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以涵情 歌以蕴美

2020-09-14 12:16柯艳萍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浅谈方法小学语文

柯艳萍

摘要:众所周知,在现在的语文教学当中,大多数比较重视古典诗词的教学。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应该通过诗歌的教学来对小学生的审美进行熏陶和培养,让学生在传统文化当中学习到丰富的美学知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和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将针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诗歌审美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浅谈;小学语文;诗歌审美;方法

前言:在语文的教学当中,往往能够体现对学生的审美的一种培养,而古诗词作为我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小学语文的重要部分。在诗歌起伏的结构、有趣的意境和公正的格局的培养下,能够为学生树立起一个更加完善的审美观念。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重视起对诗歌的应用,在正确的教学当中教给学生怎样用诗歌审美。

1.小学语文诗歌审美教学的意义

都说古诗词是象征着我国文化之美的重要代表。古诗词当中的美学是我国文化当中最早的美学概念,那么在古诗词当中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能够逐渐爱上诗歌。其次,诗歌也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难点,如果能够在审美教学当中更好的推动学生对诗歌进行理解和应用,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己的审美思想的同时,為学生克服对诗歌的畏惧心理,找到学习诗歌的乐趣。最后,诗歌当中往往都蕴含着大道理,那么如果能够学习这些内容,就可以更好的巩固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

2.小学语文诗歌审美教学的方法

2.1  通过朗读来培育语言美

为了让学生能够投入到古诗词的朗读当中,在朗读当中品味出诗歌当中的语言美,从而找其中的韵律和节奏,能够在朗读当中收获诗歌的美好。教师首先应该培育学生对于朗读古诗词的阅读兴趣,只有学生自己意识到朗读古诗词的意义后,他们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件事当中,从而能够体会到诗歌的美感。那么,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形式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有兴趣进行朗读,因此教师可以首先通过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然后让学生在这样的音乐当中体会到诗歌的意境,从而得到更加美好的阅读体验。然其次带领学生进行小组朗读或者是同桌对读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在同龄人面前的表现欲望,从而让学生在与同桌的合作中更好的去体会诗歌当中的美。例如:在学习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桌合作进行朗读,然后再课堂上展示出来。两人可以一人独两句,在语气方面有一个起承转合,然后辅佐一段有气魄的音乐,那么学生就可以更好的体会到诗人在诗中缩写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描绘出了怎样一幅美景,从而带动学生的审美发生改变,在不知不觉当中对学生的审美做出培育。

2.2  通过绘画来找寻诗歌美

在寻找美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要用耳朵去倾听,用嘴去读,也可以用学生自己的双手来描绘出诗歌当中的美好。学生在学习过诗歌当中的美好意境后,就可以通过一只绘笔来打造成自己想象当中的一个诗歌的世界,从而把诗歌当中飘渺无形的意境转化为自己能够直观的看到的图画,那么就可以把诗歌的美具象化,从而更容易让学生找到他的美的意义。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时候,学生可能刚开始没办法体会到这里描绘出的西湖的美景是怎样一幅美妙的画卷,那么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下作业,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借鉴一些网上的资料,自己绘制出一幅这样美丽的西湖初晴图,并且在第二天带到班上进行展示。那么教师就可以欣赏到学生笔下“欲比西子”的西湖,有着波澜的水光,和雨后的清新,或许学生画出来的图画不是特别的完美,但对于学生而言,如果能够亲自作画出这副景色,那么就说明他们的脑海当中已经构思出了画面,那么学生就能够更加了解诗歌的优美画卷。

2.3  通过想象来提升审美

诗歌当中的一些意境,或许并不是真实的景观,而是诗人在自己自己的想象空间塑造出了一个完美的图画,并把它描绘出来,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合理的运用想象的手法来挖掘出潜藏在诗歌当中的那种魅力和活力。因此对于诗歌的美的学习而言,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在诗歌的审美当中融入想象的因素,从而获得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得到一样的美的熏陶,能够理解诗人的心理活动。例如:在三年级学习的《山行》这首诗,当中就蕴含着许多描绘枫叶的场景,而这些火红的枫叶不一定是诗人的亲身经历,也可能是回忆或者想象。因此学生要想更好的体会诗人的感受,就需要通过想象来进入诗人当时的状态。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在自己的想象当中找寻诗人的灵感:在一片枫林当中停下,独自走向森林的深处,抬眼便是一片又一片火红的枫叶,美的让人移不开眼。在这样的图画当中,学生能够通过想象来得到诗歌的美妙。

2.4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

而学生在低段的审美当中,可能无法自己去体验一些美的情境,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提供一些辅助。通过一些见解经验的收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基础,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诗人在诗歌当中表达出的一种美感和意境。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夜书所见》时,学生可能在三年级的年龄段无法理解“萧萧梧叶送寒声”这样凄凉的美感,也就没办法体会到诗歌当中的一种孤寂的感情。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这样一种落叶飘散的美景,让学生在图片或者视频当中体会到诗歌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从而获得这样一种凄凉美景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

结束语:综上所述,诗歌对于学生的审美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在正确的审美道路上越走越远。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学习古诗词,提升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从而来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育,达到更好的审美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高鸿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蕴含的审美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189-190.

[2]麦珏昉.语用、思维、审美:现代诗歌教学的“铁三角”——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二学段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9(30):56-57.

[3]杨翠娟.基于儿童审美核心素养的小学古典诗歌美育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7):51-53.

[4]包发宗.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264.

猜你喜欢
浅谈方法小学语文
浅谈虚拟语气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浅谈命题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时尚&建筑”的浅谈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