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研究

2020-09-10 03:25张桂敏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新效率制造业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涌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步入世界前列。中国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是整体不够强,主要原因就是创新性不足,生产效率低下。本文将分别从我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动力、我国七大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思路、一带一路地区制造业创新效率三个方面对我国制造业创新效率进行研究与总结。

关键词:制造业;创新效率;创新资源

1  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动力

我国传统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动力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资金的大量投入,二是公司内部以及人员的变动。但是这两种方式在制造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随着制造业逐渐的发展与成熟,这种方式对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收效甚微。所以,想要生产效率的提高,必须另辟蹊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全面发展制造业,全面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我国处于核心地位的产业是制造业,而在制造业领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极其重要。如今,是否能够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力效率,要看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创新。创新不只是一句口号,还要紧跟国家改革创新的步伐,把握住改革创新的方向。在科研方面要加大资源投入,促进生产、技术、研发的三者一体化发展,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品牌,从而为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注入强大的动力。

②资本和劳动力的有效配置。在我国的制造行业,资金的均等投入对提高生产效率的收效愈加弱化。尤其是类似这样的资金投入在不同的地区之间、不同的行业之间过分的均衡化,最后收到的生效率提高效果就更加的弱化。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必须打破目前的这种状况,必须进行资本和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削弱各种制约性的因素,在市场杠杆作用的指引下,带动资金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得基本的生产要素得以从生产效率低的地区重新配置到生产效率高的地区和行业中。

③重视创新,改变传统制造业模式。我国制造业刚开始的发展模式是:首先从国外购买先进的产品,然后学习先进产品中涵盖的高新技术,最后测绘先进产品设计出自己的产品。这种制造模式,在制造业刚起步的时候对于制造业推动作用比较明显,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也比较明显。但是这种制造业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差,自主研发能力弱。直接导致制造业整体发展遭遇技术瓶颈,需要从内核上进行创新的时候,难以改变传统制造业模式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的制造业应该加大在科研方面资源投入,重视整个产业群的人才培养,提高整个制造产业人员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2  我国七大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思路

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要包含七大部分,这七大部分主要有: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由于这七大装备制造业生产的产品不同,企业的规模不同,人员素质、资金投入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创新效率提升的方式也必然存在诸多不同。从整个制造行业分析来看,仪器仪表制造业、办公用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整体的创新氛围较好,创新的模式较多,综合的创新效率也是较好,以后只需要继续保持着这种创新效率发展态势即可。金属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三类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成效比较低,不能达到创新效率提高要求。

对于金属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来说提高创新效率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科研创新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不能仅仅学习别的国家的产品制造思路,还需要有效的加以吸收,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之后,还要提出具体的创新思路。第二,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合,集中行业的优势,培养更多的创新力量,创造共享的创新资源,合理进行创新资源的规划与配置,行业联合起来共同承担创新带来的风险,这样整个行业的创新思路、创新规模就可以形成,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创新效率提高。相反,对于专业设备制造行业来说,为了提高创新效率,需要适当缩减研发资金的投入,降低研发投资的规模,确保研发的团队以及研发资金的投入保持较好的比例,确保资金、资源、人员得到合理优化配置,從而实现创新效率的提高。

另外,对于装备制造行业整体分析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较大一部分的资金来源于国家,如军工企业就是国家在上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尤其是科研方面,创新团队比较成熟,创新技术更新较为迅速,积累的创新经验也比较多,所以,可以把积累的创新技术,通过适当的改进,转化为民用技术,这样可以给民用装备制造业提供新的创新力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七大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另外,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高,一定要注重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明确分析客户的需求,提出适用市场需求的创新技术,这样既可以给企业带来创新效率,又为企业的生存带来更大的空间。

3  一带一路地区制造业创新效率

我国在经济发展上提出了很多有战略意义的措施。其中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就是“一带一路”,制造行业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我国西部制造业的整体发展现状正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创新效率水平低下。为了提高西部制造业的创新效率,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①全国性措施。从全国的角度出发,首先是在制造业人才培养上投入更大的资金,进行更加细致的规划。其次是有效利用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产出效率,最后是改革创新激励制度。

②一带一路地区性措施。我国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需要改善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跟进一带一路的国家策略,合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逐步进行有效的产业转移,带动小微企业发展。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看,要抓住产业转移和“一带一路”两个机遇。首先,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做好东部制造业转移承接的统筹规划,避免盲目引进,因地制宜的打造好地区增长和空间产业聚集,形成产业互补链条。其次,“一带一路”重点圈定的省区进一步打造交通、市场、创新、环境、金融等各项区位优势,吸引人才和商机,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关键节点作用。

4  总结

针对我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总结如下:

①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动力方面,需要全面发展高技术,有效配置资本和劳动力,重视创新并改变传统制造业模式。

②我国七大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思路方面,金属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三类制造业需要加强企业科研创新建设,需要企业间联合共享创新资源,需要合理优化配置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

③一带一路地区制造业创新效率方面,分别阐述了全国性措施和一带一路地区性措施,重点强调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和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伯超.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2]赵磊.基于创新价值链的我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3]刘莉.制造业集聚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广西大学,2019.

[4]刘亭立,李翘楚.高端制造业创新效率驱动力研究——基于技术产品价值发现视角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2):137-140.

[5]范德成,林巨伟.“一带一路”视角下地区间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5,35(04):76-78.

作者简介:张桂敏(1986-),男,江苏泰州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机械制造与技术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创新效率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2016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排行榜
2016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基于DEA模型的东北三省国有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分析
管理层持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