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2020-09-12 14:19何冬秀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高中生心理健康

何冬秀

【摘要】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行和社会的进步,高中生的职业规划和心理教育受到广泛关注。注重设计职业规划课程、开展社团实践活动促进职业体验、进行心理咨询、搭建职业教育平台等,有助于使学生在认清自身特质的基础上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实践互动,进而彰显高中职业规划课堂的时代性。

【关键词】高中生;职业规划;心理健康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即将面临高考和对未来教育、职业和人生的重要抉择,但在以往的高考升学压力之下,学生常常被动进行学习,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脱节。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教育部提出:“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提供职业教育。”基于现实情况,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开始重视对高中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注重学生内在的真实想法和心理特征,使其有意识地开始思考未来发展道路和方向。心理健康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学生进行恰当职业规划的基础和保证。因此,高中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开设更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课程,并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机会,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规划教学进行有效整合。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职业规划课程

首先,高中教师应当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调查,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就长远来看,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认知和存在的困惑等,依据调查问卷汇总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出现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针对问题思考并探寻合理的解决措施。其次,教师应当依据调查问卷中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总结高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高中生职业规划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课程和活动方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我是谁”“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如何实现个人发展”等问题,进而指导学生运用性格类型的相关知识分析自身性格特征,明确自己想要做什么;并依据此了解自己的能力特点,明确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从而进一步分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探究在工作中发挥自己人生价值的现实意义所在。最后,教师应当在职业规划课堂教学中对高一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围绕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程度,引领其在高效完成课内学习任务之后进行生涯探索等,构建学生的完整人格,使其融入课堂情境,最终学有所用。

例如,教师可通过《正确认识自己》一课,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自我检测和他人评价,使学生将对自己的性格特点、特长、优劣势等方面的认知写下来,并且依据相同标准对另外三人进行评价。在评价完成后,学生可对比自我认知与他人评价,进行思考,进一步明确自身特征和能力价值等,使学生能够分析自身的职业价值所在。教师可依据学生自我认识和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方向性指导。

二、开展社团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职业体验

学生若只具备了基础理论知识,对其未来有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向着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努力前行来说依旧是远远不够的,理论知识应当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之中。但在高中阶段组织学生到社会企业中进行实習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这时候便显示出了社团活动的重要性。学生社团是校园中的一种非正式群体,社团活动具有自由平等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进行职业工作的模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职业体验,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接受身心层面的教育。

例如,学生社团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园,参观优秀企业、采访优秀成功人士,利用假期时间在和社会上进行职业体验。在此过程中拓展高中生的视野,完善其自我认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自我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管理方法,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长远考虑。

三、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细化发展目标

基于以上两点,学生通过职业规划课程学习到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职业体验,获得自己关于实地工作的切身感受后,可以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人生规划和阶段目标进行深入思考,明确自己此时的困惑与质疑。之后,学生可通过预约与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开展一对一咨询活动,从而进一步细化自己的职业目标。此时,心理咨询师便应当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校表现、成绩突出的科目和个人兴趣方向等,从而做出大致判断,为学生规划处一份个性化成长发展路线图作为参考,并基于此图对学生进行阶段任务的解释,使学生明确自己在人生的某一时间节点上应当完成的具体任务。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搜集大学专业及专业对口工作的相关信息,开阔学生眼界,对自己的发展有理性思考和长远考虑。

例如,若是一名学习成绩一般、在学习中没有优势较为突出科目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所在和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均感到十分迷茫的学习来进行心理咨询,咨询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对其进行咨询方案的设计:其一,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性格和处事特点进行描述;其二,以某种特定的工作岗位为例,和学生一起探讨一些观念上面的问题,了解学生思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三,心理咨询师应当通过他人的评价了解学生学习之外的日常表现。基于以上几点,咨询师可以发现,学生思考工作问题的角度往往较为宏观,在日常交往中重视人际间的合作,并且有关成功组织活动经验。那么,可以认为他未来较为适合一些中小型公司的销售岗位或者管理者的岗位,并且为其提出能力方面的建议:从长远来看,学生需要增强信息收集能力和对人对事的细致观察能力。通过这一咨询形式,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目和阶段任务,使其能够在良好的规划指引下不断努力。

四、搭建职业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兴趣专长

首先,学校应当将高中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常规的课程体系,将其作为一项长远的教育科目,并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提供系统有效的指导。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微信平台或是学校内部网站上发布一些职业信息和部分高校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相关辅导课程,还可在班级范围内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通过职业角色扮演和工作情境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挖掘出自己的兴趣专长,提高其对职业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时常通过微信平台或班级群,向学生推送一些关于有关“职业心理”和“职业性格特质”“心理维度”的文章,或是向学生推荐慕课平台上一些反馈良好的人生职业规划公开课,让学生通过公开课程好基本理论的学习了解自身职业心态。此外,教师还可向学生推送职业测评系统,学生可在系统中依据自身真实情况回答问题,最终生成个性化职业测评报告,学生可通过报告了解自己适合从事的行业和专长所在。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加强师生互动、提升沟通速度。

综上所述,要切实有效地将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位置,同时顺应高考改革的发展变化,努力提升学生规划人生和完善自我能力的意识,并将职业规划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握好新高考改革“立德树人”的基本方向,避免学生的生涯发展走入误区。

参考文献:

[1]刘静.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

[2]李美华.新高考模式下培养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12).

[3]朱仲敏.教育转型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内容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06).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高中生心理健康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