题不仅要有高阶思维,也要有低阶思维。首先,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课程内容的不同,适时选择,有的适合用高阶思维是解释,有的则需要用低阶思维解释。二是,认知与思维之间的关系。高低阶思维是高阶思维的基础,处理这两个问题的更好方法是放在一组问题中,低层次的思考问题在前,高层次的思考在后。但须注意,用低阶思维解决问题是基础,用高阶思维解决问题是升华,是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2.延长问题设置的时空序列

在高中地理中,时间和空间是两个不同但又非常重要的语境因素,随着时空的变化,问题的设计需要随之改变。例如可以这样设置问题: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干旱地区和盐碱地可以种植水稻。请问:①分析干旱地区和盐碱地种植大米对本区域的发展有何影响;②如果大面积的种植大米会有哪些困难;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意见。通过以上问题分析,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农业的发展,原来不可种植的区域,通过改变,完全可以用于耕作。但地理教材上,还没有进行更新,对现实问题无法解释。由此可见,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超前思维,最好与学生的认知有差异,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锻炼学生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方法很多,提问式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应当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但长期以来,受高考的影响,人们仍然关注着分数,问题设计在课堂应用过程中受限,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雪.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区域地图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李启帆.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地理教学问题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实施策略高中地理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