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0-09-14 12:16杨文梅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开发利用

杨文梅

摘要:幼儿园教育当今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在当今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家长们普遍觉得学校教育缺少对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进行系统教学,尤其体现在幼儿园启蒙教育中。甚至有不少家长认为送孩子去幼儿园不是上学,而是在托管,让孩子玩的。在当前双语幼儿园林立的社会环境中,幼儿园作为早教机构,不仅要关注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更要关注其对汉语,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幼儿园不是简单的幼儿托管机构,而是幼儿早期启蒙教育机构,是对幼儿早期进行教育并培养能力的场所。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所精心选择和组织的学习经验。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有效纳入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号召,将传统文化与幼教课程相结合,值得每一位幼教老师深思。

1.幼儿园课程开发结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幼教老师应该明确幼儿园课程开发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

1.1幼儿启蒙教育根植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传承千年,其中教育文化也传承千年,古人向来重视对儿童品德教育,以至于其至今对早教界仍有不小影响。在幼儿启蒙课程开发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美德教育有利于养成幼儿的性善品德。新课改明确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其中德排首位,可见对学生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亦从侧面反映化用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埋下美德品行的种子的重要性。

1.2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泛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这句话是说传承历史的必要性,然而当今中国社会历史虚无主义泛滥,人们认为历史的传承无关紧要,企图放弃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为从根本解决历史虚无主义的病害,应从幼儿抓起,从小培养其民族认同与民族自觉,教导其学习历史传承历史的重要性,养成其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努力将中华千年优良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2.幼儿园课程开发结合传统文化的策略

在了解幼儿园开发传统文化课程重要性之后,幼教老师如何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开发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呢?本文将根据教材选择、内容选择、学生选择进行三方面策略论证分析。

2.1从教材选择将幼教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幼教教师在选择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教材开设课程时,可以适当参考明清儿童启蒙读物如“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浓缩千年传统文化掠影的教材书籍。这些教材多采用三字、四字为一小节的技法,读起来朗朗上口又方便记忆背诵,同时还便于幼儿理解,教导内容主要引导向孝顺、诚信等传统美德与日常四季生活常识。

以“弟子规”为例,其采取三字一小节,两节一句的特点,读起来脍炙人口。同时反复强调着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姐妹友爱、待人处事友善等适用于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道理。同时“弟子规”还教导学生讲求诚信,知错能改,勤奋不懈怠,善于学习等具体实用的传统美德,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空洞说教与理论陈述。“弟子规”中还包含日常生活常识的讲解,便于幼儿更好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选择并讲解弟子规的内容,并要求幼儿背诵,理解,复述,以达到将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效果。

再以“千字文”为例,千字文成文与南北朝,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的文字则被称之为“笔”。“千字文”同样以四字为一小节,两小节为一句,同时做到句句押韵的效果。通过适当选取“千字文”作为幼儿教材,有利于教导幼儿识字、认字,在学习过程中,幼儿还能了解到一些文言知识,养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望。

2.2从内容选择将幼教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内容选择上,幼教老师应选择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传统文化案例,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传统文化。例如最为贴近实际生活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这类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饱含文化故事的节日。幼儿处于好奇心萌发阶段,其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求知欲,探索心理。因此,故事教学往往比生硬的课本教学要轻松愉快,通过讲传说故事,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情景,带领幼儿展开对传统文化节日精神内涵的探索与求知。

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进行导入,结合背景故事讲解传承千年的文化习俗,并通过戏剧排练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亲身表演与实践参与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索上来。在排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除了屈原外更多的历史人物,历史背景,历史故事,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剧本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并传承历史。

除了有历史典故故事的传统节日外,还可以结合具有深厚传统习俗的节日进行文化教育。以春节、中秋节为例,春节有贴门神、贴春联、剪窗花、放鞭炮、吃饺子等一些列幼儿耳熟能详又充满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开展特色实践课,以教学生剪窗花、包饺子为课程载体,教导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节日的认同与理解。同样的中秋节,教师可以组织吃月饼、背古诗等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活动,从吃与竞赛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当今幼儿教育界越来越重视的传统文化教育其实早已在实施,尤其双语幼儿园不能偏向于英语的启蒙教学,更应该把教学过程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上,以传统文化涵养幼儿的品行道德,教导幼儿,促进其文化认同感,文化自覺性。教师通过教材、内容、学生的不同选择,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为幼儿学生挑选合适的课程进行教学,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其具有切身的参与感与传承文化的使命感。综上所述,即为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与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洪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11):235

[2]杨晓彤 李莉.浅谈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2019,(01):02

[3]陈素娟.传统文化教育和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探索[J].教学设计,2017,(04):122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开发利用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协作发挥的作用解析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