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几种主要病害的防治

2020-09-12 14:06李拥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6期
关键词:菌核病霜霉病苗期

李拥军

大豆原产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已有五千年的栽培历史,现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中尤以黑龙江大豆最为著名。生产中危害大豆的病害较多,无论发生哪种病害,都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危害大豆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猝倒病、葉斑病、锈病、灰斑病等,本文主要介绍霜霉病、菌核病、猝倒病。

一、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是危害大豆的重要病害,广泛分布世界各大豆产区,我国东北和华北是该病害的高发区,一般会造成30~50%的减产,严重时减产高达70%,导致产量大幅下降,造成巨大损失。

1、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进行侵染,可通过借风、雨和水滴传播,具有再侵染特点。病菌从寄主气孔或细胞间侵入寄主,引起发病。孢子囊寿命短促如及时借风、雨和水滴传播,可引起再侵染。种子带菌率高、低温、7~8月份多雨、潮湿的情况下易引发病害的高发流行,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0-24℃,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病率低。

2、发病症状。大豆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幼苗、成株叶片、荚及豆粒均可被害。苗期发病,在第一对真叶基部开始生出褪绿斑块。发展后,逐渐沿主脉及支脉蔓延,全叶褪绿。后期全株叶片均出现症状。成株期发病,叶片表面生出黄绿色斑点。扩展后呈黄褐色多角形枯斑。花期前后潮湿时,病斑背部布满灰色霉层。后期病叶发黄,变褐,枯死。叶片受再侵染后,出现褪绿小斑点。发展后呈褐色小点,背面密生霉层。严重时病叶干枯早落;豆荚发病,外部症状不明显,荚内有黄色厚霉层。病籽粒色白无光泽。

3、防治方法。优选抗病良种,如垦丰12号、垦农16号、垦农18号、垦农19号等。与水稻、玉米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科学轮作。播前要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或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也可用克霉灵、福美双、瑞毒霉、敌克松等拌种。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健株,及时清除病苗,减少初侵染源。及时清沟,保持排水畅通,提前为雨季的到来做好基础工作。及时施肥追肥,有条件的建议测土配方施肥,既能提高肥效,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发病初期,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喷施防治,15天喷1次,连喷2~3次。

二、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各大豆产地均有发生,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为害植株地上部,尤以花期受害为重。

1、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病原在土壤中和种子上越冬。翌年春季气候、土壤温度和湿度适宜时萌发,成为初次侵染源。可通过气流、风力进行传播。菌核在土壤中可存八到十年。连茬连作、地势低洼、密度过大、偏施氮肥、植株徒长等条件下易引起菌核病的高发,7月底至8月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另外扬花期长的大豆品种更易感病。

2、发病症状。苗期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水渍状。发展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表皮撕裂状。湿度大时斑上生出白色絮状菌丝;叶片发病初期,在植株下部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发展后病斑中心呈灰褐色,四周暗褐色,外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班上生有白色菌丝。后期叶片腐烂,脱落;茎秆发病初期,在主茎中下部分枝处先出现症状,病部呈不规则水浸状。发展后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绕茎并逐渐向上、下扩展。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湿度大时生出菌丝,干燥时茎皮纵向撕裂,严重时病株枯死,颗粒无收;豆荚发病初期,生出不规则状水浸病斑,病荚多不能结实。

3、防治方法。选种优良无病、抗病品种,科学轮茬倒作,整地要彻底,宽垄种植,控制好田间密度,增强植株间的通透性。精选种子,清除混在种子中的菌核。播前用种衣剂拌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降湿,使田间湿度保持在合理范围。科学施肥、均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发现病苗病株,立即清除。严重发病地块,清除病株,就地烧毁病,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可用50%复方菌核净1000倍液,或12.5%治萎灵水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等喷洒防治,8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三、猝倒病

大豆猝倒病属真菌性病害,是苗期高发的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幼苗的茎基部。

1、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病菌在土壤、粪肥里越冬,是次年的初侵染源,从种子萌芽至生育前期均可发病。大豆猝倒病多发生在苗期连阴雨,光照不足,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幼苗生长衰弱等情况下发病重。

2、发病症状。发病初期,近地表茎部出现水渍状条斑。发展后,病部变黑变软缢缩,病苗很快倒折、枯死。根部发病初期,出现褐色不规则状斑点,严重时根腐,地上部茎叶萎蔫或黄化。

3、防治方法。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科学轮作,选种抗病品种。深耕深翻,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灌好底墒。播前用40%甲基立枯磷乳油加新高脂膜拌种,适期播种,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增强幼苗自身抗病力。结合天气、降水、土壤墒情进行科学管水,雨后及时排水。及时追肥,满足幼苗生长需要。发病初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8%甲霜胺·锰锌可湿粉6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洒防治,8~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病害时,喷洒药物要均匀、彻底,不能漏喷,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作者单位:152054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绥化分公司农业发展部)

猜你喜欢
菌核病霜霉病苗期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