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问题

2020-09-14 12:16王春涛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板演杨桃分母

王春涛

小学语文教材《画杨桃》,因看的角度问题,“我”画出的杨桃像五角星。老師说:“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引发了我们的深思。苏轼也告诉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的角度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数学也如此。

放下姿态   绽放美丽

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我采用复习导入,即唤起学生这样记忆: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大,分数反而小。随后我抛出问题:分子、分母都不同,那该怎样比大小呢?随手板书:和比大小。稍作停顿,环视全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决的方法。”很快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并板演他们找到的方法:因为=,=而>,所以>。

“虽然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但我们可以把它们变成相同。因为2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使它们的分母都变成10。由此可以得到> 。”孩子们能找出通分的方法使不会的问题转化成会解决的问题,成功地做到了知识的迁移,而且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很兴奋,不由得大加赞赏起来。

突然,我发现夏传明同学举起了小手,于是请他站了起来,他竟语出惊人,“这个方法不是最好,我有更好的。”停了停,快速地说“使它们分母相同,也可以使它们分子相同,而且这一题只要使的分子是2就可以比较了。”我招招手,示意他板演:因为=>。板演后,他还把两个分子用红笔圈了起来,煞有介事地说:“当两个分数的分子是倍数关系时,用我的方法好。”

真是生活处处有惊喜啊!没料到,学生如此顺利的掌握了这节新授内容,我再次表扬。随后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小结:

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大;

分子相同,分母大,分数反而小。

分母、分子都不同,分母变相同,也可分子变相同。

就在这时,许大志同学忽然站了起来,大声的说:“我还有更好的方法。”看他迫不及待的样子,我愣了一下,旋即让他说说想法并板演:“我不喜欢分数,我可以把它们都变成小数。”因为=0.5,=0.4,而0.50.4,所以>。

这是多么精彩的诠释了“天下难事做于易”啊!我无语,便和孩子们给予了最为热烈的掌声。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如果不是夏传明的“自信”和许大志的“喜好”,这节课就不会如此的丰富和精彩。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放下姿态和孩子们做朋友,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上下求索    尽显美丽

前不久,我偶遇五年级单元测试卷中一题:师傅单独做一批零件要20天完成,徒弟单独做要30天完成,现在师徒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在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工程问题”,用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这种思维来解答,简直就是手到擒来、游刃有余。但我班的杨昌瑞同学却是这样做的:

答案是巧合,还是有其它的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学生用了这种方法去做,我就要给学生一个合理的交待,对有其对的原因,错有其错的理由。我不能因为他没用我教的常规解题方法而轻易的否定,也不能仅仅因为答案相同而草率的肯定。

突然,我灵机一动,何不用别的数字来代进去试一试。于是,我用代表性的(30、40)、(40、60)(5、10)和(6、6)数组来替代题中的(20、30),答案让我不敢相信,又一次惊人的雷同!

怎么办呢?于是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想用同样的思维来解答:

此时,我又惊又喜,惊的是我思维定势,从未想过用别的方法来解决这类工程问题,怕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喜的是我没有漠视教学中凸显的异类生成,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为什么我一定要否定它呢?或许按照他的列式我可以设想这样的情境:师傅单独做完这批零件20天后,徒弟接着做30天,时间跨度为50天,其中师傅做的时间占总时间的,那么两人合做,师徒应同时完成,即30天的为12天。

这样的理解,我觉得很是牵强。在课间我找杨昌瑞同学谈谈关于这道题的解题思路,他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于是,我求助于同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孩子们的思维应是相近的,我不耻下问、放下姿态去请教六年级学生,结果也不了了之。

静下心来,寻求真相。答案一样,应该存在某种规律,按照这种思维,由特殊到一般,设这两个数为(a、b),则有1÷(+)=。噢,原来这种算法是公式的一种变形!难怪代进去的数都适合呢!但数学仅仅因为答案一样是不行的,还要有站得住的数理,那才能让人信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路走来,我想了很多。但有一点我十分的肯定: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欲望,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能绽放出不一样的美丽花朵。

猜你喜欢
板演杨桃分母
这类人吃杨桃很危险
《画杨桃》的“标点妙用”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数学课堂中板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板演的策略
美国人更喜欢绿色杨桃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打杨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