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庭、教师

2020-09-10 05:06常瑞芬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家长

常瑞芬

摘要:作为一名有着20年一线教育工作的教师,面对现阶段学生出现的普遍现状和老师们的困惑,我深刻感觉到现在的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要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他们大多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与老师主动的沟通交流基本为零。即使是个别重视教育的家长,也仅仅只是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完全不把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当回事。面对这样的家长,面对他们的孩子,老师们也是身心疲惫。我既是一个从教多年的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家长,面对身边的现象,简单的谈几点自己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关键词:孩子;家庭教育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曾说过,孩子五岁以前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他的今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作为一个有着20年一线教育的教师,我感触很深:现在的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看重物质,轻视思想,只看眼前,不考虑长远。所以呈现在老师面前的孩子们,有时真让老师们束手无策,所以也怪不得老师们常说,现在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下面我简单的谈几点自己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教育孩子的体会,仅供各位家长朋友们参考。

1 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

我个人认为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是所有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条。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等。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用终生,坏的习惯改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我认为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时候抓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我的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引导她,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感知和体验,自上幼儿园起她就深受老师和小朋友的喜欢,上小学后,我又开始培养她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不会的问题要先思考再去问,放学后要先写作业再去玩等习惯,我认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孩子自然就会逐步走入学习正轨。而面对已是中学的孩子,我觉得家长应做到,对孩子物质上量力而行,但不能与分数、成绩 挂钩,否则很容易养成孩子的功利思想,偏离了学习的本质。在日常交流中要注重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物质享受上投入的时间多,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必定就会少,学习成绩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2 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这里的“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平时多跟孩子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尽量成为孩子的交心朋友。初中阶段的孩子是最难管的,我想各位家长一定有这个感觉,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思想叛逆期,一般多任性、孤僻、脆弱、自以为是。我认为这个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及时鼓励并引导孩子多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融入集体的快乐,这样有利于孩子变得善于团结、宽容,友善,开朗和自信。我始终认为,只要孩子的心里充满了阳光,孩子眼前的一切都会是光明的、彩色的。

3 营造舒适稳定的家庭环境

我认为在家里,首先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独立并安静的学习环境。当孩子在学习时,父母尽量不去打扰他,不要去给他端茶送水,也不要去做那些打牌、看电视等噪声大的活动。其次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民主、健康、宽松的家庭氛围,空闲和孩子聊天时,多讲一些能带给孩子正能量的话题,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活潑、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4 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

孩子上小学时,家长不要过于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应注重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注重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到了中学,随着课程的增加,作业量和考试次数的增多,孩子难免会出现压力增大,情绪紊乱、心情烦躁的现象,这时,我们家长一定要冷静地对待孩子,孩子的分数考的高了不要得意洋洋,孩子的分数考差了也不要情绪低落。我相信,只要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像考试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认真地考试,成绩就一定不会差不到哪里去。因此我认为家长就应该随时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及时帮助孩子在情绪和成绩波动期调整好心态,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才是关键。

5 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

老师是孩子的知识传授者,道路指引人,更是辅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有效推动者,因为老师们跟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心思是一样的,都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都能成才。但老师也会和我们家长一样无法做到对每一个孩子都无微不至,完美无缺,这就需要我们家长与学校老师积极配合,加强交流,形成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大合力,才能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作为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配合学校,相辅相成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我们一定就会得到,只要各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科学培养,合理施教,您的孩子就会成为最优秀的孩子。深爱孩子的家长们,让我们一起为培养新时期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努力吧!

(作者单位:新疆博州教育局)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习惯家长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家长错了
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