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生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0-09-14 11:46王燕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运用能力数学语言原则

摘要: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图式和经过改进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化专业语言,是人类数学思维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表达形式,是人们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如何才能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怎样才能多角度地转换数学语言形态;怎样才能正确操作数学符号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语言运用能力。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和实践,谈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语言;运用能力;原则;方法

分类号:G623.5

数学语言主要包括文字语言、图式语言和符号语言。影响小学生数学语言运用的因素有许多方面,有学生和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数学语言运用自身特点的原因。在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培养训练。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学生的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1.小学生数学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原则

1.1针对性原则

在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运用能力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现有的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水平,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以及心理和性别特征、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女生数学语言的操作能力较弱,男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不足,要针对男女生的不同差异制定不同的方式提高。再如: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注重数学语言运用的基础训练和个别辅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加强数学语言运用的提高和精益求精。

1.2循序渐进原则

学习任何知识都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日积月累逐步提高的过程。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由生疏到熟练逐步实施。比如: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操作能力时,往往先让学生熟悉各符号的意义,然后构成某个公式的形式,接着对公式进行各种变形训练,最后在运用公式进行各种解题训练.

1.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如果只是让学生背诵某个概念或定义,而没有结合实际,那么这种知识也只是无益的知识。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综合地运用。这就需要将数学语言的运用多与实际结合,不能让学生被陌生的数学符号或图式所吓倒,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

2.小学生数学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方法

2.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造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机会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往往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要改变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听众的旧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自主性。教师要蹲下身来,由过去的高高在上转变为现在的平等协助关系。尽量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课堂气氛。在讨论时,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回答,不带偏见和个人色彩,不能简单地按照自身或课本上的逻辑来判断正确还是错误。而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多挖掘其闪光点,并对学生作出进一步的指导。对于积极参与表达交流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于不愿意参与表达交流的学生,平时要同他们多沟通多谈心多鼓励,让他们走出自闭的误区。让学生意识到数学语言表达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锻炼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

(1)运用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解题

几乎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有一些文字语言的描述,特别是应用题更是如此。所以,在审题时正确理解问题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是第一步,接着转化为符号语言或图式语言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和信息写在草稿纸上或者勾画出来,以免遗漏或出现错误。然后明确条件与结论,接着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最后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数学语言的转换,可能会用到符号语言,也可能需要借助图式语言或文字语言,这就需要平时多训练才行,解题后对解题活动进行回顾。从深层次方面对数学语言转换的方法、思想、思路、策略等进行探究。能通过解有限的几道题去领悟解无限道题的数学规则,最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说数学问题的解题实质上也是数学语言的转换过程。培养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2)测试练习中增加数学语言转换题型

课堂上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并没有设专门的训练来有针对地培养,只是在平时的题目中就题论题。这样,学生对于数学语言的转换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也就没有较深的理解。教师可针对此能力设计一系类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

2.3完善小学生数学语言的操作能力

小学生自身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语言操作能力,但还需要完善。老师可以通过数学公式的讲解和解题中进行。

(1)注重数学公式及表达式的变形训练

教师讲授数学公式时,要注重向学生演示公式的变形形式,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时通过对数学公式的变形对数学公式有深刻的理解,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2)运用数学语言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

学生解题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中明显条件,而忽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从而导致错解或多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数学符号的操作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数学符号时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不能只满足于识别数学符号的表面现象,数学符号中往往蕴含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也就是一些隐含条件,这才是解题的关键。

3.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语言運用能力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逐步改善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学习数学的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小学生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短期的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学习与方法[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0.

[2]何智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03).

作者简介:王燕(1977--),女,江苏兴化人,中学一级教师,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运用能力数学语言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方言在幼儿民间游戏中的运用研究
利息理论课程的教学探讨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