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也要快乐哟!

2020-09-10 05:06谭家莲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蚱蜢教室爷爷

谭家莲

按照惯例,每到重要的节日,我们班的同学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一番。2007年的元旦节也不例外,我们开心的欢度节日,庆祝会结束了,我饱含激情地说道:“祝同学们元旦快乐!”话音刚落,一个声音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响起:“老师,你也要快乐哟!”我们循声望去,这声音来自桌底下,一个在全校出名的调皮大王——王正之口,只见他从桌底下爬了出来,并慢慢地站起来,手不自然地挠了挠后脑勺,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同学们顿时惊呆了。(似乎教室里的空气顷刻间凝固了)突然教室里响起了欢欣鼓舞的掌声,与此同时教室上空回荡着“老师,你也要快乐哟!”此时的我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快步走向那个满脸是灰的孩子,紧紧握住孩子的手,说:“谢谢,谢谢你的祝福,谢谢同学们的祝福。”并深深地鞠了个躬。2007年的元旦,我迎来了孩子们的祝福,我被浓浓的幸福包围着,此刻我深深的理解了魏书生校长的一句话“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

坐在回家的车上,我心潮澎湃,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

记得一年级分班之时,他原本没分在我班,可是阴差阳错,他与另一个同学搭在了我班,我本想拒绝,可转念一想:这孩子看起来挺聪明,眼睛亮亮的,只是脸上衣服太脏了,一看就是没人管的孩子,如果我拒绝了,对他幼小的心灵不会是深深地伤害吗?就这样,他来到了我们班。他的确非常聪明,上课听讲比较认真,作业也完成得不错,但就是喜欢打人,班上没有被他打的人简直寥寥无几,尽管平时对他耐心教育,以为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每次教育之后他依然如故,大部分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跟他同桌。可是我作为班主任,也不能来孤立一个孩子吧。于是我利用一个中午,在一个村民的带领下进行了家访。

从他爷爷的口中了解到,王正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已经六十多岁了,奶奶瘫痪在床上已好几年了。父亲是个残疾人,靠贩牛为生,脾气暴躁,三句话不好就操起拐杖一顿暴打。母亲正在监狱里服刑,该孩子极度缺少母爱.我敏感的意识到,他的爱打人与父亲的脾气有关,在他的生活圈子里"打"成了主要的交流手段(他好象不太会用语言说出心中的不满)。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该怎样帮助他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多次的、有意无意的与他聊天,并了解到:他最爱他的爷爷,因为爷爷经常给他讲故事,教他作许多小玩意儿,如草编的蚱蜢、竹做的蟋蟀,还给他买许多好吃的,……说着说着,两眼放光,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还不好意思,挠挠头。就在我们交流时,我有了一个主意:于是我跟他约定,让他做一个蚱蜢或蟋蟀,并在劳动课上教大家做。他略微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答应了。第二天,果然带来了一个精致的草蚱蜢和一个竹编的蟋蟀。我在班上表扬了王正,并请他教大家做,他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称赞和羡慕,同学们纷纷给他鼓掌,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小小的脸上荡漾起幸福的笑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发自内心的笑,我趁机告诉他,如果你不再打同学们了,同学们会给你更多的掌声,也会和你成为好朋友的,你愿不愿?只见他沉思了一会儿,爽快地答应了。我伸出手说:“来我们来拉个钩,并一起念道:拉钩拉钩,一百年不许变。”

从那以后,王正变了,渐渐地打人少了,听课认真了,发言积极了,考试成绩也提高了。转眼到了四年级,王正的妈妈服刑回来了,原以为王正该过好生活了,可是他妈妈身上的不良习气严重影响着王正,王正身上的钱多了,经常迟到、早退。与他妈妈交谈,效果不佳,把责任推到了孩子身上,四年级下期王正随父母转到了开县一所小学就读,未读两个月被学校开除了,剩下的时间就流浪在社会,父母听之任之,哎,真是养不教父之过。

五年级上期,他又重新回到了我班,由于几个月的流浪生活,造成他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他学会了吸烟、偷东西,就象社会上的小混混一样。为了避免对班级大面积的影响,我把他单独编在一个位子,一有空就与他聊聊流浪生活,了解他的过去,时不时地说出想帮助他的意思,希望他真正地再次融入到班集体,真正成为其中一分子,让他明白老师的苦心。虽然如此,他还是经常逃课,经常是星期五一放假,直到下周星期一还不见人影,后来了解到在家里他常常遭到父亲的毒打或是不敢回家犯了错就跑云阳,到熊家。在我的班队记录中,他一共跑了十八次,每次我都苦口婆心劝导他,开导他并给予他慈母般的温暖。同时发动班上的同学多说说王正的优点,如劳动积极、喜欢帮助同学、心灵手巧等,慢慢地王正跑的次数少了,每次跑的时间间隔变短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到了六年级时王正再没有逃跑过,还为班级作了不少好事,看著他重新回到了班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快乐地生活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从王正的故事中我有三点感悟:

首先,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家庭,这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首要保证。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其次,是需要老师的关爱,需要老师潜移默化地用语言行动去感召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温暖,老师的热情,老师无私的爱。教育一个人并不简单,因为人是千变万化的,不能一劳永逸,需要耐心地、细心地、慢慢地去耕耘,去引导,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急功近利对于教育教学都是致命的。成就一个人难,但毁坏一个人容易。

再次,老师也需要鼓励,王正的那一句:“老师,你也要快乐哟!”让我明白:老师也需要来自领导真诚的鼓励,不是敷衍的鼓励,因为真正能做到“宠辱不惊,漫看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还为数不多;老师还需要学生的鼓励,让温暖、快乐充满着老师的心房,她(他)才更有激情地投入到新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才不会只把教育教学当作工作而是当作享受;老师需要来自家长的鼓励,家长的一声问候,一句感谢的话语,也让老师挺有成就感的。

是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我们用爱去浇灌一个孩子时,孩子也会给予爱的回报,在我心灵最脆弱之时,那一句“老师,你也要快乐哟!”再一次点燃了我对教育的热情,真正感谢的应该是他——我的孩子们,是他们给予了我心灵的慰藉!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漳周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蚱蜢教室爷爷
不要在教室打闹
小蚱蜢
冬爷爷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站着吃
爷爷说
可爱的小蚱蜢
铺天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