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2020-09-12 14:05姚玉香
考试周刊 2020年76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 要:实验教学是生物课程标准规定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而生物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获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利用学校有限的实验条件,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获取生物知识,探究生命的奥秘。通过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实验探究过程,让科学探究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训练理性思维,感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科学探究;策略

一、 生物实验教学的形式

生物实验教学形式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应用与实践、调查研究等。其中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是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演示实验中,教师是主要的实验操作员,一般是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而学生一边观察实验现象,一边思考推测实验结论。所以只需要一套装置就能满足全班学生的需要。在演示实验时,教师实验操作能力、教师的实验经验都会影响实验的效果,甚至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因此,教师上课前要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实验要探究的问题、实验步骤及实验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并处理好实验操作、实验注意事项的解说及总结实验结论获取生物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另外选择好实验材料、创新性改造实验装置对实验的完成效果都很重要。分组实验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划分小组要注意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分配小组,选好组长,分配好实验任务。分组实验中学生之间合作、互助及探究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互帮互助意识及与其他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意识。最终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 生物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五种意识

(一)教师要有精心准备意识

对于演示实验:教师的操作一定精炼、规范。边操作变讲解;对于分组实验的准备:生物实验课前老师要布置让学生结合实验报告册进行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本节实验课的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并给学生强调要熟记实验的操作步骤,另外,教师要给学生强调实验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另外还要编好实验合作小组,并提醒学生要分工明确。这样学生在实验中才能注意力集中,按实验步骤规范进行操作。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操作的依据,只有按步骤规范操作实验效果才会好,因此实验前我会和学生一起学习实验步驟,并提取实验步骤中的重要信息,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作为实验步骤的要领,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安放距桌边“一手掌”;对光要三点(目镜物镜通光孔)一线;观察时,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距离物镜“一厘米”。如制作洋葱内表皮鳞片儿叶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吸”几个关键字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交流讨论每一步的注意事项。教师再强调每一步应该注意的问题,边演示边让学生注意观察,还要强调试验中的注意事项,如“滴”这一步:滴管要竖直向上,滴清水的量要适中。取的材料要是薄而透明的,因为显微镜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标本要展开时要展平,不要重叠。然后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再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这样学生就能很快掌握步骤、要领,能顺利地制成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达到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欣赏到自己的实验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师要有钻研意识

要给学生传授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研读教育教学大纲,反复学习教材,明确教学实验的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步骤及实验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好实验课的上课流程,准备好实验中需要的仪器、药品,上好每一节实验课。

(三)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从自身入手,提高自我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并综合运用周边的各项资源,科学地改进实验,丰富实验内容,设计科学的实验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实验,使得其不但能够学习到生物知识,还能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综合素质水平得以提升。

(四)教师要有调控意识

课前教师应对实验技术至少操作一遍,对于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各种实验现象要有预见性。对于实验成功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对于实验中没有得出科学结论的,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学生活动应在教师充分备课,合理安排指导下有序进行。

(五)教师要有识记意识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实验现象,进而得出结论。教师要引导督促学生识记知识点。知识在于积累,只有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了知识点才能学以致用,才能利用生物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三、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质量的主要策略

实验教学有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开展,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采取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把讨论式方式贯穿实验教学全过程,如实验原理、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通过教师启发和引导,让学生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不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是自主思考,从而获得一个宽松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通过自己亲自选择、在自己能够接受的水平和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解决困难和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显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心情愉悦地实验和研究,体验自主实践的成果,充分调动学生实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提高生物课堂实验教学质量。

(一)通过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下,实验探究应是学生的一种学习策略。上好生物实验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要上好实验课,教师应精心备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力求做实验就要成功。生物实验课前老师要布置让学生结合实验报告册进行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本节实验课的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并给学生强调要熟记实验的操作步骤。另外,教师要给学生强调实验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另外还要编好实验合作小组,并提醒学生要分工明确。教师还应对每小组进行检查,及时给予指导,合格后才能开始实验。这样学生在实验中才能注意力集中,按实验步骤规范进行操作。另外选择好实验材料、创新性改造实验装置对实验的完成效果都很重要,也可以发动学生参与进来,力所能及地准备一些实验材料。教师还要重视实验常规教育:教师首先将学生分好实验小组,选好组长,再讲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给学生明确实验器材的损坏赔偿制度,特别要给学生强调实验中不要大声喧哗和打闹,做实验时,一定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经小组分析讨论后实事求是的作好记录。再与其他小组交流讨论,力求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

(二)通过培养学生实验创新精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尽管生物实验教学已经非常普遍,但不可否认,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安排存在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研究实验,尽可能地预测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做好应对措施。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避免出现意外状况而影响整个课程。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实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大胆地改进实验:比如在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济南版生物教材中是用萌发的种子来探究的。但当时温度低、种子不宜萌发、效果不明显。这时教师及时提示学生,效果不明显,该怎么来应对呢?实验时,用容易获取并且生命力旺盛的新鲜的蔬菜(青菜)代替萌发的种子,实验效果非常明显,方便快捷!

另外教材中的装置:器材多,容易损坏,携带不便,不能重复利用。而且三个实验需要三套装置来完成。这时教师又及时启发学生,用学生自带的保温杯代替玻璃瓶。操作方便,不易破碎!学生参与度高,效果明显,可自己在家提前准备,可信度高!可重复使用,利于多班教学。而且实验时用注射器代替试管和玻璃导管。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注射器抽取瓶内气体然后震荡,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在短时间内可重复操作,利于多班教学!

创造性地改进实验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又如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呼吸过程中人的胸廓的上下径变化,不容易理解,便利用玻璃鐘罩和单孔胶塞、玻璃管、三通管、气球和塑料袋,制作了人体呼吸胸廓上下径变化演示器具,仪器制作成功后,塑料袋儿上推进入玻璃钟罩内,气球变瘪,表明肺处于呼气状态,此时上下径变短;塑料袋下拉出玻璃钟罩,气球充满气体,表明肺处于吸气状态,上下径变长。从而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自然地理解了呼吸过程中人体胸廓上下径变化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再比如在研究“鸟卵的结构”时,卵黄膜不易观察,这时候可以提示学生,不易观察,怎么办呢?实验时,学生用了解剖针刺破卵黄膜的方法,看到卵黄流出来了,进而证明了卵黄膜的存在。这时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卵黄膜的作用—保护卵黄。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师要坚持这样一个教育信念:每个学生都是潜力无限的天才。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也能撬起地球。

另外,教师要运用创新实验教学方式。要想尽办法丰富实验教学实施形式,综合运用观察、观测、模拟、体验、设计、编程、制作、加工、饲养、种植、参观、调查等多种方式,促进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新兴科技有机融合,切实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通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进行科学实验,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根据现象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并试图解释现象产生原因。一定不能有从众心理、不能人云亦云。在实验课中,当你得出的实验结论与科学的结论不相符时,应该与他人交流后,分析原因,检查自己的实验过程,再重复做几次,力求得出科学结论。培养学生实验后及时进行反思的好习惯,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其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坚持严谨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马虎,也不能有从众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上好实验课,学好生物学知识。

四、 结语

总之,教无定法。一名生物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教育即生活”!让孩子们通过生物实验走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去翱翔、去畅游!教学之道,任重道远。要想畅通无阻地走下去,贵在得法,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课堂、自主学习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通过大家的努力,不忘教育初心,回归教育本真,实现教育理想。一定会迎来教育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黄菲.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才智,2015(4).

[2]李冰杰.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3(90).

[3]赖伟强.改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三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8).

作者简介:姚玉香,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