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引才”项目

2020-09-10 05:25单文芳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说明文文言文太阳

单文芳

近日,精河县教育局教研中心组织我县所有小学语文老师参加了《精河县“柔性引才”项目——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培训》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这次培训不仅有乌鲁木齐小学教育专家谭莹老师做讲座,而且对我县的县一小文老师,县二中李老师,县二小杨老师及托里一中胥老师的授课進行了准确而深入的评课。尤其县一小文老师执教的《太阳》和县二中李老师执教的《司马光》在专家谭老师的连夜指导下进行了二次授课,本次培训的六节课让我对统编教材加深了认识。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说明文《太阳》,还是文言文《司马光》以及童话故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都是统编教材中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的课文。一直以来。学生学文言文以及老师教文言文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很枯燥,难懂也很难教出有趣性。李老师这节看似朴实无华的课,剥开他的外表却交给我们很多教学方法。李娟老师在授课中让学生根据“谁,干什么”初步划出朗读停顿,学生自己动手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让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更有成就感。根据停顿去朗读课文,显示出了文言文朗读的韵味。再到给提示,补白背诵到完全取消提示学生自己背诵,一节课时间就能让学生们当堂背诵这篇《司马光》。这才真正的使学习课文落到了实处,也才使课文的真实性有效性真正的体现出来,把示范课的那种高高再上的展示课真正的接到了地气,扎扎实实地做到了一名普通教师上课的有效性。让学生不仅学会课文知识,掌握课文内容并且学会了划朗读停顿的方法。

文老师在教授《太阳》一课时先用自己穿的风衣引课,说了喜欢风衣的原因和风衣的特点,这简短的的引课就为学习说明文做了准备,更为写说明文打下了基础,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文离他们很近。《太阳》不单单的是讲一篇说明文,而是作为一个影子和例子,通过师生合作完成思维导图明白写说明文的方法。在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刚才文老师上课前的引客风衣以及本篇课文《太阳》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找准方向去写,有东西可写。并且让他们明白说明文就是说明白一个事物。所以太阳这篇课文不单单的是教说明文的课文,而是阅读性的说明文的一堂习作课。

文老师的课给了我们启示,告诉我们作文不单单的是放在语文园地里孤零零地去讲解。作文可以结合我们书本里的课文一起学习,让课文与习作可以在一节课上呈现。当然这几位老师的授课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离不开专家老师谭莹老师的指导和点拨,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三至六年级的写作要求的特点。同一个要求,年级不同,习作要求不同,深度也不同,这是一个螺旋上升式加深过程,告诉我们每一个年级的习作不是割裂开的,而是不断深入,目标更加具体。

《太阳》这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的课文,在我们统编教材中放在了五年级。同样的课文放在不一样的年级当中,它的目标要求学习深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本次培训让我们更加明白要把“旧课文”上出“新韵味”,把“旧课文”上出“新思想”,所以在以后的授课中我们要不断学习改变自己的教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做到真正的把旧知识变成新知识。

培训学习中有了一定的收获,可是收获只是零零散散的缺乏系统的整理,所以学习有收获就有疑惑:

(1)阅读、策略、习作虽是分单元进行训练,事实上是需要教师有机的整合,教师如何科学有效的融合,去领会编者的意图,用最恰当的方式,最佳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怎样教学能够落实那些体现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现在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操作,是不是就会忽略了编者的编写意图?

(3)作文训练每个单元都有编排,即便训练的点比较明确,可是两课时,三课时之后,是否就能保证学生很好的完成训练任务,学生的能力就能形成吗?

这些疑惑也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平时的知识积累与教学经验的积累是多么重要。知识储备足够了,才能很好地驾御课堂。因此在工作之余仍需不断地读书充电,更新知识,加强自己的个人修养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在师生双边交流、在学生答与辩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

统编教材要落到实处,扎实有效,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今后,对于自己的教学我还需要不断地反复地学习——实践——反思——调整,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真正适应统编教材要求也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课堂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成熟,不断地产生积累灵感。

(作者单位:新疆精河县托里镇沙山子小学)

猜你喜欢
说明文文言文太阳
文言文阅读专练
说明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太阳几点睡觉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