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历史现场

2020-09-12 14:30余辉
读书 2020年9期
关键词:南巡长卷盆景

余辉

“历史现场 ”是留给今人活生生的无言之证,它可以让到场的人们一下子缩短对古代某个历史事件的时空距离,使到访者身临其境,知情者触景生情,耳闻者浮想联翩,乃至可以让无知者不敢无畏、有知者不敢无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历史现场被破坏、改变甚至消失,如今难以找到在露天的、真实的 “历史现场 ”的原貌。寻找 “历史现场 ”,这是当今史学研究者在探索之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大站,也是相邻学科的中转站,如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博物馆学、文物科技保护、城市规划等学科专业的研究者在这里汇集、交流,再分路探索,因而 “历史现场 ”绝不是终点站。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刘潞女士是与 “历史现场 ”结下深缘的清宫史学家,她前半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故宫博物院寻找并复原了一个个清代宫廷活动的室内现场,也许是清宫史学家不会终结现场情结的缘故,尤其是在故宫从事原状陈列的博物馆人更是这样,刘潞退休后的学术生涯转移到在清宫纪实性绘画里寻找 “历史现场 ”的原貌,研究成果就是新近出版的《十八世纪京华盛景图 —清乾隆皇太后〈万寿图〉全览》一书。

纪实性人物画用于图绘史实至少在周代宫廷就已经有了,多与肖像画相结合,如传至东汉画像石上的《周公辅成王图》(故宫博物院藏拓片)等,元初,出现了以长卷的形式表现官员的宦迹生活,如佚名的《宦迹图》卷(美国纳尔逊 -艾特金斯博物馆藏),这样 主要建筑物、路线一一辨识出来, 的艺术形式被明代宫廷所用,成 并时常到实地去勘察、拍照。作 就了一系列宫中的行乐图,如商 者们首先研究了京西及京城的水 喜《明宣宗行乐图》大轴、佚名《朱 系、水利设施如长河、控水桥闸、 瞻基行乐图》卷(均藏于故宫博物 西堤等,并结合冬季出现的水上 院),但这些不构成叙述宫中某个 运动研究了始于长白山下满族人 有时间点的具体事件,将这种艺 常用冰上交通工具冰床等。他们 术形式发展为以长卷的形式叙述 顺延着沿途搭建的景点,比较康 一件真实事件的全过程,是在清 熙、乾隆两朝的特点,并发现了 代康熙朝,正如刘潞在《十八世 搭景的规律,距紫禁城越近,搭纪京华盛景图》的前言所说:“清 景人与朝廷或皇室的关系就越近。

代自康熙朝起,出现了一种新的 他们对画中的一些重要建筑如文 绘画形式 ——超长卷纪实性绘画  昌阁、大报恩寺、石舫、昆明湖……描绘一个完整的事件或事物。 西堤及景明楼、玉带桥、万寿寺、 此类画第一次出现是在一六八九 紫竹院、西直门城楼与箭楼一一 年康熙帝第二次南巡后。为记录 进行考订,对平民小院里满族人 此次南巡,绘制了首尾相加达 家的生活场景、各类商号、各种 二百余米的《康熙皇帝南巡图》 牌楼、戏台、乐舞、乐器、戏曲十二卷。”该书是以康熙朝兴起的 等多有描述;还有持瓶西洋人、纪实性长卷绘画为前缘,展开了 西洋楼、教堂、盆景插花等一些对乾隆朝皇太后《万寿图》卷(绢 西洋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本设色,纵六十五厘米左右、四卷总 时的中外关系。

长一百一十点八二米,故宫博物院 我们所说的康乾盛世,有许藏)的分析和研究。刘潞在故宫 多是借助文字记载进行想象的,博物院组织了一个学术团队,历 但仅仅有康乾时期一个个单独的时三年,对《乾隆皇太后万寿图》 或一个个类型的文物是不够的,卷建立图像数据库和研究,依据 还需要这些文物在 “活态 ”中的 相关文献和现存遗迹,将画中的 状态,这就要寻找当时的图证。

如清宫大量收存的盆景花插,以往是从艺术品角度进行研究的,但对它们在清代社会的存在状况不甚了了,而《万寿图》中则随处可见这些器物,不但画有规模盛大的盆景会,也有贩夫走卒抬盆景送盆景的细节,反映了盛世时期都门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

可以说,从北京万寿山东宫门经西华门到寿安宫的沿途所见,则是这个盛世里的宫廷画家从最正面的角度描绘出来的。该书并不局限于寻景、对景,也没有把该图仅仅看成是乾隆皇帝对其生母钮钴禄氏在六十大寿时的孝敬之心,那是远远不够的。

刘潞发现,乾隆皇帝是通过庆祝太后寿诞的大典在积极鼓励朝野的孝母观念,隆重推进孝母仪式,成为清朝 “以孝治国 ”的一种政治理念,是文治与礼治相结合的 “皇帝价值观 ”,也是太平盛世的社会基础。这些都是该书十分重要的研究所得。这幅皇皇巨制是由吴维乾、徐大年等三十位宫廷画家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精绘而成,其本身就是远离浮躁的珍赏之宝,面对它,容不得研究者丝毫的浮躁。

对乾隆皇太后《万寿图》卷的研究,可以成为此类题材绘画的开端、具有示范性的研究成果,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两套此类题材的长卷,其一是《康熙皇帝六旬万寿图》卷(两卷),其二是《乾隆皇帝八旬万寿图》卷(两卷),此外,故宫博物院以及其他国内外的博物馆还有一些表现康熙皇帝南巡、乾隆皇帝南巡等多卷画卷,以往是多注意研究事件的过程,但对 “历史现场 ”的研究,给下一代学人留足了空间。

在城市改造日益繁忙的当下,城市里的 “历史现场 ”日益萎缩,甚至消失,该书使 “活”“历史现场 ”了起来,从万寿山到紫禁城,经过今海淀、西城、东城三个区,沿途有数十个国家级、北京市级和区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建及其周边的环境保护和修复,就有了保护原状的历史依据。同时,该图的纪实性对研究北京的气象史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该图绘于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十一月二十五日,即“腊八 ”之日,冬季 “进九 ”之前这个时间段的北京气候状况,当时自然生态中的一切都凝结在画中,供有心者悉心寻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检索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查询史籍数据库,这无疑给史学研究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极高的效率,在享受查询的速度时,不得不赞叹多数史籍都被前贤们使用过,更感叹前辈们皓首穷经的辛劳,而如今只需几十分钟便可超过用经年的时间收集文献的效率。当下的史学研究还需要开辟新的材料来源即图像,特别是当事人绘当时事的纪实性图像,以解决认知古代历史的氛围、形象、细节等问题,以往是通过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去想象某个历史事件,即想象历史现场中的历史人物,而这种想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也是无法言传的。这本书的功用就在于此,在图画的现场里真切感悟历史的细节,在无数历史细节之上形成的学术观念,将会经受住未来历史的检验,这是怀有浮躁之心的人所不能胜任的。

(《十八世纪京华盛景图 ——清乾隆皇太后〈万寿图〉全览》,刘潞主编,故宫出版社二○一九年版)

猜你喜欢
南巡长卷盆景
乾隆帝南巡对惠山泉文化的介入干预
桌上盆景(外一幅)
长卷
一路向南
泰国游大事记
浅谈邓小平南巡
谈唐英与景德镇妙不可言的缘分
萝卜盆景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柚子,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