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2020-09-14 11:46李松光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李松光

【摘要】口语交际占据小学语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逐渐得到教育领域的密切重视与大力推崇。然而在实际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教学仍旧存在很多不足与问题,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引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也要求小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为了顺应时代教育潮流,小学教学中务必要强化与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完善现阶段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1.1教师缺乏重视

伴随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在传统教学观念中,通常是将课本知识点的掌握与否作为教学目的,大多数语文教师考虑到考试当中不涵盖口语交际内容。因此,严重忽略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课堂当中很少给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平台,有的话也只是形式性的三言两语带过,阻碍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

1.2教学与实际脱节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小学生都可以利用文明语言和同学沟通与讨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无法利用正确且标准的口语与父母交流,极度缺乏口语交际当中应当具有的技能。这是因为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当中,授课内容与日常生活严重脱节,知识理论与要点也很难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从而导致口语交际教学与素质教育推崇的理念背道而驰。

1.3教学方式落后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虽然很多语文教师慢慢开始重视口语交际教学,但是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对口语交际教学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与研究,课堂开展前对于所教授的内容没有清晰且明确的定位,也未能认真对待口语交际教学这一环节。现阶段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甚至厌恶的心理。课堂当中未能有机会和平台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无法使学生口语交际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1.4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热情

在语文课堂开展中,很多教师总是过多的注重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对于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认知缺乏一定的重视与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将过去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其中,结合 “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严重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另外,在这种较为落后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无法从课堂中深入性的了解口语交际能力的价值与意义,并且进一步阻碍了课堂练习的效率,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热情。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分析

2.1创设实际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语言实际的场景与情境方可进行,因此想要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气息浓郁的教学情境,并且设置问题与模拟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口语交际情境当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技能[1]。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应当要利用教材中心主旨去制定科学合理并且贴近实际生活的口语交际情境,如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轮流扮演爸爸、妈妈与“我”,并且将深沉的父亲与温柔的母亲两种角色刻画到位,想要体现两种爱应当如何和“我”交谈?学生根据问题与目标进入模拟与交流并且进行上台展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展现进行评价,并且趁机将课文宗旨与作者思想感情进行分析,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教材内容理解,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2分层式开展,教学重视学生参与度

小学生正处于各项能力的发展中阶段,但是每个人的基础不同、认知能力不同以及兴趣爱好不同,学习能力也分为三六九等。在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能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这样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还违反了课堂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的要求。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的利用分层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公平且人性化的教学平台,从而让学生在既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又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的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当将学生占据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有趣、生动的学习情境,并且发挥自己作为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如果是慢性子顧客和急性子裁缝,他们之间又会拥有怎么样的对话”去进行模拟与思考,并发表见解。另外,教师还应当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一些认知能力低下,学习基础浅薄的学生来说,应当耐心的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引导,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大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3多渠道的比赛活动,激发口语表达兴趣

对于天性爱玩爱闹的小学生而言,各种各样比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比赛当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将能力应用到实践当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比赛开展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环节,学生可以充分感悟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对口语交际较为浅显的认知,提升其参加口语交际锻炼的积极性[2]。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创设一场朗读比赛,让学生在课外收集和整理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诗歌、散文,并且通过朗读竞赛的方式在全班展现朗读,并且给予参与比赛的学生文具奖励,朗读比赛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学习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透彻掌握文章内涵,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真谛。并且可以可以在比赛开展当中强化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结语

总而言之,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落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造就高效课堂。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密切重视现阶段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有趣且具有生活化气息的教学情境,因材施教的分层式开展教学,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文.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23(3):214-214.

[2]胡毅.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J]. 课外语文, 2016, 30(34):69-69.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