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伦理角度解读《第五个孩子》

2020-09-14 12:24李倩齐雪艳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6期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李倩 齐雪艳

摘  要: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英国女性作家。《第五个孩子》中的家庭成员间的伦理问题尤为突出,小说中夫妻、亲子以及兄弟间的伦理问题和异化的伦理关系处处可见。因此,本文从家庭伦理角度出发,探析小说中的家庭道德伦理关系及其迷失原因,对于当下和谐家庭关系以及社会的稳定的建构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第五个孩子》;家庭伦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6-0-02

小说讲述的上个世纪80年代的英国,一对中产夫妻在父母的帮助下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第五个孩子班的出生,打破了他们的幸福梦。班在娘胎里就与其他孩子与众不同,他一刻不停地折腾着母亲海蕊,以至于只能通过镇定剂,才能使海蕊舒服一些。早产,貌丑的班天生蛮力,杀死猫和狗,极具攻击性,甚至嗜血。班一直受不到家人和亲友的关爱,甚至被父亲戴维送到了非人的机构,任其自生自灭。

一、家庭伦理迷失的体现

家庭伦理学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和核心,它是一切人伦关系和人伦秩序的原点。家庭伦理便是为调整、规范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而存在,它的存在形式本身便是一种行为规范或准则。

(一)夫妻之间的淡漠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起点,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等都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夫妻关系既是家庭轴心,也是维系婚姻家庭的基本因素。黑格尔说:“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这样就可以消除爱中一切稍纵即逝的、反复无常的和赤裸裸主观的因素。”通过黑格尔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婚姻实质上就是一种伦理关系,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社会关系的缩影。

起初海蕊和大卫的夫妻关系和谐融洽、恩爱甜蜜,他们常常会因感到幸福而热泪盈眶。可第五个孩子“班”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和苦恼。海蕊怀班的时候,身体异常疲惫,她变得脾气暴躁,乖戾,爱哭,作为丈夫戴维没有给予海蕊足够的呵护和关爱,他一味地忍耐,压制自己暴躁的情绪。他不习惯海蕊的性格变得如此坏,甚至开始排斥怀孕妻子,也不再温柔的抚摸她的肚皮。海蕊瞒着戴维服用镇定剂,并时常觉得戴维经常对她邪恶的笑。面对班这个异形怪物,沉默和譴责是戴维的常态,他无法应付海蕊的愤怒与苦楚。就连海蕊的母亲都觉察到夫妻关系异化,劝告海蕊说别忘了你还有丈夫要照顾。后来,戴维不顾海蕊的反对,强行将班送到收容所,丝毫不顾及海蕊的感受。在海蕊不顾大家反对,执意将班接回来时,戴维选择把自己的寝具搬到别的房间与海蕊分居,此时夫妻二人已彻底形同陌路。

(二)亲子之间的敌视

和谐的家庭关系还体现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父慈子孝,舐犊情深,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可对于班,戴维从来都不是什么慈父,海蕊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

当海蕊和戴维知道班的到来,他们的心情不再是激动欣喜而是沮丧。可见从一开始班便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班还在腹中,海蕊便服用了大量的镇定剂,将腹中的孩儿视为仇敌。海蕊不止一次的期待班从窗台上摔下去,在马路上被车撞死。为了使班的情绪稳定下来,海蕊不断的喂班吃镇定剂,就连连医生都觉察出海蕊讨厌班。当班不听话时,海蕊便以送到收容所威胁他。种种迹象表明海蕊忽视了母爱对孩子身心成长的重要性,也忘记了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所肩负的责任与关爱。

戴维则更加可恨,对于班他充满了厌恶,碰都不碰它。他认为是班的到来,摧毁了他的幸福家庭梦。戴维将班视为死敌有我无他,后来他残忍地将班送到收容机构,任其自身自灭。戴维的自私,狠心,缺乏责任心注定使他得不到内心渴望已久的家庭生活。

(三)兄弟之间的疏离

班的出生给整个幸福家庭带来了不幸,家人都不喜欢他,包括他年幼的兄弟姐妹。在他们心里,班是夺走他们快乐的恶魔。在得知班被送到收容机构消息的当晚,他们如释重负,欢呼雀跃,庆祝这个怪胎终于离开了自己家。班在家时孩子们几乎从不和他说话,他们面对班时露出的是忧愁,谨慎的表情。他们像提防野兽一样防着班,在就寝之前其他孩子会静静锁上自己的房门,防止班对自己造成伤害。当孩子们一个个大了,他们便开始为自己寻找新的住所,路克和祖父詹姆斯居住,海伦投向了祖母莫莉的怀抱,珍则选择和外祖母多拉丝一起生活。兄弟姐妹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这个家,原本该有的手足之情变成了厌恶和嫌弃。

二、家庭伦理迷失的原因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析造成这个家庭伦理迷失的原因,首先是时代原因:英国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又经历了三场经济。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英国人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念严重扭曲。其次是个人原因:即班的父母,戴维孤单不幸的童年经历和海蕊的不成熟以及二人自私的性格的与这个家庭伦理关系的迷失密不可分。

(一)时代原因

小说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严重影响着当时英国社会。多年凝结的宗教传统,文化信仰日益淡漠。此时的人们,极度崇尚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由于对传统的反叛和信仰的迷失出现了精神危机,人情冷漠、伦理道德滑坡。书中直接写道:贪婪,自私的六十年代,随时准备谴责、孤立矮化他们最好的一面。戴维与海蕊坚守信念,过得十分艰辛。当戴维一家觉察到由于班的到来打破了他们的幸福梦,家人们的想法达到了空前的一致,他们自私无情地将班送到收容机构,摆脱他带来的恐惧,希望能够回到从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

现代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焦虑。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进程的压迫下,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日益扩大。每个人心中都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他们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把自己奉献给了放纵、颓废和一时的快乐。当精神危机和对道德的反叛成为社会价值主流趋向时,家庭伦理观念也在逐渐丧失。莱辛通过书写班这个异质的孩子,表达了她对这个社会的看法:经济和社会状况不仅破坏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还导致了家庭伦理道德的丧失。

猜你喜欢
多丽丝莱辛
高贵的“伪证”
失散53年美国姐妹因疫情团聚
高贵的“伪证”
德前总理要求前妻放弃使用他的姓氏
高贵的“伪证”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多元化文化视角下的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