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好数学课

2020-09-14 14:58陈玉东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精心设计数学课核心素养

陈玉东

摘要: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想备好课,就需要明确以下几点:要明确备什么内容,要明确好课的标准,博采众家之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关键词:数学课;精心设计;核心素养

分类号:G623.5

大家都知道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可以说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是精心备课而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到底如何备好一节课?

1.要明确备什么内容

1.1备《课标》

“课程标准”是一个阶段内教学的依据、考试的依据和对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课标》明确规定了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及掌握的程度,《课标》是我们备课的指挥棒,备课时不能只备教学内容,而是要先备好《课标》,《课标》对本节课提出了哪些要求?哪些知识點是要掌握透彻的?哪些知识点是只需要了解的?做到心中有数,高屋建瓴,从总体上把握教材,为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正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备课时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做到融会贯通。

1.2备重点、难点、疑点

整堂课围绕重点内容展开,使整堂课有个灵魂,只有这样,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学生对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有时重点也是难点,备课时教师应多想想难点如何突破。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仔细琢磨怎么讲能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这里是要多花时间思考的。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每一届学生出现的错误往往是相同的,所以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前讲清疑点问题,避免学生重蹈覆辙,犯相同的错误。

1.3备教学环节

有人说:教师就像导演,学生就像观众,如果导演拍出来的电视剧好看,自然而然能吸引观众。所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很重要,每个环节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在备课时,课前引入要做到“门槛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大多数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知识板块由易到难安排。

教师要深入钻研如何提问,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惑的问题,微妙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诱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会质疑、善答疑,学中有问,问中有学。

1.4备练习

课堂练习是用来巩固课堂重点内容的,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课堂练习应精选精练,先巩固基础知识,然后再加以拓展、提升、应用。课堂练习的设计应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以学生为主体,避免出现下列情况:①教师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包办过多;②练习量过多,学生手忙脚乱,疲于应付;③练习题型单一重复。

1.5备作业

现在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就是作业量太多,各科作业加在一起,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有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太随意,连题目都没看就布置下去,结果造成有的题目太难,学生无法解答;或者有的题目不适合做在本子上,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自己先做一遍,布置作业一定要少而精,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不做一些没意义的题目,不能让学生在题海中遨游。教师可以分层次布置作业,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比如把作业分两类:一类是全班学生都要完成的作业,一类是优秀生完成的。针对部分优秀生“吃不饱”的现象,可以额外布置一两道拓展、提升难度的作业。作业一定要做到“三个及时”:及时收作业、及时批改作业、及时讲评作业。教师通过批改作业,搜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教案中作好记录,作为讲评作业的重点内容来讲。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养成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也会认真对待作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6备教具

教具是为教学工作做准备的,是为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服务的。因此教具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特点选取适合的教具,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课只要老师准备教具,有的课需要学生准备学具,通过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才能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必须提前布置、准备。

2.要明确好课的标准

备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好课“标准是什么?作为备课人首先应该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堂教学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言下之意教师就不能一言堂、满堂灌,否则如何实现互动、共同发展。要想做到这一点,备课时教师就必须考虑课的容量是否适度,课的节奏快慢是否恰当等等,要留足学生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避免老师讲得满头大汗,声嘶力竭,学生听得筋疲力尽,昏昏欲睡。

《基础教有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说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3.博采众家之长

多年来,我备课有个习惯,我总喜欢什么参考资料都不看,自己先在心中构思,从目标设定到环节安排,从教法选择到活动设计等予以全盘的考虑,自己先把教案写完。然后再查阅相关资料,上网搜索相关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哪里我想到了,哪里我忽视了,问题出在哪,是否符合自己的特点,等等。吸收他们的优点为我所用,不断充实、更改、完善自己原先写好的教案。长期这样思考,能提高自己专业发展的速度。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不久前,听我校的一位老师上数学课,课前通过集体备课和她自己的精心准备,教学设计非常优秀,加上她本人教学素养良好,课上得非常成功。同样的设计,面对同一水平的学生,换另一个老师上,结果就大不相同。

有人说:优秀的教学设计就像伟大设计师设计的经典、时尚服装,而能否穿出风采和神韵,关键是模特的条件和素养,教师就相当于模特。教师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内涵气质、教学素养等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19-07-12

猜你喜欢
精心设计数学课核心素养
有趣的数学课
讨厌的理由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精心 激趣 提问 评价
有效探究源于精心的设计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