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领域工程车辆底盘变型设计研究

2020-09-10 03:04于成超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期

于成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化,在当下的专用车辆底盘变型设计中也提出了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工程建设的稳定有效进行,建立健全良性的工程车辆发展机制。这类工程车辆的底盘能够随着道路交通的情况变化而衍生类型的调整和转变,能够保障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能够随机转化自身的模式。根据林地作业环境要求、设计要求和变换前后履带几何形状和长度变化等特点,在此技术上为我国的专用领域工程车辆底盘设计奠定稳健的数据和技术基础,推进我国专用工程车辆底盘设计的有效升级。

关键词:底盘变型设计;变换机构;机构参数

0  引言

在我国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建设工地的位置有不同的变化,工程车辆运行也需要自身设备和技能的转变,进而能够在保证车辆运行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稳定的生产工作。工程车辆在底盘设计的同时应当满足在不同环境中车辆具备良好的爬坡、越障、实现原地转弯等优点。不能避免的是在常规公路行驶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油料消耗过多、车辆行驶不稳定因素的现象。基于此,技术和工作人员已经逐渐研发了具有多样化行驶技能的专用工程车辆,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需求进行机动化的调整。在本文的研究中针对林业环境中能够使用的工程车辆底盘设计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整合,力求工程车辆的底盘设计能够满足现阶段我国林业环境的需求,为相关领域和设计部门提供坚实的数据理论基础。

1  专用车辆底盘变型设计

1.1 专用车辆底盘结构设计

专用车辆底盘设计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性的组成部分是车轮和履带,相关的构成形式如图1。

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车轮和履带的变化能够随着行驶位置的变化进行,详细内容见表1专用车辆底盘设计的种类划分,车辆能够适应林地环境中崎岖不平的道路,也能够适应正常路面的平稳坚实,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 专用车辆底盘变型传动系统设计

在专用车辆底盘设计的过程中,底盘部分中有两个部分组成,双电机为动力来源,能够促进左右两端的运动模块的运转。在此基础上传统的转向机构便不在工程车辆底盘中行使自身的职能。这种设计形式能够在现阶段的设计中使用差速转向。通過双电机分别驱动左右两个运动模块产生机械能和动力,进行底盘行走形式的转变和使用。

2  专用车辆底盘变型设计参数分析

在专用车辆底盘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车辆不同环境下的行驶模式都能够有效发挥,通过双电机分别驱动左右两个运动模块产生机械能和动力,进行底盘形式的转变和使用。

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底盘形式的变化,进而在履带行驶与车轮行驶中不断转化,其中的履带包络线周长长度会根据工程车辆运行中的路况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情况中,这种变化尤为明显。但是应当保证履带包络线周长长度能够在保证车辆运行稳定的范围内变化,否则则会影响车辆运行。保证设计中各项零件参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能够在满足行驶需求的同时保证车辆底盘的安全性。

在使用履带行驶的过程中,履带下沿与地面接触,车轮离地,不与地面相接触。在使用车轮行驶的过程中,支撑轮A2处履带与地面线接触,车轮与地相接触。由此可见,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中,专用车辆的底盘零件运行形式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进而选择适宜当下车辆运行的模式,奠定车辆运行的良好基础。

车辆底盘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满足驾驶员的驾驶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也应当参考和尊重行驶环境中的自然情况,保证车辆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对行驶的位置和环境造成影响。

3  专用车辆底盘变型参数仿真分析

根据对工程车辆设计底盘的设计中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合,进而能够利用现有的数据对于车辆底盘设计进行建模,在仿真模拟的阶段中有几个关键性的数值是L30、L40、LC、L,以及互为变量的两个因素车轮支撑杆与Y轴夹角α。

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能够看出,车轮原本的行走模式是65°,履带的行走模式是75°,二者出现明显的变化时,履带的长度也会随之不断变化。

在车辆底盘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保障车轮和履带的传统运动系统能够随着车辆运行进程不断调整自身的长度,进而能够保证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具备稳定性。在研究的过程中根据车辆底盘设计的各项参数进行建模运算,得到车辆底盘设计的最优选择。

在车辆底盘设计的过程中,在仿真模拟的阶段中有几个关键性的数值是L30、L40、LC、L,以及互为变量的两个因素车轮支撑杆与Y轴夹角α,之间会根据其中某项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当α=65°时,此时底盘为轮式行走模式。

在驾驶专用车辆的过程中,受到路况的影响应当进行车辆底盘的不同状态转化,进而能够进行稳定有效的运行。有效的判断出在车辆处于不同的运行环境的基础上,车辆能够实现两种机制的运行模式,保证自身行驶的稳定性,满足驾驶员的需求。

根据上文的研究内容能够看出,在当下的研究进程中对于工程车辆底盘的设计能够保证自身的合理性和实践应用的有效性。在此基础数据的建模分析也具有真实性,能够满足设计和使用阶段的多样化需求。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化,在当下的专用领域车辆底盘变型设计中也提出了更加有效的措施。这类专用领域的工程车辆的底盘能够随着道路交通的情况变化进行衍生类型的调整和转变,能够保障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能够随机转化自身的模式。在我国工程建设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建设的位置有不同的变化,车辆运行也需要自身设备和技能的转变,进而能够在保证车辆运行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稳定的成产工作。车辆在底盘设计的同时应当满足在不同环境中车辆具备良好的爬坡、越障、实现原地转弯等优点。进而能够提升相关行业的设计发展理念与机制,转变传统的设计流程和设计形式,为当下的专用领域车辆底盘设计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怀新.工程车辆牵引动力学概述及其研究回顾(13)[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3):61-64.

[2]熊万奎,洪瑶,唐凯.浅谈工程装备的发展由保障型向战斗型转变[J].工兵装备研究,2005(3):1-5.

[3]朱宁.特种车辆底盘液压系统散热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0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