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2020-09-10 05:25念宏发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小学语文

念宏发

摘要:德育是一种社会实践与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往往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小学语文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天然的优势,语文教师要牢牢扭住道德教育这一原则,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学生发展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先生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德育永远的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所谓“蒙以养正”,要牢牢扭住以德树人的教育核心,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天然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天然优势,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德育,并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其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最大价值。

1 以德育为魂,培养合格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德教育是学校必须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是对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贯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查显示,青少年犯罪有近50%的概率是由于童年时期没有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形成了不正确的三观。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关乎学生成长,一旦松懈,毁掉的是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国家的人才。人以信立世,师以德育人。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每一名教师牢抓德育,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德育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情感性和层次性。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更要将德育作为学科重要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感知到德育,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小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思想尚且懵懂和稚嫩,因此小学德育深刻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是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奠基。在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育人先教学生做人。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那么所有的知识教育都变得毫无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发挥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需要,是充实小学德育的重要手段,是充实语文教学内涵的重要方法,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教书育人是教师永恒不变的责任和使命,语文教师要深刻把握自身教学使命,不忘初心,一切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把培养拥有良好修养的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

2 将德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全过程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小学语文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方式,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生本理念,重视学生德育,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將德育工作和语文教学实现完美融合,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实现道德的熏陶,实现思想的进步,实现自我的成长,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时代需求、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人才。

2.1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记使命,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语文教师可以将德育和学科内容有效结合,无形中给学生道德教育。

比如在讲述抗日战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民族英雄为例,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在讲述希特勒的实例时以希特勒有超高智商但是却没有将智商用在正确的方面,而是用在了发动战争上,给全人类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告诫学生要首先学会成为一个有修养、有良知的人,在这个牢固的地基础上搭建知识的高楼才能屹立不倒,高耸云端。

2.2 在课外活动中开展道德教育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引导孩子在活动中丰富语文知识,感知德育的魅力,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意志品格。课外活动是往往最能吸引学生兴趣,通过这种形式更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会严于律己、知荣明耻、勇于探索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遵守社会公德,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品德。

比如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红色遗址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接触中充分感受到红色精神,能够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亲身感受中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思想觉醒,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2.3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一身正气立身从教,两袖清风以德育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被人们亲切地誉为“辛勤的园丁”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成长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用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到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语言规范,举止文明,才有资格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以情动人,以行带人;以智教人,以德育人。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以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丽颖.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黑龙江科学,2018(04).

[2] 李亚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

(作者单位:甘肃环县八珠红军小学)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教学分析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浅析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