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课,道德教育中的“重头戏”

2020-09-12 14:21常铃敏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9期
关键词:重头戏林斯基苏霍姆

常铃敏

有人说,缺少德育教育,跟孩子缺爱一样可悲。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人格品性教育,教孩子如何做人,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婚恋是人类最为日常、普遍的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然而关于婚恋关系的教育却往往不被家庭和学校教育重视。与此同时,青少年“堕胎”“早恋”现象屡见不鲜,成年人 “出轨”“婚姻破裂”等社会问题又层出不穷。所以,有关爱情及婚恋教育,尤其是对儿童的爱情及婚恋教育,是我们很少提及,却实实在在影响个人幸福、社会稳定的关键课题。

那么,怎样看待爱情?如何对孩子进行婚恋教育?

也许,我们应该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将爱情看作是一种道德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情感”对于人的道德素养的重要影响。他曾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而“愛情”,作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是道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各种情感中,首先是爱情对人的道德面貌的形成和继续进步、对人的高尚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他也认为,“爱情”是需要道德力量来支撑的。他甚至还这样强调过“道德”对于“爱情”命题的重要性:“如果爱情缺少高尚的精神生活,没有对共同理想的追求,没有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建立的友谊,就会把爱情变成一种感情的宣泄。”

因此在进行婚恋教育时,父母要时刻注意的是:一方面,两性关系是婚恋关系的基础,婚恋教育当然不能讳言性教育。但另一方面,婚恋教育并不能简单定位为性教育,应该积极引导孩子从对纯粹生物学的好奇心中,实现社会学意义上的认识提升。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而言,父母在试图讲解两性情感问题之前,更应该教育孩子努力做一个拥有纯洁情感的人,培养其高尚的志趣情操以及对他人的关心、责任感。只有在道德上做好了充分准备,才可以为未来的纯洁爱情、幸福婚姻打下坚实的人格基础。

对于孩子“不该出现”的“恋情”,父母最不应该的行为也许就是反应过度了。相反,开诚布公、因势利导的教育,可能使得这个“不合时宜”的爱情成为父母与孩子交流心声、获得真诚“友谊”的契机;同时,可以让美好的爱情理想成为孩子追求美好生活、实现自身理想的动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书中强调的,“尊重、关怀、细心、掌握分寸等原则,在这里具有决定性意义。”

父母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情感隐私,不应将其当作“玩笑谈资”,更不应对孩子采用监视、羞辱等手段。父母应该以平等沟通的姿态,细致耐心地探寻孩子的心理变化,巧妙地对其影响,努力使孩子将懵懂的好感上升为向善向好的精神追求。

依据苏霍姆林斯基对于“爱情”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爱情是道德情感”这一结论,并能感知到“爱情”与“道德”二者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父母应学会将爱情看作是道德情感的一种,而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把“孩子的爱情”污名化,将“早恋”视作“道德问题”。同时,爱情与道德的联系并非与生俱来的,父母要从小就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拥有“高尚的爱情”观念,培养其美好爱情的道德基础,使孩子在产生婚恋欲望之前,就做好了体验高尚爱情的道德准备。

同时,父母也要擅于在孩子的青春期等关键阶段,用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来促进个体的道德成长、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

总之,关于爱情与婚恋的教育,始终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不能忽视的“重头戏”。只有充分意识到“爱情是一种道德情感”,才能给孩子、家庭带来真正的人生幸福。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供稿)

猜你喜欢
重头戏林斯基苏霍姆
唱好留抵退税“重头戏”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给尊敬的中国教师们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鞋上长毛是今季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