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怎样“炼”成的?

2020-09-12 14:16龚宙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落实培养核心素养

龚宙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具体分为六块,它们彼此联系,互相依存。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着眼学科本质,着力落实培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落实;培养

核心素养,已渐渐成为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和风向标。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什么是核心素养?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这些都是教学中的困惑。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可以分为六个部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它们互相联系,彼此依存,以知识为载体,在学生认识、掌握新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具体落实与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呢?笔者想结合平时的教学与思考,与大家交流一番。

“数学抽象”的素养可以在认识“数”的时候进行培养。理解“数”离不开生活,所以像学习0-10各数时,都是先从常见的生活场景图入手,数实物的个数,如几个、几支、几颗……再抽象出数。此外,也可以在认识“图形”的时候进行渗透。例如认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比较抽象,死记硬背对于理解含义毫无帮助。实际上,它有两个核心要素——对折和完全重合。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动手折一折”“折后看一看”“异同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不断积累经验,逐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这两个核心要素。如果在后续的练习中不需要再借助操作,就能直接想象并判断出“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准确说明理由,那就达到了“数学抽象”素养的养成。

数学学习离不开“逻辑推理”,同时,它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在三年级以后我们就要注意大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学生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开始思考,继而发现“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2=360°”,再用同样的思路解决“五边形、六边形内角和”的问题。在同类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内角和与边数有关,并找到求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的研究过程,也同样有“逻辑推理”的存在。教学这一类知识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说明:“像这样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出规律,就是一种归纳推理。”类似这样的题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和推理的步骤,能很好地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

“数学建模”这一名词,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并不出现,通常是用“类”代替或说成“一般形式的表达”。比如“运算律”,可以归纳出几“类”: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说明:“这些运算规律,适用于整数、分数、小数等所有的数,是数学概括和提炼的结果。我们要重视这种一般形式的表达。”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掌握的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等“数量关系”,还有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周长公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公式等,也同样是“解决某一类问题所共用的模型”。甚至可以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后,引导学生一起回忆、比较、总结认识图形特征的一般方法,为后续认识其他平面图形的特征提供方法体系。这样,既有助于巩固知识,又感悟了方法的提炼与积累,更建立了“模型”思想。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能达到,还可以直接告知:这样的“类”,在数学中也称为“模型”。

“数学运算”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有涉及。在学习了“加减乘除”后,学生对“运算”一词应耳熟能详。在教学时,我们不光要注重学生运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更应当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掌握以及算法最优化的选择。比如“笔算整数加减法时,为什么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学生在充分地思考、讨论、交流后,明确“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几个十要和几个十相加减,几个百要和几个百相加减……即相同数位上的数,计数单位相同,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不但要掌握列竖式计算的一般格式,更要牢固掌握算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规则的提炼总结也是如此,让学生从“知道怎么算”到“理解为什么这么算”的过程中,渗透“数学运算”的素养。

“直观想象”在“图形与几何”的版块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比如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先让学生剪开正方体实物直接去看再得出结论,学生就失去了培养“直观想象”素养的机会,也降低了思维难度。教师应当让学生先全面观察正方体实物(表象),然后想象沿着其中的几条棱剪开,会出现怎样的平面展开图(想象),最后再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去检验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验证)。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就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渗透了“直观想象”的素养。如果能在牢固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基础上提高要求,让学生想象长方体的展开图,并准确建立长方体展开图与立体图各个面、各条边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直观想象”素养的渗透将更加有效。

小学阶段,低中年级学习统计时,引用较多的是“数据”“收集”“信息”“整理”等词,直到学习了“平均数”以后,才涉及“数据分析”这一概念。不过,不管是低年级的简单统计还是较复杂的统计表、统计图,整理完数据,完成书上的问题就是在进行“数据分析”。当然,我们并不会仅仅满足于此,教师们经常会追问:“从统计表(统计图)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你還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数据,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的数学思考、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建议,其实也是在进行“数据分析”。

这六个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我们应当做好有心人,着眼学科本质,抓住相关知识的数学价值,潜移默化地在平时的教学中深入落实,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落实培养核心素养
浅析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落实的相关问题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