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崛起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2020-09-12 14:03崔莉旋
商业文化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东亚格局区域

崔莉旋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

上世纪 90 年代形成了当今世界的现代世界经济格局。其中包括,处于领先主导地位的美国;在国际事情中影响力逐渐明显的欧洲联盟;在东亚事务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日本;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中等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多数国家遭受战争之苦,美国在二战后一跃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世界格局逐渐向单极化格局发展。

东亚经济的界限在于东南亚和港台地区的经济,其发展呈现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日本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急剧下降,相对的,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相比之下,包括能源、矿产和森林在内的自然资源,中国近年来大规模从亚太地区进口这些资源,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许多国家的就业机会增加和经济增长。

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是否确定,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中间将有更长的过渡期。但是,多极化一定是未来经济格局的趋势。且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东亚经济合作不能仅依由市场和机构驱动,中国是东亚的大国之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持续快速增长,有很多成功因素值得讨论, 首先,东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驱动, 广阔的后发市场成为东亚经济的基础,也为东亚合作提供了平台和空间,区域间的合作凝聚力日益明显,东亚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容小觑,现代以来,东亚区域市场逐渐形成分工,紧跟资本主义大国脚步,农业社会逐渐转型。其次,东亚经济合作的制度日趋完善,中国在东亚经济制度下了不少功夫,取得较显著作用,中国为东亚经济格局的稳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东亚经济格局的形成。

当前,区域一体化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加速趋势。其中,东亚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创造了引起世界关注的“东亚奇迹”,而且逐渐确立了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地位,在此过程中, 东亚内部的工业循环机制已经逐步形成和发展,从而为东亚地区提供了一个“机会”。为促进区域经贸合作蓬勃发展和融合奠定坚实基础。商品和服务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加深。随着中国和该地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亚地区的经济结构已连续一段时间在一定方向上趋于平稳逐渐变化累积后果极大地促进了区域格局的演变。

东亚经济合作面临的两难困境

东亚经济合作面临的两难困境源于冷战对抗思想和零和仍然存在于区域游戏认知中。欧盟形成以后,欧洲大陆上的德国和美国成为主要领导者,东亚各国没有类似与欧盟的合作意识以及经验,面对实际发生的问题,对于问题缺乏共同的立场, 国土安全问题至今仍是东亚各国交锋的重点。二战后日本逐渐复苏和崛起,但综合国力未能完全体现出来,经济崛起有目共睹,于是日本统一全世界的梦想破碎。

中国在近几十年中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在东亚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一带一路”政策体现了中国有想法以及能力开拓跨区域经济合作的能力,但在东亚经济格局中,日本的地位无法被忽略,日本采取的区域战略,即一方面通过合作来加强与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以维持经济发展和稳定,另一方面, 它试图回到加强美日同盟的道路上,以淡化这种经济的影响。在日本采取对冲战略的前提下,中国尚未实现的跨地区竞争力转化为促进该地区经济合作的现实。东亚经济合作的实质性进展取决于中日两国大国提供的稳定领导。

东亚经济的兴起及其

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自 1980 年代中期以来,东亚不仅是世界上外贸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且还是该地 区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当前,全球经济 正处于新的增长周期,东亚再次成为世界 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从 1980 年到 2000 年,东亚区域内贸易的比例从 4.8%增加到 12.7 %。从 1980 年到 2003 年,东亚区域内贸易量的比重从 34.7%增加到 54%,高于同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水平。

东亚的劣势主要由地区结构和地区进程决定。从区域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崛起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力量的比较,特别是两极的形成。中国经济内外部的关联不可被忽视,国内市场的增长影响着国外市场的价值,这一现象表明了中国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1997 年后,东亚国家一同面对金融危局,为东亚国家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东亚合作是大势所趋,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以大国姿态在促进东亚合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积极租用, 中国的经济实力有目共睹,特别是带动了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发展,加快了东亚经济合作进程。在示范和竞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一些学者认为东亚正在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但从实际比较来看,中美之间仍然有相当大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崛起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向全面增长的过渡尚未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学者称中国为 “ 不完全大国 ”(部分大国),而不是全球大国。从区域进程的角度来看,中美之间的互动以广泛合作, 良性竞争和局部摩擦为特征。这与领先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激烈对抗的传统模式相去甚遠。

在 1997 年金融危机之前,欧盟和北美的经济合作与东亚的经济合作相差很大距离。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一方面使东亚国家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导致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空前增加的情况下,在单独治理的情况下,它们无法抗拒风险没有协调和互助的局面,长此以往的不合作将会使经济状况危机更加恶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是东亚的救世主,国际组织不是避免风险和危机的救世主,东亚各方应团结携手,吸取近代以前的教训,加强区域协作,共同面对世界经济和金融风险。很好的例子,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通过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货币政策协助东南亚稳步走出危机,促进地区稳定和谐,同时也为需要外汇的国家提供了紧急援助。

这些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反映出,中国作为区域经济稳定力量的气度,也塑造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与东盟合作的政治经济基础正在不断被建立和创新, 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奠定了世纪经济格局可靠的基础。2001 年,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被提出,便得到了东盟的积极回应。次年 11 月,中国带领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加快,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举措直接刺激了日本和韩国与东盟谈判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计划进程。

从那时起,东亚逐渐形成了多种合作框架的共存,例如 “10+1”,“10+3” 和东亚中国一直在促进东亚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发展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最重要动力之一。在二元格局和中美关系的牵引下,日本面临着安全和经济利益(全面的内部经济利益,以及它们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利益冲突)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区域合作。二元格局的存在不仅为中美之间的东亚国家提供了相对较大的政策空间,而且如果它们正在实施对冲的话,也给它们带来不小的政策挑战策略无法掌握的规模,这种政策有时也会带来不良和不平衡的结果。因此,东南亚国家需要更加小心在不同政策考虑之间保持平衡。

中国的崛起导致东亚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权力结构的变化是区域秩序变化的前奏。本文从概念和事实层面分析了中国的崛起。下一步将是重新分析东亚地区的权力结构及其与东亚地区秩序的关系。

结  语

从中长期来看,中小国家所面临的区域体系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它受到中美实力变化和政治政策调整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崛起从侧重于经济上升到全面上升,特别是军事力量的上升,其外部行为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另一方面, 美国已经失去了其地区主导地位。人们越来越担心,并将采取更强有力的政策来应对中国的崛起趋势。这两个因素的结合可能会推动东亚地区从弱势敌对制度变成强势敌对制度,从而增加了该国区域选拔小组的压力。一旦中美形成对抗局势,这些国家将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支持其中一个。因此,为了避免此类坏消息的发生, 中美双方都需要做出努力,避免侵犯的核心利益。防止危机升级,并做出必要的妥协。

在当今时代,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两个平行且相互竞争的趋势。尽管全球化已经打破了地区界限,但今天,世界主要地区仍是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每个区域子系统中,都有相对独立的主要权力,权力分配和利益模式。因此,在审查国际体系的总体变化时,我们显然不能忽视区域观点。东亚区域体系结构变和秩序转变的原因尤其令人感兴趣,因为该区域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全球体系的未来格局。当然,对于中国的崛起,讨论全球秩序的变化还为时过早。中国对国际关系的塑造受到中国自身力量基础,地理位置和影响范围的深刻制约和限制。

(天津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东亚格局区域
分割区域
格局与结局
擦桌子
以天地为格局
学霸“三小只”
区域发展篇
东亚港口联盟在青岛成立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