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2020-09-14 14:58郭荔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因素教学方法能力

郭荔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有效教学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进而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也引发了越来越广泛地关注。本文从课堂有效教学的含义入手,对当前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相应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究,旨在为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字: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影响因素  策略

分类号:G623.5

1.课堂有效教学的含义

课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普遍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得到明显进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激励、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以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效果为评价标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教师应注重把握数学的学科特征,遵循教学基本规律,运用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2.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2.1教师方面的因素

初中数学的逻辑思维性很强,同时它的趣味性也很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以饱满的热情带动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具体来讲,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缺乏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师课前对教学计划进行充分准备,在授课过程中便可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导入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提升注意力集中,取得较好课堂效果。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都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没有对数学课堂安排予以宏观上的考虑,只是依靠教材做出机械性的安排,影响了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其二是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但由于面对考试压力的实际情况,导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二者的现实矛盾普遍存在。因此,教师一般都采用定理分析、问题讲解、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只注重了解题方法,缺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2学生方面的因素

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学好数学,需要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人素质能力已经出现分化。有的学生,思维非常敏捷,领悟能力也很强,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度就比较高。但有的学生,领悟能力稍差一些,对数学学习掌握起来较为吃力,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度也就略低。而对于领悟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而言,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很重要。初中数学每一章节都是环环相扣,互相关联的,后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较前阶段的难度更大。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将学习的知识牢固掌握,很容易出现知识断层的问题,造成学习压力增大,严重者将会影响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从而导致課堂教学的有效性降低。

3.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要极力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手法,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从学生实际出发,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潜能,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3.1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在初中数学中,在教材中的很多定义、推理等都是用公式表示出来的,形式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就要勇于创新,不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照搬到课堂上来,这样会加剧学生的厌倦情绪,从而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以尝试把情境教学同具体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数学问题创设一些贴近于生活的情景,使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把具体的数学问题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探索解题思想。比如,在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实地测量,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方法,熟悉空间方位,构建空间立体化的数学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通过视觉、听觉多方位,向学生展示数学内容,形象生动地诠释有关概念和理论,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3.2注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学改革为素质教育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特点,关注其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规划教学工作,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潜能。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对症下药,做好分类指导,促进每个学生进步。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不能过分的表扬,避免产生自负的心理,而要更加注重培养其全面发展。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增强信心,让他们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心理上起到促进作用。

3.3充分的课前准备

备课是每名教师上课之前的必修课,数学课的教学更是需要好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备课就是要做好教学规划,搞清楚本节课要讲什么内容,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对于难点问题要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得以有效解决。同时,在备课中,还要做到既要依据大纲又要脱离大纲。特别是数学概念类的问题,在课堂上如果照本宣科就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备课中进行思考归纳,将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问题变成通俗易懂的话,引导学生理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满.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6:59-60

[2]徐建平.关于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23

[3]崔火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影响因素与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2016:5

[4]吴世明.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4:132-133

猜你喜欢
因素教学方法能力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我的教学方法