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种植课程研究

2020-09-13 22:48周娇婷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花苗种植园雏菊

周娇婷

1.活动源起

这个也是花?

幼儿们例行给马兰菜浇水,突然一阵争执声,教师悄悄走到他们身后,发现原来是一颗植物引起了所有孩子的关注。它有着不同于马兰的翠绿色水滴形宽叶,花苞大而紧实。这是什么呢?长得快还躲过了前几次的除草行动。菁菁问:青菜的花?琪琪不赞同:不是的,不一样,旁边的哥哥姐姐们种的青菜没有这么多叶子。乐乐觉得很奇怪:我们没有种它,种子从哪里来的?和马兰菜种子长得像吗?娜娜:总归不是马兰菜,我来拔了。琪琪和乐乐赶忙拦住,和她商量着说:说不定也是菜呢。现在看不出是什么,等它开花了再决定吧。大多数幼儿同意,暂时不予处理。

很快,花开了,大朵大朵的橙色的花让孩子们惊呆了,这没见过啊!整个种植园地也没有这种花,于是大家把这个问题回家。此外,孩子们觉得花朵实在漂亮,为了防止花朵被不知情的小朋友采摘,下午用毛根赶制了简易的标记来做警示。当天回家后,孩子们回去请家长帮忙通过网络查询发现是金盏菊!几天时间花都开足了,在这秋日里吸引了所有进入种植园地小朋友们的目光。可惜花很快就谢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很多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我们统计汇总了目前对金盏菊认识的方面,以及不了解的地方,约定下一次要种金盏菊。

2.活动过程

2.1播种

新学期,幼儿们开学没多久就迫不及待地把收集的种子带来了,发现有两种种子。镜题指着小种子:咦,这个种子怎么这么小,哪个才是金盏菊呢?芷怡:我猜大种子是金盏菊,因为金盏菊比较大。镜题:也有可能小种子才是金盏菊,小种子很像芝麻,奶奶种的芝麻就很大。

讨论中谁都不能说服对方,有幼儿就提议就把这两种种子都种下去,等着它发芽、开花,就能知道结果。大家去植趣园开始种植,为防止混淆自己与别人的种子,他们做了每个人自己独一无二的小旗子插在土地里。

2.2发芽

土地里星星点点的冒出来一些绿色,难以辨别,孩子们纷纷问:叶子都好小,这是花苗还是草?鏡镜说:再等等,等再长大一点,比比以前的叶子照片就知道是不是了!

下雨了,我们的花不知道怎么样了?孩子们很担心,害怕大雨把花苗淹死了!可是外面在下大雨.可欣说:可不可以借玩沙玩水的伞?可是沙水区只有6把伞,不够分。芷怡想到种植园地还有几件雨衣,就在沙水区的边上,我看见有一箩筐呢。如果不够,每把伞也可以撑两个人,大家挤挤。大家都想去看,赞同挤挤的做法,就算挤不下,也可以在旁边等着,然后轮换。

有几棵花苗被水冲倒了,鑫鑫拿起来放在手里近距离观察,边看边说这根好长,和苗苗差不多大了呢!可欣也接过来看了看,又指着地说:这里种的是大种子,我猜这个就是金盏菊。有孩子问:为什么?镜镜马上接道因为金盏菊长得大,所以吃得多,根肯定比雏菊的大。鑫鑫又拿了一棵小小的苗说:它的根不大,叶子也很小,这个可能是雏菊。大家与旧照片对比得出根系长的是金盏菊这一结论。由此知道金盏菊的美丽最大的功臣就是这根,能帮助金盏菊吸收更多的养分,同时牢牢抓住泥土不被雨水大风刮走。

2.3搭棚

天气越来越冷了,金盏菊开了一朵,和中班看到的差了好几朵。雏菊一点开花的意思都没有,幼儿们一直在找花苞,可惜一连两周都没有,就这样班里又开始了激烈的讨论。诺诺在晨谈时说:老师,我今天去看了植趣园,发现金盏菊只开了一朵,其他的都没有开出来。我也去看了,雏菊一个花苞也没有。镜镜:是不是天气太冷啦,花都不开了。毅恒家种了蔬菜大棚,想到自家的菜园子:那我们可以把它们盖起来,就像种菜一样。诺诺:不知道要怎么盖啊!长什么样?芷怡:我记得超市旁边有卖草莓的人,他给草莓搭了一个大大的棚,白色的半圆形。镜镜:可是我们要怎么盖呢?你们会吗?大家都摇头。芷怡提议:我们放学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种草莓的地方问问吧。几个住的近的幼儿约好放学一起去问。

第二天一早幼儿们就很兴奋地告诉教师:我们知道怎么搭了!镜镜边说边张开两只手:要很宽的木条,能掰弯的那种,还有透明的塑料布。哪里有这些东西呢?有幼儿发现:那种塑料透明的布,以前哥哥姐姐用过,不知道放哪里了,教师可不可以帮我们去问问原来的老师?幼儿们分配的工作,教师去找塑料膜,其他人分组在资源走廊寻找易弯曲的支架,约好种植园地见面。

材料齐了,带好手套把竹竿裁到一样长,微微弯曲两端插在土地两边。四个人各拉住塑料膜的一角,平整铺在竹竿上,最后找来砖头和鹅卵石把膜的四周封住,以防漏风。

2.4开花

寒假后幼儿们一到学校就关心起了植趣园的金盏菊和雏菊,诺诺指着太阳:你们说,花儿们在大棚里会不会出汗,现在太阳出来了,越来越热了。轩轩:如果出汗会不会口渴呢,口渴了没水喝就长不大了。幼儿们决定掀开大棚,看看里面花儿们的情况,对比大棚内外的花朵。棚被慢慢掀开,镜镜第一个发现了:你们看,大棚里面开出了好多的小花,外面的金盏菊没有里面的雏菊开的好。诺诺:对的,外面的金盏菊,一直被风吹,寒假里面很冷的,我们没有给他们穿衣服。他们全部掀开了大棚,并把大棚收好,准备等到今年寒假的时候再用。幼儿们发现搭棚能让花安然度过冬天,但大棚可能会引起植物脱水,在冬天过去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要及时将大棚撤走。

2.5移栽花苗

自从花开了,幼儿们一直惦记着种植园的花开得怎么样了。芷怡说我觉得雏菊和金盏菊在植趣园离我们太远了,要是能在教室里看到就好了。鑫鑫:种在花盆里就好了呀!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为此成立了四组养花小分队,负责学习怎么移栽花苗,以及后期的观察养护。幼儿们发现:1.花盆大的给金盏菊,因为金盏菊的根需要大而宽的地方生长,相对的雏菊就能放小点的盆子里;2.铲花时把花连带泥土一起挖走,泥土的范围要比根的外围再大一圈;3.挖出来的花先放一边,在盆底放点石头或者木屑,防止泥土流失,也避免花苗埋得过于深。

2.6赏花会

天气渐热,种植园一派生机勃勃。大家约好去欣赏种植园地的花,比比花魁在谁家。幼儿们拿着纸笔在园中来回看,鑫鑫推荐油菜花,因为油菜花能榨油又好看。诺诺却说:扁豆花才是花魁,像蝴蝶又能结扁豆。轩轩不同意:可是它除了好看就没别的本领了!怎么没有,谁能比它开的花多,谁能比它开得久?而且它能治病,我奶奶说的,我奶奶是医生。第二天教师请轩轩的奶奶来给大家普及金盏花的药用价值,轩轩奶奶说:金盏花能消炎抗菌,如果皮肤、耳朵发炎、晒伤等就会用到金盏花了,也可以美容,这个妈妈们最喜欢。于是金盏菊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花魁。

随着活动的不断延伸,幼儿对金盏菊的喜爱也愈加浓烈。区域活动时孩子们自发在班里开展写生、干花制作、观察记录等活动。有时候到户外看看外面的花长得怎么样。这些活动帮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金盏菊整棵植株的细节特征,比较发现雏菊和金盏菊不同在于花瓣层数不同、颜色不同、根系长短不同等等。

3.我的思考

3.1追随幼儿兴趣,生成活动主题

在孩子们的记忆中,漂亮的菊花只在电视中、花店里见过,因此在自己幼儿园的种植园地里发现一棵疑似植物时,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被激发了。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幼儿发现该植物与其他植物的不同之处,从而确定是大家都未曾种过的植物,也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之心。后鼓励其运用自身经验自主探究,因而孩子们当天回家就迫不及待的使用网络验证了这株植物的身份——金盏菊。科学知识本就立足于生活,因此当花榭了的时候,孩子们想重见金盏菊的愿望与日俱增,最后自主萌发了对金盏菊的深入研究的意愿。在重新种植的过程前中后期通过不断实践,提升自己的经验技能。

3.2开放幼儿大脑,深入发展课程

在孩子们的活动中,很多知识经验的获得都是一点一滴从和同伴、老师的互动沟通中来。当孩子们遇上问题,优先考虑创造机会,孩子是否能通过实践自主获得新经验,能否以此引导孩子与同伴相互沟通,共同提升经验。因此,播种时孩子们遇上辨别种子的麻烦,其实我在确定种植前已经做了大量调查,提前认识金盏菊的种子及相关注意事项。但在此时我却不点破,就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下一步。随后继续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尽可能的保留孩子们原始的足迹,将探索的机会留给孩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也可能是让课程深层发展的契机。

3.3丰富幼儿体验,总结实践经验

金盏菊种植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经验,通过实践能让孩子们一起经历发现问题、猜测假设、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路上融合旧经验,总结形成新经验。活动前中后引导幼儿通过各种表格记录自己的计划以及金盏菊的生长过程帮助幼儿汇总他们自己的经验,梳理在种植活动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经验。将金盏菊带进班级,近距离观察。在美工孩子们开展写生、制作干花、贴画等活动;在阅读区研读植物类的书目,希望能在书中获得知识;在益智区用放大镜观察金盏菊细節特征,更全面的了解金盏菊的外观,让课程融入幼儿们的一日生活活动,真正的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朱莉·布拉德,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花苗种植园雏菊
一朵雏菊花
最后一枝雏菊的坚持
小花苗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浅析16—18世纪巴西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一朵雏菊花
河边的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