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走进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

2020-09-10 05:06朱旗凯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朱旗凯

摘要:“教学做合一”是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教学思想,指出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做合一思想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掌握语文知识的规律,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做合一;教学策略

陶行知先生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理论实践结合的方式增强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效率,才能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效果。但目前的小学语文地低年级课程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要利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促进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课堂的进步。

1 教学做合一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的意义

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出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探索意识,对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首先,语文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日常的对话和信息的传递都离不开语文知识,但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较少,理解能力也比较差,教学做合一能将教和学渗透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 教学做合一走进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的策略

2.1 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这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运用创新、趣味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避免学生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通过深刻理解的方式体会课文含义,真切体会课文情感。

以《我是什么》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感:

教师出示谜语:“一朵棉花糖,想吃够不到,为啥够不到,因为在天上”

学生:天空。

学生:云朵。

教师:已经有学生会回答出来了,正确的谜底就是云。

教师:那接下来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下山到”。

学生:雨。

教师:这个谜语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雨下山到”,大家可以试着在纸上写写这个字。

学生:是雪,雨下面有个倒着的山,合起来是个雪字。

教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那谁能说说云、雨、雪有哪些共同点?

学生:它们都是水变的。

教师出示不同天气的图片,引出课文题目《我是什么》。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找出课文中的“我”可以变成什么。

这种教学方式既能调动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启发了学生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2.2 组织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理解

教学做合一理念指出要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体会语文的学习乐趣,感悟到知识内涵,从而加强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低年级学生有着很强的动手欲望,教师可以借助手工制作、绘画等活动开展教学活动。

以《找春天》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理解。

教师:作者说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大家在课文中找找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学生:因此春天藏在了田野中,到处都有春天的气息。

教师:那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春天的痕迹呢,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公园中寻找春天。

教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找找公园中春天。

学生:草地上的小草、野花,树上的新芽、涓涓细流的小溪都是春天。

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春天,不仅能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对语文与生活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时间探索能力。

2.3 合作探究知识,启发学生思维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不强,无法在教学中自主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引导和设问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挖掘和总结信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以《乌鸦喝水》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师:许多同学不明白,“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我们来研究一下。

(出示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师:同学们读一读句子,想想乌鸦是怎样把石子放进瓶里的?

(生读句子)

生:乌鸦是一个一个地把石子放进瓶子里的。

师:“一个一个地放”是怎样放?

生:一个一个地放就是放完一个再放一个。

师(问同学):这样是一个一个地放吗?

生(齐):是。

师: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進瓶里,瓶里的水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请大家要注意看,认真想。

(师示意学生继续一个一个地放石子直至水将升至瓶口)

师:瓶子里的水怎么样?

生:升高了。

师:很快升高吗?

生:是慢慢升高。

生:放进一个小石子,水就升高一点点,再放进一个小石子,水又升高一点点。

师:因为石子是一个一个地放,所以水是一点一点地升高,慢慢升高,书上用哪个词来说?

生(齐):渐渐。

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索的兴趣,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下启发学生思维,真正将教学做合一思想贯彻到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中。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实践,在教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诸叶静.“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9).

[2] 王莉.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J].新教师,2019(04).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