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策略探讨

2020-09-14 11:46薛翠丽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薛翠丽

摘要:新课标要求关注小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育,由此引导小学语文教育进入到新的格局。因此,倡导关注学生语言积累和规范,关注学生思维方法的掌握,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进入到更加理想的核心素养培育格局,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焦点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以小学生身心发展诉求为基础,积极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培育和锻炼。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将核心素养锻炼的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中去,这是打开小学语文新局面的重要路径。

一、关注小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规范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未来社会生活需求,因此小学语文学科必须要展现出实践性的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不同阶段需要掌握对应的词汇量,有部分是口头词汇,有部分是书写词汇,此时小学生对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使用规则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但是在字形和音义之间关系的构建,系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规范上还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实际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小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规范。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文本学习的时候,可以将其作为朗读训练的重要素材,鼓励学生首先自主进行默读,然后标记出对应生僻词汇,当然,每个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标记,然后利用查字典的方式找到对应词汇,标注出读音,含义和相关词组,在此之后鼓励学生以小組为单位来进行轮流朗读,在朗读中其他组员在听到实际停顿,读音,语调,错字,添字,重复,顿读等情况,就需要进行指正,由此引导实际的朗读朝着更加顺畅的方向发展。最后在课堂上组织大家进行全文的语句朗读,在此期间同样可以去发现实际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出现了重复的情况,有的学生出现了添加字的情况,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指出来,然后使得课文朗读成为语言规范化的重要实现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还会发现部分学生存在没有做到心到口到眼到的基本准则,因此在朗读中出现了各种错误,这样的矫正可以使得学生形成规范阅读的意识。

二、注重语文思维方法的掌握整合

大部分的小学生并没有掌握语文思维方法,并且实际思维方法的使用率也不是很高,多数都是对于语言材料的机械化记忆,这样就会影响到实际语言现象的判断和评价。因此核心素养的培育倡导引导学生去关注各类思维方法的掌握,在语文学习的情景中,依照实际需求,结合语言实践诉求,进入到思想方法整合的状态。

例如,以《真相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文本阅读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此时学生对于议论文的行为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可以将本次篇章阅读作为实际学生逻辑思维方法训练的重要素材。详细来讲述,实际的教学步骤为:要求学生自主对于实际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做好实际段落的规划,概括出中心意思,然后想象自己就是一位演讲者,然后需要使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诠释对应的主题,此时可以关闭书本来进行,学生开始进行阐述,会发现部分学生在阐述的时候回使用很多连接词,但是都是比较重复的,比如多次出现“还有”的表述,实际上这展现出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的混乱,也就是文本的内容架构理解的还不是很充分。在此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文章中的衔接词,开门见山之后首先是综观,接着是无独有偶,再者是更有趣的是,再者是在科学史上,最后是当然。接着要求学生对于这样的连接词中的议论逻辑进行思考,综观是站在相对全面的角度来诠释,接着无独有偶代表与之前的案例是相似的,起到强调的作用,接着是更加有趣的是,意思是递进逻辑,最后是科学史上又回到了宏观角度。当学生能够将这些词汇与自己理解的议论文内容衔接的时候,就可以实现逻辑思维方法的有效运用。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中的逻辑,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提升实际教育教学质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三、融入文化资源增强学生文化认知

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对于自己国家认的行为有着一定的评价意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育也进入到初级状态,此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文化资源渗透其中,确保学生的文化认知朝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需要看到的是当前小学生处于多元共存的现代社会,其很有可能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此时就需要考虑到语言的文化属性,积极引导小学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形成认同和荣誉之感。

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文学习之后,可以以此传统民间故事为主题,鼓励学生去收集更加多的此类型的故事,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的方式来进行,可以去听大人讲述的方式来进行,还可以去图书馆阅读书籍来进行,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民间故事,进行多次阅读之后,然后将其作为基本素材,在实际的课堂上来讲故事,在故事讲述之后再谈论自己对于此故事的感受,其他同学可以在此方面进行交互。在这样的讲故事实践活动中,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民间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开始去探讨这些故事背后呈现出来的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继而对于这样的优秀文化形成更加好的感知。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要懂得实现授课模式的调整,懂得去关注语言规范,去培养语文思维,去构建文化性氛围和环境,由此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格局。

参考文献:

[1]胡晓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

[2]罗士琰,宋乃庆,王雁玲. 基于实证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研究:内涵、价值及表现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3]曹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