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2020-09-14 12:24蒋陆春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设计问题市政道路以人为本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加深。当前的市政道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应该改变以往的建设方式,加入新的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入对于道路交通体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以人为本市政道路设计做出简要阐述,然后对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问题展开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针对现存设计难点,提出几点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策略,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市政道路;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现阶段,市政道路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深入,市政道路建设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市政道路设计中,一方面要顺应城市建设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人们的通行需要。其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满足市民对市政道路的要求,从而全面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建筑、园林、工业设计中都被广泛提出并得到深入发展应用。对其最直接的诠释,就是“人是最重要的”。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公共环境空间之一,在设计中,应从尊重使用者出发,不能再沿用“把路修通即可”“一切以降低工程造价为准”的设计思路,应保证市政道路具有安全性、便捷性和宜居性。其中,宜居性又體现在道路无障碍设计、绿化景观设计、照明亮化设计等方面,可以让老年人、残障人士,便捷出行,路边能够休憩,绿化景观设计满足人最基本的亲近自然的需求,照明亮化,可让整个城市氛围变得温馨宜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可以充分证明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应以居民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并大大提升道路使用功能和附加价值。

2、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原则

2.1人性化原则

市政道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市民出行的个性化需求,为市民营造更加和谐的出行环境,尤其要关注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体现。

2.2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前期要对路网予以全面研究,合理定位路网中道路设计的合理性,且考虑周边地区的道路使用需求,道路建设要促进周边土地开发,并结合交通量的预测结果确定道路断面形式,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延长市政道路的使命寿命。

2.3协调性原则

道路设计中,要全面考量城市功能的多元性和协调性。如今,市政道路建设水平与交通需求依然处于失衡状态。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协调市政道路设计建设和城市规划,以道路联系城市多个功能区,可以形成更加完善的道路系统,为城市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问题

3.1使用需求方面

在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使用需求问题是设计工作者重点考量对象。市政道路使用者较为复杂,包含驾驶人、骑行者、行人以及其他特殊人群等,驾驶员的出行成本相对较高,为满足其使用需求,需要在设计工作中保证道路安全性、出行快速性;骑行者对道路资源要求相对较低,需要在道路设计中对其安全予以保护;行人出行速度较低,出行目的较为灵活,应对其出行舒适性、安全性予以考量;特殊人群主要为自身生理、心理存在缺陷人群,应在道路设计中对此类特殊人群需求予以分析。除此之外,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性格差异的人群之间具有不同的道路使用需求,只有对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完成道路设计工作。

3.2安全可靠方面

在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中,因为道路安全要求、可靠要求相对较高,这会让设计工作产生问题。一方面,市政道路需要保证自身机动车道顺畅性、非机动车道宽阔性、行人道平坦性;另一方面,市政道路需要保证自身可以解决交通运行中的多种动态问题,应做好安全隔离设计、交通标志设计、照明设施设计以及控制设备设计等多种工作。

3.3便捷可达方面

便捷可达主要指的是让市政道路使用者以最小时间实现出行目的,在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设计工作者需要保证路网具有高度连通性,过街设计具有高度便捷性、无障碍性。既要保证市政道路使用具有平等性,也要确保所有人使用需求均能得到有效满足。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考量到不同服务对象,设计工作者还需要对具体设计内容进行针对调整,如针对老年人、小孩儿,设计工作者就应适当调整道路交通符号标志,这会为设计工作高效开展增添难度。

4、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策略

4.1道路本体设计

4.1.1线形设计

在市政道路线形设计过程中,主要设计内容为曲线与直线。线形设计会受到建筑物、地形地貌、防洪排涝要求等方面的影响,在以人为本要求下,设计工作者在线形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居民出行习惯予以全面考量。一般情况下,在商业区、居住区的连接市政道路设计中,设计工作者最好将其设计为直线线形,保证居民出行方便。

4.1.2横断面设计

在横断面设计中,设计工作者首先应对市政道路两边土地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包含红线宽度、网络功能、用地性质等;其次,设计工作者应对交通运行、空间环境、慢行保障以及公交优先予以重点考量。在国家、地方交通运行标准规定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提升市政道路人性化水平,让绿色交通要求得到优先满足,让资源根据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的顺序得到有效分配。

4.1.3交叉口设计

市政道路交叉口的设计要符合相应的规范,通常情况下交叉口区域内都会有相应的斑马线,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在其中做一些缓冲设置;科学设置红绿灯的时间间隔,时间长短要根据路况交通实际情况而定,长短要适宜,降低违规通行的概率;要对交叉口路况的各种细节进行考虑,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路面畅通,提高交叉路口的安全性。

4.1.4无障碍设计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道路交通无障碍设计必不可少。我国交通文化快速发展,社会也更加关注特殊群体。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便捷的服务,方便其正常出行。设计人员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人行道、盲道、公交站台和无障碍坡道的设计工作,以此全面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4.2交通设施设计

4.2.1信号灯设计

信号灯设计主要包含三色箭头灯以及三色全屏灯两种主要类型,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柱式方法进行信号燈设计安装。在以人为本理念下,需要保证信号灯设计可以让人们进行准确、清晰识别,如果与主干路相交,可以将一组信号灯设置在道路出口左右位置。如果道路路口相对较宽,信号灯视认具有较长距离,需要对远近2套灯组予以设置。

4.2.2标线标志设计

在标线设计中,设计工作者应对路面文字、标线、立面标记、箭头、边线廓标等因素进行全面考量,此类标线可以配合标志进行共同使用,也可以进行单独使用。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设计工作者需要保证标线具有高度准确性、清晰性、完好性,需要与交通状况、道路条件、交通组织进行有效结合,保证标线适应于人文自然景观、周边设施环境。

4.2.3防护设施设计

防护设施设计包含护栏设计、防撞板设计、防眩板设计以及波形梁设计等多种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应保证防护设施具有简洁性,颜色不能过于鲜艳,避免护栏造型喧宾夺主。

4.3附属设施设计

4.3.1路缘石设计

在路侧带两侧、中间分隔带以及两侧分隔带,设计工作者可以设计路缘石。一般情况下,如果为立缘石,可以设计在两侧分隔带、中间分隔带位置,其外露高度通常为15cm到20cm。如果设计在路侧带两侧,其外露高度通常为10cm到15cm。如果为平缘石,可以设计在绿化带以及人行道之间,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天然石材路缘石以及水泥混凝土路缘石。

4.3.2排水设施设计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排水设施设计过程中,首先,设计工作者需要对区域排水规划、道路设计以及线形地形环境条件予以考量;其次,设计工作者需要对暴雨强度进行分析,保证排水设施设计有效性;然后,在道路排水设计中,应考量雨水口设置形式、间距以及泄水能力,保证其可以对雨水进行高效收集;最后,需要将边沟、排水设施设置在边坡底部,如果有需要,可以将截水沟设置在路堑边坡顶部。

4.3.3照明设施设计

在照明设计工作中,首先,设计工作者需要保证照明设施具有安全可靠性、环保节能性;其次,设计工作者需要对照明设施亮度、照度以及眩光情况进行分析,保证其满足科学指标要求;然后,设计工作者应对道路横截面类型进行全面考量,保证路灯安装位置合理;最后,设计工作者应保证路灯灯具布置方式、配置类型以及间距、高度具有协调性,且确保颜色常见,不能多于鲜艳。

结语:

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构成,不仅关乎人们出行问题,同时还是城市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因此在实际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设计各项细节,优化照明设计、线性设计、道路交叉口、道路横断面设计等,以提高市政道路的舒适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彬.以人为本市政道路设计问题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9(01).

[2]钟荣.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8).

[3]于海洋.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问题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

[4]朱春赟.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问题论述[J].居业,2019(01).

[5]郭治中.市政道路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探讨[J].居舍,2019(06).

作者简介:

蒋陆春,男,汉,湖南省永州市,1974年03月出生,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工程设计(道路、排水工程)。

猜你喜欢
设计问题市政道路以人为本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教学设计重在“设计问题”
便携式钓具包装设计问题及改善分析
解析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