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水稻种植产量的影响

2020-09-12 14:07王金玲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7期
关键词:成长期气候变化气候

王金玲

水稻是我国的基本粮食,一直是我国人民餐桌上的主食,水稻的产量直接决定了我国的粮食储备,除了要通过提高水稻的种植技术来提高产量,也要分析气候因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出气候對水稻产量都有什么不利条件,进而提高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文从气候变化对水稻的影响入手,对水稻种植制度和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的相关问题。

一、气候变化对水稻的影响

1、对水稻种植制度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对全球大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作物的影响更大,其中水稻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有数据指出,在过去的40年间,因为气候变化导致我国水稻的适宜种植面积,增加了大约4%,在东北地区更为明显。同时,气候最大的变化就是温度升高,气候变暖使得南方和北方水稻产生较大差异,对北方水稻影响更大,原本北方气温相对南方来说温度更低,水温也是比较低,但是由于气温变化使得温度升高,南方温度一直比较高,因此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北方的温度比较低,由此产生较大影响。气候变化产生最大的影响,就是适合双季稻种植的水稻田有所减少,增加了很多适合单季稻种植面积的稻田。受到气候变暖影响,在四十年里,我国水稻实际种植中心和产量,向东北移动2至3纬度,由南方逐渐向东北转移,水稻种植面积由于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也在逐渐向东北转移,这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这说明气候变化,对于水稻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国目前重新规划了水稻的种植中心和产量中心,通过试验发现,水稻能够根据气候变化来进行自我调节。

2、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通过对水稻生育期的观察,得到了一些观测数据,显示在过去的40年里,由于气候变化使得我国水稻播种移植期提前,单季稻的成熟期会往后延,双季稻的成熟期提前。另外,我国单季稻的移植期、生长期和收割期完全延后,双季稻的主要变化为成长阶段缩短。水稻生长期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品种、种植管理的影响,如果不考虑各种各样的成熟度的变化和管理手段的调整,气候变暖有可能导致水稻的移植期和生长期的缩短。我国水稻的成长期和完全成长期都比生育期明显,由于气候温暖化,大大缩短了成长期,除了温度之外,时间、CO2浓度、非生物等因素也可以调整水稻的成长和发育速度,但从气候变化对水稻成长期的影响来评价的话,这些因素的作用不太被考虑。在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或者避免在高温时单种水稻的生长,农民大多会提前种植或种植长时间的品种,以补偿气候变化的恶劣影响,延长单季稻子的成长期。对于晚期水稻来说,为了避免成熟期的低温,种植短成长品种的话,有可能加速成长期的缩短,另一项研究表明,水稻的成熟度,其分布面积、种植模式、移植时间比温度影响大,非气候因素比气候因素对水稻的生长期影响更大一些。

二、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的生长是复杂的自然系统过程,水稻的生长受到气候变化和人力管理的影响。总体来说,近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使水稻的移植期和生长期都发生改变,水稻的产量也增加很多,种植抵抗力强的品种或者提高栽培管理的水平,均能够减少因为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造成的影响,对水稻产量的品种改良和适度施肥之后,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有效抵消了气候变化的负面效果。由于气候变化,我国的水稻生产系统严重限制了大米产量的增长,但是通过切实采取适合水稻生产的一些方法,可以积极应对这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农业技术革新困难度增大,气候变化因素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与地区和水稻种植类型有很大的关系。

2、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气候因素

通过研究表明,气候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来制定相应的策略,来提高水稻的产量,但由于很多地区气候复杂、气候恶劣以及水稻种植类型的不同,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据调查,热带地区水稻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上升,我国部分水稻地区的水稻产量与气温成正比关系,在气温低的中国北部,每天的温差都会减少,这是引起水稻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另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的水稻生产比气温对日照的长期倾向更敏感,农作物生产的年年变动则是由降水量、日照变动和温度压力引起的。除此之外,温度、辐射、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存在自相关,影响水稻产量变化可能不是单一气候因素,是很多因素共同影响的。

3、气候变化影响水稻产量的机制

现阶段,水稻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表现,主要集中体现在高温、干旱等方面。气候变暖一方面缩短了水稻的生育期,另一方面促进了水稻的光合作用,在水稻孕育穗苗阶段,气候变化会影响穗苗的成长,对开花期产生影响。出穗期和开花期如果产生高温,主要会损伤开放的小穗,影响花粉的活力、数量,如果在水稻生长阶段出现高温,会使水稻生长过程提前完成,水稻粒生长不饱满,导致谷物的产量减少,产量减少最显著的原因,是水稻的结实率减少。夜间的高温对种子固定率、每穗轴的小穗数、粒重、生物质的影响是相同的,如果水稻经过低温到高温的一系列变化,其营养平衡会被严重破坏,使花粉失去繁殖能力,有可能引起水稻不结果实。太阳光减少的话,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度就会下降,在干旱的时候,水分蒸发速度快,细胞间二氧化碳的减少会限制光合作用,减少了对植物营养素的吸收,温度的大幅上升导致了水稻的产量下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话,叶的整体气孔密度呈现下降的倾向,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但是,水稻的光合作用效果会增加,大大促进了有机物的积累,可以汲取更多的营养。

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产量高低直接决定我国的温饱程度,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要研究气候的变化对水稻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提高水稻的产量,以此增加我国的粮食储备量。虽然,气候变化会对水稻的产量有影响,但是可以通过改良水稻品种、施肥等手段来抵消因为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使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

(作者单位:151600黑龙江省青冈县昌盛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成长期气候变化气候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AB创新医疗科技企业成长期策略与思考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碳会计或将开启“成长期”
小微企业在成长期最容易忽略的8个财务管理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