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观及现实意义探析

2020-09-12 14:08赵春祥刘俊男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28期
关键词:和谐意义

赵春祥 刘俊男

摘 要: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人类社会恒定不变的主题。本文从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入手,通过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来分析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观,并分析了其对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然人化;人化自然;和谐;意义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8.004

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我国经历了自1949年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事件的具体原因仍有待考证,但不可否认它又一次激起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与思考,使人们对自然又有了新的认识。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历程中,马克思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其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关于人与自然究竟是何种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对关于人对自然态度变化的分析,可以更好的解读和理解马克思“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观点。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对自然的态度的变化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有着三个阶段的发展。

1.1 依附阶段

第一个阶段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附属的关系即人依附于自然。这个阶段是人类文明的早期,在这个阶段里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共同的认为人是自然的附属,对自然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与敬畏。在这个时期,由于人对于自然科学尚处于初级阶段,往往对于自然界中一些尚无法理解的事实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从二三百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到一万年前农业、畜牧业的出现甚至于到两次工业革命的这二百多万年间人对自然都处于一种这样的态度。在这一段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是十分落后的,人们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水平也是非常有限度的,人类靠自身的生产实践是远远无法生存下去的,只能依靠自然界的馈赠才得以维持生活。即使是农耕文明发展的这一万年间,人类依旧是依赖于大自然所给的环境而生存,遇到风调雨顺时则国泰民安,遇到自然灾害时则饥荒不断。因此在这个阶段人对自然是无比的崇拜与敬畏,不论是以屈从于“神”的方式,还是以屈从于“道”的方式,都是对于自然的一种敬畏,认为是自然决定着人的命运。

这个阶段的人们尚处于蒙昧的思想状态,人们只是进行简单的生产生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只有内在的混沌感知,并无体系的理论解释。

1.2 征服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征服阶段,即人想要通过自身的活动去改造、利用、征服自然。在这个阶段,哲学、自然科学以及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人类以往对待自然无能为力而只能顺从的状态。在欧洲,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对于人权的重视,将人权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人摆脱了神的控制,并且极大的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时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曾经指出“人是自然的立法者”,将人放到了自然的对立面,假定为自然的支配者和控制者,充分的体现了当时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的巨大变化。

以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地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短短的二三百年里,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在这一阶段的进程中,人类实现了从依附自然到人的独立,人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体,好像是成为了大自然的主人。人们从对自然对神的崇拜转向了对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崇拜。就是这种对于科学技术的崇拜使之前形成的人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自然界不再是人们敬畏的对象了,逐渐成为了人类的附庸。

1.3 和谐共生

第三个阶段的主题则是和谐共生。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果然,在人們不断的进行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践并获取了极大的既得利益的过程中,自然界也逐渐开始了展现出了他的威力,对人类进行着它独特的“报复”。其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淡水资源匮乏、动植物种类锐减等,每一个都给人们带来了难以预估的伤害。这些在自然界中和人类生活中持续发生着的种种灾害,对那些沉醉于自己在自然界所取得的成就的人给以当头棒喝。人口、环境、生态、能源等各个方面、各个角度频繁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让人们幡然醒悟。随着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的背后,是人类破坏的环境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这些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问题的频频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新的探索,并逐渐开始谋求人与自然相处的第三个阶段,即和谐相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过对自然的态度的两次转变,又一次把自然提高到了相当高的地位,重新开始敬畏尊重自然。但这个敬畏不再是单纯的因为无知而产生的敬畏,而是出于对自然界的更加深刻的认识上的敬畏,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理性的尊重。

2 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

“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概念最早是马克思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马克思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分析人与自然来揭示人的本质,通过揭示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革命的实践来批评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或者说是直观的唯物主义,其在整个马克思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无论从理论方面来说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一概念,所谓“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从宏观的意义上来讲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化自然”或“自然人化”。

2.1 自然人化

从通俗的意义上来讲,自然的人化其实就是一个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客体主体化也叫客体非对象化,是指通过主体之于客体的实践,使客体从对象化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非对象化的主体。即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而在一般意义上来说,“自然的人化”指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使得实践对象发生自身内部的变化。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生产实践,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因为这种实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自然不断的为人所控制、征服、改造、利用,人的目的在自然中得到实现。

由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自然界这一客体逐渐的被人类所改造征服,成为人的主体的一部分同人密不可分,就形成了自然的人化。如果把自然的人化同人化的自然割裂开来讨论的话,那么就可以说自然的人化,就是上述所说的人对自然态度的第二个阶段即征服阶段的结果。因为人需要自然,主动在自然界的身上打上人的烙印,因此才使得自然逐渐人化,客体逐渐主体化。

2.2 人化自然

“人的自然化”这一概念最早是施密特运用的,在他的作品《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首次出现,在此书中,施密特提出的“人的自然化”主要指人在人的生活和与自然的接触中不断受到自然的影响,使得自身的一些内在和外在因素受到了改变。

如前文所说,笔者认为人的自然化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对自然态度的转变的结果。在自然人化的过程中,人们强调通过人自身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人的一部分,这一个过程的唯一主体毫无疑问是人。而在人的自然化过程中,虽然依旧是以人为主体,但更加的突出了自然的重要性,提倡的是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过对自然的态度的两次转变,又一次把自然提高到了相当高的地位,重新开始敬畏尊重自然。但这个敬畏不再是单纯的因为无知而产生的敬畏,而是出于对自然界的更加深刻的认识上的敬畏,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理性的尊重。

3 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又一次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此马克思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观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有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新中国成立71年来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但伴隨着发展对资源环境等方面所造成的破坏同样不容小觑。从资源储备来看,可供使用的资源种类急剧下降,可供开发的数量也极其有限;从环境污染来看,由于工业、生活等所产生的垃圾数量显著提高,但处理能力却提高缓慢。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马克思的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理论中可以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多个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对于我国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指导我国当前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恰当的理论支撑,非常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的需要。

3.2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思想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因为在结合现实的基础之上,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核心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思想核心是完全相通的。因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虽在根本上是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离不开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想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矛盾离不开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人类要想生存首先就要学会与自然相处,即要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寻找到正确的答案。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漠视造成了生态环境被污染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对于马克思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观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所暴露出来的众多问题的法宝。

因此深入的理解和解读马克思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观点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成湘.人对自然态度的历史嬗变与生态环境[J].理论研究,2006,(01):55-5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4]王作印.实践视野中的异化范畴[J].学术研究,2007,(09):63-66.

猜你喜欢
和谐意义
有意义和无意义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跳动的精灵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