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小学语文教师依托课例研修促进专业发展的研究

2020-09-14 11:46刘珊珊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刘珊珊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法,分析了依托课例研修方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和专业水平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升自我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带来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任小学语文教师;课例研修;专业发展研究

在新课改的教学变革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实现素质化和综合化教学,由于我国地阿芳教学资源的差异,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限,给予教育改革背景下,推动基层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提升,成为了基层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工作。本文以课例研究促进专业发展教学角度进行分析,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建议。

1.分析课例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要想提升自我的授课能力,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估。课例研修制度的是教师站在专业性角度对自己的课程对比分析,了解其他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差异性的研修后,教师能够反思自身不足,并对比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

1.1课例研修中最教材的解读和分析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课文前要保证自己的对课文有充分的解读,并能够从多角度,对对专业的的方式去理解,研修课文。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自身对课文、教材知识理解存在偏见,或是过度借鉴教辅资料,缺乏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和深入分析。针对此问题,教师在课例研修总,要了解其他优秀语文教师是如何解读和运用教材的,并让自己对比以往的的教学案例,分析不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反思自己是否在满足基础教学的要求上,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建议教师积极思考,多分析教材内容,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解读方式。

1.2课例研修中对教学方式的研究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以构建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对此,教师可借助课例研修中精彩的教学手段,加以应用来提升学生的关注度。例如在《去年的树》这一篇文章中,一些教师喜欢站在情感引导的角度让学生去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和文化意蕴,并采用多媒体,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其感受和关注文章中的情感,这种通过外在环境来营造通感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也有教师站在写作角度来研究文章,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语言应用技巧,并通过模仿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到语言表达技巧,这也具有一定优势。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教师应当因地制宜,在其他教师的课例中,不断研修,针对文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更加适应自己,从中学到更多知识。

1.3课例研修中提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在强调毕业会考分数的背景下,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学生的语言文字潜力没有被激发。在新课改下,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提倡素质教学,素质教学代替了知识教学。一些传统的教师要取长补短,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特点。并从年轻的教师身上学习到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穷人》课文教学中,传统教师注重学生字、词、句、篇,基础识文断字教学,多让学生头通过朗读、背诵、模仿段落等方式结束课程。以核心素养教学为主的年轻教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情感、同理心、时代价值观培养,在讲解课文的同时,为学生扩展了作者的历史背景,以及多个作家对贫苦大众的描写,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悟人间百态,丰富自我的情感。这两种教学各有优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借鉴课例研修中的技巧,提升自己的教授能力。

2.对于课例研修实践应用的措施建议

2.1结合年龄段营造教学氛围

课例研修是一项具有科研性和实践性的教学项目,其目的在于解决数学问题,提升数学质量。对此,建议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按照所教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合力编撰教学资料,借鉴他人教学经验基础上,采用同课异教的方式,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变化。最终通过年段教师的教研,反复比较,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解读教材和课程标准,更加娴熟地运用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新教学方法,发现一些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并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2建立课例探讨环境

建议学校针对教学环境建立课例探讨学术氛围,通过赛课等反思,让教学老师应当把自己的思路、教学目标、设计意图等做简要的介绍,让听课老师对内容心中有数,自我比较,将他人的经验转变为所有教师共享的经验,促使教研成果进入教学的常态,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课例研究是一种以教师专业为导向的教学循环,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借助教学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明治. 基于项目研修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18(11):17-19.

[2]王从华. 课例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境化路径[J]. 语文教学通讯,2019(09):4-7.

[3]杨彦军,童慧. 基于“课例研究”的教师教学智慧发展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4,35(11):95-101.

[4]呂映. “诊疗式”主题教研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评论,2015(02):115-1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