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前识字核心经验推进策略研究

2020-09-10 05:06姚晓芳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推进策略大班

姚晓芳

摘要:《幼儿园教育教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语言发展目标中说明5-6岁幼儿“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 针对目前我们幼儿园大班前识字现象存在:教师对前识字意识关注不够、机会创设不够、前识字活动经验不足导致幼儿前识字感知机会较少、兴趣无法满足、认知能力较弱等问题, 课题组成员分析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特点,通过运用环境浸润、经验激活、游戏助推三种策略给幼儿前识字提供支持与帮助,让幼儿在与符号、标识和文字的互动中获得对文字的兴趣,发展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

关键词:大班;前识字核心经验;推进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1.1 教师对前识字意识关注不够,幼儿前识字感知机会较少

教师缺乏培养幼儿前识字能力的意识,如幼儿园很多环境中的符号和文字是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因为教师没有意识引导幼儿关注,错失很多前识字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积累符号和文字的经验。

1.2 教师对前识字机会创设不够,幼儿前识字兴趣无法满足

大班幼儿已经到了对文字符号敏感的时期,经常指着图画书中某个熟悉的字大声朗读,他们有时只读了文字的半边,有时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上解說,根本与文字不符,教师遇到这种情形很多会直接忽略幼儿的兴趣,直接告诉幼儿书中的文字,或是说等你上小学就会学习这些汉字了,错过对幼儿前识字兴趣的培养,久而久之幼儿的识字兴趣就不高涨了。

1.3 教师对前识字活动经验不足,幼儿前识字认知能力较弱

因为教师的组织前识字活动的意识弱,不能用很好策略给予幼儿支持,幼儿对符号和文字的功能、形式和规则意识都不能很好的形成,如到了大班对文字的阅读规则,组成规律都没有一定的认知,根据规则猜测汉字意义的能力也很弱等。

鉴于以上分析与思考,课题组提出“大班前识字核心经验推进的策略研究”。将通过运用环境浸润、经验激活、游戏助推等三种策略,帮助幼儿前识字学习的策略,帮助大班幼儿提高前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 研究策略

2.1 环境浸润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创设丰富的文字环境是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发展潜在的教育手段,教师有意识地借助图画、图示、标识、文字等有意义的符号创设前识字环境,并且无意识地呈现前识字的环境,让幼儿通过这种前识字环境的创设,浸润在丰富、积极的文字环境中,幼儿前识字经验就有了发展的“空气”。

2.1.1 符号链接,画面表述

儿童生来就有想象的天份,他们是想象的天才,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每一种事物在他们眼里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而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与积极性,因此,我们在创设区域活动时,把创设区域规则的任务交给幼儿,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制定区域活动规则,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把组成汉字的部件符号想象成一件事情、一样物品或一幅画,例如,在语言区幼儿讨论的活动规则是:看书的时候需要安静,与同伴交流时要轻声交流,收拾时物品要摆放整齐等,这些活动规则幼儿用符号、图画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来,张贴在语言区醒目的位置;又如,生活区创设进餐规则,让幼儿用图画记录的方式记录进餐前、进餐后的规则,利用符号表达链接画面进行前识字表述这种方法也比较简单,更易让孩子们接受。

2.1.2 材料激发,满足欲望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而游戏材料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以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通过提供能呈现符号和文字类操作材料,让幼儿可以运用书写、制作符号和文字等材料来表达和发展大班幼儿前识字的核心经验。

2.2 经验激发

根据幼儿善于记忆形象直观的内容,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东西的思维特点,我们教师就要想办法把一些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如果一味枯燥、简单、机械地让幼儿在字卡、读音中被动的机械记忆,这样的活动绝不是我们提倡的前识字活动,它不仅对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推进没有促进作用,还会降低幼儿对符号和文字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要在起步阶段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主动渗透幼儿的前识字,充分调动幼儿前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幼儿去体验前识字的乐趣。

2.2.1 绘本呈现,兴趣激发

绘本又称“图画书”,图画书中的文字不仅表现“画外之音”,也会通过大小、样式、环绕等不同,承担着叙述图画书内容以及表现图画书中人物语气和情绪变化的功能。图画书是幼儿阅读的主要材料,也是发展幼儿前识字经验的重要载体,据研究表明,幼儿从5岁开始,在图画书阅读中对文字的关注会有明显增加,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还会表现出“假装阅读文字”的行为。大班幼儿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是观察能力的敏感期,我们教师可以通过绘本阅读发展幼儿观察和自我表现的能力, 根据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而图画书是我园的特色活动,每周都会有一个图画书集体教学, 所以在语言区投放了大量的优秀的图画书,例如《图书馆里的老鼠》、《兔子先生去散步》、《不会写字的狮子》、《我喜欢书》等等,这些图画书封面上不同字体的文字给幼儿提供了了解文字功能和初步形成造字规则意识的机会。

2.2.2 名字设计,主题跟进

随着大班幼儿知识经验的丰富,孩子们会逐渐对文字产生兴趣,在环境创设之初,我们通过课题组内的课程审议,根据课程主题来投放区域材料,跟着主题走。今年3月份我们在开展主题《走进小学》主题审议中,有老师提出汉字的认识是十分符合这个主题的,而且主题中就有关于象形字的单元活动。针对幼儿对文字认识的经验,我们发现孩子最熟悉的文字就是自己的名字,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名字,每个名字里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因此活动前我们让幼儿回家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和所含的意义,然后在美工区创设《我的名字画》活动,我们将孩子们的名字打印出来,让幼儿在发挥想象的基础上,结合文字独特的字形结构,大胆表现自己的构想,把自己喜爱的事物包含在字画中,并通过添画再创作进行创意表现,有的幼儿把自己的姓氏用彩泥粘帖的方式表现出来;有的幼儿用各种动物、植物把名字中的一个字拼画出来;有的幼儿给名字装扮上了漂亮的花纹和装饰……,这个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对自己以及同伴名字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幼儿对文字的兴趣,知道汉字意义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3]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城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推进策略大班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基于“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的游戏化歌唱活动设计——以大班歌唱活动《顽皮的杜鹃》教学为例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电子商务发展与政府推进策略研究
浅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推进策略
新时期高校党代表任期制的思考:历史、现实与推进策略
浅谈幼儿园大班讲述个别化活动材料的问题和投放策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