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隐喻视角下under的一词多义现象

2020-09-14 12:24欧阳蓓妮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一词多义隐喻

欧阳蓓妮

摘  要:一词多义这一种语言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它也是语言历经时代发展的产物,可以通过认知隐喻的角度来理解。本文用under为例,以认知语言学的认知隐喻为依据,分析了其作为介词时词义之间的隐喻变化,发现正如学者们所说,介詞词义之间明显受人类认知影响,具有理据性联系;从隐喻上来理解也有助于英语教学。

关键词:隐喻;一词多义;介词under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6--02

一、引言

一词多义最初是由法国语言学家M. Breal于1867年提出。这一术语指的是单个语言单位有许多不同但相互联系的词义[3]。语言学家们一致认为这是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而且除了词汇上的一词多义,语言中的语音和语法也存在着多义现象,这也印证了认知语言学家们的主张,语言是由一个统一的原则来指导的,各部分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这与20世纪8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的主张一致:语言各个子范畴之间的界限模糊,语言具有一致性。一词多义同时还表现了语言经济性原则。它有效减少了特定语言的词汇数量,减轻了人类的记忆负担,从而使语言成为高效、简洁的交流工具[7]。索绪尔强调语言中的单个读音和其形式之间配对的任意性,但认知语言学认为音形之间是有理据性联系的,词义之间的认知联系更为明显。大多语言学家尽管赞同一词多义是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对于介词,他们更倾向词义关系是任意的,而认知语言学则强调介词词义中存在理据性联系。在研究一词多义时,语言学家门都强调将一词多义与同音异义词区分开是很有必要的。同音异义是指不相关的意思附在同一音系形式上[2]。同音异义词的本义与扩展义之间也就毫无联系,此类研究也就没有意义。

隐喻的意思是指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系统地构建另一个概念域,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意义的延伸[3]。Lakoff(1987)提出隐喻带来了意义的延伸,因此就有了一词多义。同时,Lakoff也用辐射范畴这个术语来概括由隐喻引起的词义延伸。如果更形象的的作比,这些范畴就像容器,这些容器之间相互联系,每一个小容器又可以成为延伸出新的容器,即新的词义。转喻是指找出临近两个域,然后进行投射。这两个域之间距离近,更容易推测词义。因此转喻是基础,隐喻是主要。隐喻和转喻在这里是作为认知和思维方式,而不是修辞。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是概念上的相似性,先有概念隐喻,再用语言把这种隐喻概念表达出来。本文在总结以及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探讨了介词under的一词多义现象,着重从隐喻的视角来剖析under词义之间的理据性联系,以及如何对一词多义教学方面的启示。

二、用隐喻来解释under的一词多义现象

词义的延伸方式有链型(转喻)和辐射型(隐喻)两种,一般是在链型之上呈辐射状延伸出新的义项,两者不可能绝对分开。因此,我们在分析词义的时候,要将这两种认知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交叉分析。人类依据认知,将新义项有规律的附加在原有的语义网络之中,形成新的意象图式。这一个意象图式被认为是具体化的,因为它们产生于对日常生活体验中反复出现的模式的知觉再次分析[1]。这样的词汇增添的方式被认为是最科学,最经济的。

1. 介词under的本义和意象图式

一词多义的历时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创生、认同和词汇化[7]。首先,随着时代更迭,处于交流和表达需要,单词的本义在隐喻,转喻或者是本文未涉及到的原型范畴理论下产生延伸义,这些延伸义一旦为本族语者所接受,最后就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词义义项。在一个词语的辐射范畴中,最中心最典型的那个成员势必是其本义,从基本义再往外散发。介词的本义是其空间意义,就介词under而言是“在(或到、通过)……下面”,比如说The book is under the bed. ; She placed the ladder under the window. 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book和bed, ladder 和window之间是不接触的,只是在它们的下面。

under的本义的意象图式“在……下面”是一种状态,呈现出静态的意象图式,此时,under 涉及的LM和TR之间的路径为零,book 和bed之间是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和under本义最接近延伸义项“由……覆盖着”,这是一种链型的衍生方式,如The rock is under three feet of water,它和本义之间临近性程度较高,词义容易理解,不同点在于本义是两者之间不接触,而此义项涉及的物体是接触的。换言之,under从相对静止且不接触,变化为静态程度没那么高的接触状态。判断到底是哪一种词义,还可以结合语境。

2. 介词under的隐喻义项

除了以上两个词义外,其他义项皆是隐喻义,也就是辐射型词义延伸方式所产生的义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系统地划分:1)从空间到时间方向的延伸,如“比……年轻”。under有low/ down的意思,因此可以形成一个隐喻Under is low/ down,young 也有年龄上的low/ down, 因此under 的词义可以是“比……年轻;少于;在……过程中”,例如:We are under 18; under an hour; under construction,这样时间就有了空间性,在视觉上更加清晰。如果借助LM和TR来理解,we是TR,18是LM,TR在LM之下,可以接近但不能超过;an hour是LM,它高于TR。2)从空间到范围的延伸。根据Be controlled is down.这个隐喻可以将under 译作“由……控制(或管理、经营)”,比如The country is under martial law.,the country是TR,martial law 是LM,从LM到TR有能量的转移,under此时的意象图式便是动态的,还凸显了国家在法律范围管束之下。3)从空间到情感状态的延伸,例如under stress,把情感比作了覆盖物,可以译为“受……影响”,这一词义义项的隐喻含义比较深,两个域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远,under的隐喻性比较强,LM是stress,它处在主语(一般是TR)之上,对TR的情感有所影响4)从空间到原因的延伸,此时under的词义为“由……造成”,比如The wall collapsed under the strain.,把事件发生的原因 the strain比作上层覆盖物,对其下属的事体造成了影响,同时也把抽象的因果关系具象化。

3. 介词under的多种义项

词汇中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且复杂,不仅有横向的词义衍生(如上述例子,都是同一個词性介词内部的词义发生改变),还有纵向的变化(例如under作副词表示“在下面”,做形容词的意思是“较低的”)。除此以外,不同的语境也会影响词义。

在日常生活中的词义积累中,首先要记住的是一个单词的基本义,这是一个语义范畴内最典型的成员。不管是链型还是辐射型的词义延伸,都是一个个范畴之间的连接,或多或少都可以通过基本义,并运用隐喻和转喻来理解句子。适当地利用语境来记忆词义义项,把一个词语词项组成系统来记忆;还可以总结已掌握的词义,分析相似性来系统地形成意象图式,正如本文第二小部分所总结的四种方面的延伸。还能通过这种追根溯源的方法,可以更好理解不同词义的历史变化以及适用语境。有些词的义项是来源于百年之前,其隐喻意义可能不明显,这时就需要去翻阅相关的资料,了解词义背后的历史文化。

三、结语

一词多义是所有语言中都会出现的现象。语言符号的特征之一是简洁、容易记忆,如果每次需要一个新词义就创造一个新词,那语言的容量就过剩,也不是理想的模式。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表达70%都是隐喻,这说明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对理解一词多义也大有裨益。故本文从隐喻的角度浅析under作为介词时的一词多义,发现其词义之间的延伸确是有理据性地按照人类认知来发展的,而且其隐喻义可以被系统地划分为四个延伸面。

参考文献:

[1]Tyler, A& V. Evans. Reconsidering prepositional polysemy networks: the case of over [J]. Language, 2001, (77).

[2]Taylor, J. 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V. Evans& Melanie, G.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5.

[4]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04):52+51+53-59.

[5]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2006(03):1-5.

[6]林正军,杨忠.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5):362-367+401.

[7]马明.认知视野中的一词多义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6):544-549.

[8]赵晨.认知视角下英语介词by的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戏剧之家,2019(05):212-213.

猜你喜欢
一词多义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一滴水里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词义分析的原型模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